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众人义愤填膺,群情激愤的模样,长孙冲可打死也不敢把昨天之事全盘托出。
“走,一起吧,我带你们赚钱,给你们弄点奖赏去,让你们有些功劳傍身。”长孙冲只好大手一挥,转移话题道,“努力,奋斗,以后让你们的父亲看你们的脸色行事,你们就是族谱最上面的人。”
长孙冲下意识的画饼,在这个封建年代的效果显得极为出色。
一番话下来,众人被说的群情激昂,围着长孙冲,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府了。
过了一会后,众人面面相觑。
“怎么来桌游店了?”
长孙冲缩在椅子上,打了个哈欠道:“等等,我要做的东西还没来。”
看见长孙冲信誓旦旦的模样,大家只好耐心等候。
大唐各地早已开始兜售煤炭,这个时节农忙结束,正是清闲的时候,各地在李世民的安排下,百姓们见识到了煤炭的效果之好后,纷纷开始进去各地煤炭所在之处进行打工,老人女人做饭,孩子们在附近捡拾煤渣。
傍晚男人做工回来,一家人便一起做些蜂窝煤,也好第二天直接拿到院落中晾晒。
煤山做工的工价给的也挺高,工作半个月也买得起煤炉。
在长孙冲的强烈要求下,李世民安排下人在卖煤之前,必须告知燃烧时须门窗开缝。
火炕的图纸也被长孙冲贴在了评论栏。
评论栏这几天在长孙冲的运作下人气暴增,火炕的制作方法也随之传播开来,不论是皇亲贵族,亦或是薄有资产的百姓都如火如荼的家里安了起来。
木炭商人也不敢像往年一样恶意抬价,这个冬天必定是个温暖的冬天。
众人一直玩到下午,长孙府的小厮才将东西送来。
“少爷,时间紧,制作出一件。”长孙冲也未苛责,接过小厮递来的按图纸所做的长款羽绒服,便挥了挥手让他下去。毕竟自己一天就想做出羽绒服也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这是什么啊。”
“衣服?”
众人凑过来。
“咦,有股鸭子味。”秦怀道凑近闻了闻。
程处默好奇的接过,也不嫌弃,穿了起来。
因为时间很紧,长孙冲于是让他们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脱脂和烘干等操作,曹曹的就将衣服做好送来。
“这不会就是你说的大生意吧?”
“有味,又难看。”
众人怀疑似的目光看着长孙冲。
长孙冲朝着程处默的方向努了努嘴,众人转头看去,只见程处默满脸通红的扇着风。
“好热啊。”
“没错,这个可比市面上的各种衣服都要保温。”
几位武将的儿子听闻便争先恐后的试了起来,虽是长安二代,但多多少少都没自己父亲带去军营过,对这些小事还是能够容忍。
一旁的世家和文官子弟,虽好奇,但摸上一摸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勇气。
“确实暖和。”柴令武褪下羽绒服,递给下一个人,又抬起衣袖闻上一闻,“就是有点味。”
“因为太急了。”长孙冲打了个哈欠接着道,“味道可以完全去掉。”
“真的?”
看见长孙冲认真的点了点头,众人跟着激动了起来。
“而且,可以说,很便宜。”长孙冲笑道,“有煤炭,有这羽绒服,以后可能不会再有冻死饿死之人了,你们说这份功劳够不够大。”
“这不只是功劳了,都可以叫做功德了。”
“不过今年应该不太行了。”长孙冲摇了摇头,“这些都是鸭绒和鹅绒,目前……”
长孙冲无奈摊了摊手,众人都明白什么意思,在大唐虽说鸡鸭鹅不被算作肉类,所以养殖的人数偏少。
但因为鸡蛋的广泛食用,养鸡的人数不在少数,鹅鸭确实颇少。
“那就养,我家那么大的庄子,那么多下人,我回去就找阿耶,池塘里全养上鸭子、大鹅。”
一时间群情激愤,纷纷要回家,势要在父母面前一展拳脚。
和长孙冲一起玩的二代们,虽是嫡子,但大多都是二子、三子。
爵位轮不到自己,有有个大哥在上面压着,父亲都是大唐勋贵,想证明自己的心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这一份大功劳摆在眼前,他们实在是按耐不住。
“你们就算养,能养多少?”长孙冲招了招手将人聚在一起道,“我的计划大概是这样的。”
“开一间铺子,向百姓们宣布常年收鸭绒鹅绒,然后做出一批衣服送到你们的长辈手上。”
“这个冬天又有煤炭这种东西,百姓们冬季孵化,春季出壳,夏末长好,秋天就能做成羽绒服了。”
“嗯嗯嗯。”武将之子们忙不遂的点头,长孙冲本来就是他们的大脑,对长孙冲是言听计从。
其他人和世家之子想好后也表示支持,给自己长辈送衣服,他们都看出是为了借自家长辈的势,那有如何,且不说这羽绒服生意现在看来有自己一份,人家送礼给长辈此事也是无可挑剔。
众人朝着长孙冲点点头,义无反顾、掷地有声的认真道:“干了,你就说要我们做什么吧。”
“当然是问你家要点钱,做生意哪能没有本金,你们手上那点零花钱够干啥的。”
长孙冲看着众人为难的样子心中了然,自家大哥要是用点钱,父母不会管,他们这群次子们要用钱,在他们看来肯定就是用来花天酒地的。
“你们怕啥?问就说和我做生意啊,他们要问做什么生意,你们就说不知道。”长孙冲指了指自己,“我这赚钱手段,他们肯定放心啊。本金各家都来个两千两吧。”
众人听闻此言,他们父母还没事在饭桌上赞叹长孙冲的赚钱手段,虽说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但谁家还没有个店铺,光靠俸钱,怎么养活一大家子。
长孙冲小小年纪就有这种揽财能力,让不少大人都自惭形秽。
长孙冲这一番话无疑在他们的心头上,扎下一针强心剂,纷纷干劲十足,拱拱手,各自回家讨要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