“你有一本六品功法,我有一本六品功法,不如我们换一换?”
“……”
“你有一本六品灵技,我有一本功法,不如我们换一换?”
“……”
“你有一本《xxx》,我有一本功法,不如我们换一换?”
“……”
文渊真尊制作了一副能遮掩大乘以下修士的神识的新面具,和上一副面具不同,新面具铭刻了某种神通,可以随心所欲的虚化。
虽然面具覆盖了整张脸,但是哪怕不摘下面具,也不会影响他视物、呼吸、进食。
离开悬赏塔之后,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文渊真尊把悬赏得来的六品功法抄写了上百份,跑了上百家一流修仙家族,换到了数千份功法、灵技、心得以及各种玄门遁术的孤本。
pS:文渊真尊把换到的也抄了上百遍,拿去和别的势力进行交换。
在很久以前,修士记载功法的是玉简。只是灵玉开发不易、产量少,后来研究出了造纸术,就只有特别珍贵重要的功法会用玉简记载。
因为早已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基础又打的结实,所以文渊真尊看完那数千份书籍再抄写上百遍没有多吃力,反而把一手字书写的越发得体。
同是六品功法,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修士只会拿自己不重要的资源换对自己重要的资源。
虽然文渊真尊猜到那些修仙家族拿出来跟他换的功法不太可能会是那些修仙家族核心的功法,但是文渊真尊相信数量多能引起质变。
一进一出之间,文渊真尊也有用价值低的功法换到价值更高的功法,倒不是一直在用价值高的功法换对方价值低的功法。
文渊真尊原就健忘,被别是事分散了注意力,不再特意去回想大棕熊的事后,很快就把大棕熊抛诸脑后了,生活重新回到了正轨。
看着储物空间里大量的书籍,文渊真尊突然觉得自己可以开一家门派了。
真是饱的饱死,饿的饿死。
( ?° ?? ?°)?
六品功法再多,也比不上一本七品功法。
为了进一步利益最大化,文渊真尊找上了一位新晋的合体期散修,想用多本六品功法、灵技,换他修炼到合体期的七品功法,惨遭追杀大半年,把假死+跳崖+跳海+自爆(替身傀儡)……都经历了一遍,底牌耗尽,差点没把命留下。
大概是对方既想要得到他身上的功法和灵技,又不想把自己的功法给他,所以想要杀人夺宝贝吧。
因祸得福,文渊真尊对未来的本命灵器又多了一些新的灵感(更纠结了)。
为了防止自己壮士未酬身先死,文渊真尊给自己制作了一具身外化身,相当于多了一条命。哪怕本体立马陨落,他也不怕了。
( ̄y▽ ̄)~*捂嘴偷笑
逃过一劫后,文渊真尊学乖了,不敢再找高阶修士合作,转而找上各种落魄的前合体修仙家族。
前合体修仙家族:“……”我们连七品功法都有,怎么会缺六品功法?
文渊真尊拿着一本六品功法都能辗转换到一大堆六品的功法、灵技、孤本……,有七品功法的修仙家族又怎么会缺六品功法?
在处处碰壁之后,文渊真尊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一百套六品功法的价值比不上一本七品功法的价值。
心塞(′-w?`)
……
虽然屡屡碰壁,但是文渊真尊依旧没有放弃。
境界高的修士转修别的功法往往是需要废掉一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灵力重修的,如果能一步到位少些波折,仙途就能走的更顺畅。
文渊真尊身上什么价值最高?
当然是那位七品炼丹宗师的承诺了!
文渊真尊找上了那位炼丹宗师,希望他能用他的影响力,帮他得到一本七品修仙功法。
哪怕是辅助类的也行呀,总有共通之处。
然而,那位七品炼丹宗师承诺的是丹药。
文渊真尊看清楚承诺书上的黑纸白字之后,心都碎了。
呜呜呜~
虽然所有的修士都说,上品灵根的修士终其一生,只能止步于分神,但是文渊真尊不认为自己无法再攀高峰。
在上一个c级修仙世界,发生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他的养父要挖他的金丹炼药,给亲子洗精伐髓。
妖兽的内丹可以炼药,人族修士的内丹怎么就不行了呢?
既然用金丹期的金丹炼成丹药能塑造出中品灵根,那么,把元婴期的元婴炼成丹药能不能塑造出上品灵根?把分神期的神魂炼成丹药能不能塑造出极品灵根?
如果把分神期修士整个炼成丹药,能不能塑造出地灵根?
自从叶冰凰重塑金丹之后,文渊真尊就很想尝试尝试,把自己的内丹挖出来炼丹。
( ̄y▽ ̄)~*捂嘴偷笑
之所以没有付诸行动,是因为……本命灵器尚未炼成,不敢以身冒险。
任何丹药都有失败率,万一炼制失败了怎么办?
再说,他修为大跌,怎么炼丹?
即便他挖了自己的内丹之后,还能炼丹,还炼制成功了,怎么保住自己的丹药?
时过境迁,文渊真尊已经不再想把自己的金丹挖出来炼丹了。
因为……
文渊真尊已经是分神期大修士了,看过多本六品功法之后,他彻底确定了一件事:分神之前修炼的是肉体,分神之后修炼的是神魂和心境。
灵根和根骨怎么样,到了他这个境界,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文渊真尊正准备离开的时候,那位七品炼丹宗师叫住了他。
七品炼丹宗师说:“七品功法可以给你,你得把那熊妖的妖魂留下。”
虽然同为分神期修士,但是那位七品炼丹宗师地位崇高,身边有炼虚期的护道者保护,真要打起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文渊真尊面上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一跳,如果真把大棕熊的妖魂留下,大棕熊的妖魂怕是凶多吉少。
如果拒绝,怕是会被瞧出端倪来。
在各个修仙界爬摸打滚多年,文渊真尊深知“爱而不藏,自取其亡”的道理,绝对不能表现出自己对某件事物的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