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如之前所说,培养一支骑兵是代价巨大的,而且此番新德庆与陈武对垒,他所需要的骑兵数量也很大。

一开始新文礼甚至提出这六千兵马全都要骑兵,直接被新德庆给训斥回来了。

开什么玩笑,现在新德庆麾下满打满算也就五六千骑兵,这已经几乎是南陈全部的骑兵家当了,要是都被新文礼带走,那么面对陈武、董袭时,他又有什么还手的余力?

要知道如果在平原上遭遇,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步兵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性,哪怕此时此刻新德庆的兵力比之陈武要多,但没有骑兵,那就意味着没有一锤定音的胜算。

所以对于新文礼狮子大开口的提议,新德庆直接拒绝,不过考虑到新文礼此番要去堵截周瑜大军,所以新德庆还是挤出了两千骑兵给新文礼。

两千骑兵加四千步兵,这是新德庆所能给新文礼最好的了,再多可就真的没有了,毕竟新德庆要直面陈武的数万大军。

而新文礼所要做的除了突袭一波周瑜大营,为新德庆的决战争取时间以外,他们直接可以选择突围离开,所以要这么多精锐兵马做什么?

不过该说不说,在急行军当中,步兵有时候确实会拖累骑兵的速度。

就好像现在这个,在行进二十里后,已经有不少兵马已经掉队,这也迫使新文礼必须要停止行军的步伐,暂时停下来休息,也是为了等一等那些掉队的士卒。

经过一番简单的休整,等到大部分兵马到达后,大军继续向前,朝着周瑜方向而去,只不过速度却慢了下来。

另一边,一场大战已经暂时落下帷幕,双方均都是损失惨重。

陈武这边共计有两万多人,一番大战下来死伤近三千人。

而新德庆这边倒是还好,虽然损失的兵马跟陈武这边差不多,但死伤的却都是附近城池的郡兵,战斗力比之新德庆麾下的那些兵马倒是相差甚远,所以对于新德庆来说,他倒是一点都不心疼。

而在这场战事中,新德庆绝对称得上当世名将,他让麾下步卒形成战阵,直面吴国大军,随后又让尚司朗和新文礼各自带着一支骑兵从左翼和右翼分别切入。

一下子便打了陈武一个措手不及,不过好在吴国兵马虽然不如南陈多,但光论骑兵的数量和战斗力,那绝对是更胜一筹。

眼见新德庆派遣骑兵从两翼杀入,陈武也立刻指挥麾下骑兵迎敌。

这一仗打下来,双方都是损失惨重。

不过对于两方的主帅新德庆和陈武来说,这些许的折损压根算不了什么。

此战对于南陈来说是国运之战,如果此战败了,这三四万兵马都折损在这里,那就会给南陈国力再一次重创,别说丧失这北边所有领土了,就是保持半壁江山都十分困难,别忘了另一边还有虎视眈眈的楚国、北齐和魏国呢。

别说在这里全军覆没,就是兵马折损太多,那也会让南陈朝廷接受不了,因为敌人太多了。

所以这一战南陈不能输,这也是为什么,一向以稳妥为主的新德庆主动出击的原因。

而吴国这边的处境跟南陈也是十分相似,吴国虽然国力比南陈强的多,但让他们在此处战场损失太多,这也是划不来的事情。

而原本制定的前后夹击之计可以让损失少很多,只可惜随着新德庆的主动出击以及周瑜的动作略慢而失败了。

这一战注定要以一方的全军覆没而收场,毕竟双方都有不能输的理由。

很快,双方士卒再度厮杀在一起,刀光剑影之间,无论是吴国士卒还是南陈士卒都纷纷倒在地上,血流成河!

而另一边,带着骑兵从左翼杀入的尚司朗也碰到了一位大敌,那就是手持双戟,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太史慈。

尚司朗号称四宝大将,这自然是有他的代理的,他身上的七翎甲由特殊材料制成,刀枪不入,防御性极强,在此之前,一个吴国校尉趁着尚司朗与他人厮杀时,突放冷箭偷袭,结果那箭矢居然被七翎甲挡了下来,让尚司朗逃过一劫。

而掌中提炉枪重达三十公斤,如此重量再搭配上枪尖锋利无比,被刺中者伤口血流不止的特性,可以说没有一合之敌,凭借手中提炉枪,尚司朗最起码斩杀吴国大将四五人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在于尚司朗胯下的呼雷豹,此马长一丈,高八尺,不但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最关键的是它吼声如雷,其他战马要是听了它的叫唤轻则惊魂难定,心智迷乱,重则双腿无力,跌倒尘埃。

而尚司朗就是凭借这三宝再加上一个可以在夜间可以照亮数里之地,犹如白昼的马鸣盔而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战功。

而正在大杀特杀的尚司朗也被太史慈所发现,眼见如此,太史慈自然是勃然大怒,朝着尚司朗杀了过来。

兵对兵,将对将,双方都是各自阵营的一代猛将,当对上后那自然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太史慈。”当看到冲向自己那人后,尚司朗也是第一时间便认出了他的身份。

虽然尚司朗没有跟太史慈交过手,但也在新永丰、新文礼口中数次听说过他,毕竟身为吴国一代猛将,能够鏖战新永丰、新文礼父子联手十余回合不落下风,那也是极其少见了。

眼见那人认出了自己的身份,太史慈双戟挥动,斩杀数个冲过来的南陈士卒,随后朗声道:“倒是没有见过你,不知道你可敢报出尊姓大名?”

“哼,平水关守将尚司朗。”报出姓名后,尚司朗驱使胯下呼雷豹也朝着太史慈而去。

平水关距离此处不远,不过在新德庆大军后方,此处关隘也是易守难攻,因为距离的问题,吴国大军也没将平水关放在眼里,没想到新德庆先一步将平水关的守军也征调过来了。

而且看这尚司朗的风采,那绝对是一个不逊色于自己的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