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色阴沉,乌云压得很低,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李广预测得没错,接下来的十多天,应该都是阴雨天。
为了安全生产,赵贤带着秦员外前往所有的作坊和工坊进行察看,要求各个主事做好风险防范,深挖排水沟,及时排涝。
同时,赵贤将孟瑶瑶和李南接到村里,住在老宅子这边,以防连日降雨,造成农庄积水。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非常渺小,所做到的只能是防范,尽量减小损失。
这种天气让人烦闷,甚至惶恐,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沉闷的一天终于过去,傍晚时分,天空中飘起了小雨,空气开始变得清新起来。
赵贤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十多天的阴雨模式已经开启,连续的阴雨会造成什么样灾难,无人知晓。
此时的浔洲,城里人并不把官府发出的告示当回事,他们压根就没有撤离的打算。
此时李广正在浔江岸边视察,虽然已经有三天没有下雨了,但江水还在继续上涨,从情形上来看,江堤绝对是保不住的。
李将在江堤旁边找了一块高地,这是一个小山丘,高出周围许多,这里可以居高临下,观察到江堤和江水的情况。
李广在这里扎下营寨,让将士们驻守在这里,随时关注江堤的险情。
一阵凉风过后,开始下雨了,李广留下二十个将士,剩下将士随他全部返回城中。
回到城中,江知府迎了出来,见李广和将士们的衣服已被淋湿,赶紧让人找来了干衣服,让他们换上。
“江知府,这两天江水有所上涨,天空云层极厚,这场雨至少要持续十天以上,这样一来,江水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
一旦江水涨至江堤中部,江堤必溃,将城中的民众全部撤离,已刻不容缓。
李广的话,让现场的官员是呆呆的发愣,这么大浔江府,将所有的人全部撤离,谈何容易。
见众人有如此神情,李广便知道今日撤离工作毫无进展,可能是这些官员还心存侥幸,这怎么行呢。
民众有侥幸心理,可以理解,但官员是绝对不能有的。
想到这里,李广的态度变得严肃起来,他盯着江知府开口道:
“城中的百姓并不知道灾难即将来临,官府可不能犯糊涂,不要将宝押在浔江江堤上,这次洪灾造成的危害,远超你们的想象。
就算江堤固若金汤,上涨的江水也将没过堤坝,浔州城照样被淹,你们是浔州的父母官,只有你们才能挽救他们的性命。”
李广的话,让众人再次震惊,其实这些官员已经劳累了一天,可以说是挨家挨户的宣传,可根本没有人相信。
“李将军,不瞒您说,今天府衙里的官员和衙役基本上是全部出动,走上街头,挨家挨户的宣传,可城中的百姓很少有人相信。
要让老百姓听从官府的安排,主动撤离浔州城,难度非常大。
明天先看看情况,如果继续是这样,那官府就采取强制措施,让城中所有的人撤离。”
看来问题是出在民众身上,他们不愿意撤离,主要是风险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灾难即将来临,想到这里,李广开口道:
“要想让老百姓明白官府的良苦用心,并非易事,强制措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
诸位看这样行不行,从今晚开始,官府安排人在城中大街小巷喊话,就说浔江江堤告急,从明天开始,城中每户出一人参加江堤值守,违者打入大牢。
为了在城中造成紧张的气氛,从明天开始,所有官员的家人开始撤离,撤离工作从你们开始。
明天再发告示,所有的店铺当天营业之后,必须关门歇业,要求他们撤离,这是强制性的,违者吊销经营文书。
相信这三条措施一出,城中的老百姓不会再无动于衷,会考虑撤离。
在我们说话间,阴雨天已经开始,要不了五天,江堤必破,到时候浔州大部分地区,将是一片汪洋。
浔州地区一县一府,有数十万民众,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能逃离到安全地带。
官府从现在开始就要征集船只,到时候参加救援行动。”
李广一番话,让众人再次紧张起来,现在官府要做的事,就是严格执行李广交办的事情,不得有任何含糊。
李广是当朝皇子,未来的皇帝,他亲自来督办,可见此事关系重大,如果他们这些人办事不力,肯定会掉脑袋的。
江知府不敢怠慢,立即召集府衙所有的官员进行议事,他要求所有人丢下手中的活,集中精力做好李广刚才交办的几件事。
李广点了点头,按照江知府的部署,城中的老百姓将会很快撤离。
“江知府,我带来了一百套救生衣,将救生衣穿在身上,就不怕洪水了,在关键的时候可以保命。
救生衣数量不多,难以做到人人都有,那些人最需要救生衣,江知府应该清楚。”
李广说完,立即让人将带来的一百件救生衣拿了过来。
众人没想到李广竟带来这样的好东西,穿上救生衣,在遭遇洪水时就能保命,那岂不是宝贝。
此时外面下着雨,官员们开始带着衙役,在城中的大街小巷穿梭,他们一边走,一边敲着铜锣,在城中宣读告示。
告示的内容共有三条,一是城中所有家庭,除孤寡老人外,每户每天安排一人值守江堤。
二是公职人员家庭,两日之内必须撤离,前往官府设立的安置点。
三是城中之人必须在明日购足生活必需品,所有店铺将于次日全部关门停业,撤离城区,违者吊销经营文书。
这次江知府是下了死命令,衙役们轮番在城区宣读告示,一直到三更天之后,才停止宣传。
也就是说从天黑到三更天,城里任何人都别想睡觉,认真听官府发布的告示。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都知道,所有人必须尽快撤出,前往安置点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