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成看着愁眉苦脸的爹娘,心里满是算计。
不趁着这个机会,将爹娘手里的银子弄到手,让他怎么安得下心呢?
再说了,他马上就要进衙门受审,兜里不揣上几个银子,四处打点一番,他这心里也不安呢。
想到他们两个老的以后,也不会有什么花银子的地方。
倒还不如便宜他这个大儿子,兴许以后他有机会还能抽个空,去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
他垂下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爹......娘......你们说,我这一去,县太爷会怎么处罚我呀!”
“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实在是一点底都没有。”
他的脸皱成一团,期期艾艾地往爹娘身边挪了挪屁股。
余兴旺不明所以的抬起头,看向这个他寄予厚望的大儿子,一时间没弄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他要是想知道县太爷会怎么处置,不如去问问宋衙差,来的还能比较快。
凑到他们两个老的跟前,说这番话,他们也弄不懂县太爷的尿性啊?
至于说朝廷的律法,他们就更是一无所知了。
但凡他们知道得多一点,都不会被琴嬷嬷那个老虔婆算计成功。
现在也不至于会坐在这里,晃晃悠悠的被送去县衙听候发落了。
“老大啊,你要是心里实在不安生,不如去问问宋衙差。”
“他当差这么多年,对你的事会怎么定案,心里估计有些数。”
余兴旺耐着性子安抚道。
“爹呀......”余建成的脸上带着几分难为情,又往自己老爹身边靠了靠。
“我听说......衙门里头的人最是心狠,上至县令下至衙差,全都得花银子孝敬孝敬。”
“可是你也知道,咱们家的银钱都在娘的手里管着呢!”
余建成朝爹娘的脸上瞟了一眼,快速的低下头去。
“万一衙门里的差爷要打我板子,我手头可是连一个能活动的铜板都没有啊!”
他说的可怜兮兮的,一张脸更是皱成了一颗苦瓜,就差赤果果的说出,让爹娘把银子拿出来给他花。
余兴旺这才把头抬起来,死死的瞅着自己的大儿子,仿佛要把他的脸盯出个洞来。
他的好大儿,真不愧是他精心呵护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一颗闪闪发亮的自保之心,比谁都要显得浑厚。
“老大......”
余兴旺的声音有些哽咽,也不知道是在心疼大儿子马上要受的罪,还是对自己和老婆子未知的前途而心生畏惧。
“我跟你娘马上就是奴籍了,以后怕是再也不能照拂你们兄弟几个。”
“往后的路,就靠你们兄弟抱团联手,齐心合力一起走下去。”
他一字一句地叮嘱着,万分珍惜这最后跟大儿子相处的时光。
等再过不久,他们可能就要跟这个儿子彻底分开,这一别恐怕就是永诀了。
只可惜,眼下他们放在手心里的大儿子,似乎还没有丝毫的觉察。
反倒是惦记上他们留下的那一两多保命银子来。
“哎呀!我说爹,你就别这么啰嗦了。”
“我是家里的老大,他们几个不听我的,还能听谁的?”
余建成有些不耐烦地打断自家老爹的话,好在要不了多久,他就再也不用时常听到自家爹娘的逼逼叨了。
真好啊!
没想到,都不用等到爹娘挂掉,他就能顺便做上当家人,简直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要是他这一趟皮肉之苦,不用自己领受,有老四那个倒霉蛋子顶替,那就更完美了。
只可惜啊,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的不如人意!
要是大宝没有冲动那一下子,说不定老四认罚的事情就成了。
“爹......你跟娘就行行好,把手头那点银子拿给我。”
“等我到了县衙,不管县令大人怎么判,也好让我少吃点苦头啊!”
余建成可怜巴巴地看着爹娘,又使劲儿朝他们身边拱了拱。
要不是看他这一把年纪,一旁的宋头险些以为,自己这回押送的是个没断奶的小娃崽子。
他将脸别到一边,简直就有些......没眼看!
想不到余家老大这么老大个人了,连长子都快要议亲了,他居然还会在爹娘跟前,撒娇卖萌的直哼唧。
余建成可不管旁人是怎么想的,表情夸张地继续说道:“爹啊!你跟娘就行行好吧,不然等会到了县衙。”
“万一县令大人一声令下,要把我的屁股打开花,那我可怎么活呀!”
他的脑子里不由得想起老二被打板子的惨状,不由得浑身一颤。
余兴旺不由得为难的闭上了眼睛,被绑缚在前面的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努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他算是看出来了,老大到了这个时候,还丝毫不觉得,他跟老婆子去了县衙,会经历什么可怕的事情。
或许是他们所有人,都对奴籍这个身份,并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概念。
想想也对,乡亲们看着大贵母子三人,虽说沦落为奴籍,但在顾宅过的日子,却比他们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上太多。
要说他们成为奴籍后,跟原来有什么不同?
那就是穿得更好了,吃得更饱了。
就连他们那群下人们,吃不完扔出来的饭菜,也比寻常农户人家饭桌上的,好上太多太多。
这样子的奴籍,谁不入谁是傻子,让他们入也就入了吧。
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守着个破良籍活命?
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的,不过是说出去好听一点儿罢了。
他们全家人加在一起,一年也未必有大贵母子三人,两三个月挣得月例银子多。
尽管余兴旺想到大贵母子,入了奴籍后的生活,心中多少升出了些许的安慰,可也还是免不了忐忑不安。
他们是遇上了建忠家的那个不会过日子的婆娘,有几个银子不知道存在手里,就知道四处显摆。
才能在余家村过得那么风生水起,小日子滋润得流油。
那个建忠家的,手里有个几百两银子,就又是建宅子,又是买下人的。
生活安排得比那个在镇上开酒铺的余家大房,还要滋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