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如墨,大雨如注,山河隐形,天地混同。

“国姓爷”大九无奈地放下了望远镜,这个号称“千里眼”的神器,在雨夜失去了它的神通,关外的世界,伸手不见五指。

他听汉王说过,望远镜的最高境界可以实现夜间视物,但目前的墨匠水平还不能实现。

大九觉得汉王有所保留,否则他怎么能知道夜间视物的存在?还说是什么红色的影像?

看来君威似海,深不可测呐!

这些天来,联军冒着巨大的伤亡,连续不断地对函谷关发动骚扰袭击,大九觉得事出蹊跷。

因为他发现这些进攻的士卒,以魏、齐、韩三国军队为主,而声势浩大的楚军,始终没有出现。

特别是楚国的老牌精锐“申息之师”,完全没有动静。

大九冒雨再一次对城防进行了全面巡察之后,方才忐忑不安地下得城来,回到关中稍作歇息。

大雨使函谷关前的门水(后世的弘农河)水位大涨,门水漫过河堤,直抵关门的位置,使函谷关前形成了一片水面。

两千申息之师的敢死队们,身背长绳,口悬竹管,如同泥鳅一般,悄悄地潜入水面之下,迅速隐去了身形。

再露出头,已经摸到了函谷关关墙之下,伸手都可以触摸到包着厚厚铁皮、钉着碗口大铜钉的关门。

函谷关上的巡逻力量一点也没有因为雨夜而减弱,数十盏硕大的气死风灯,时不时探出关城,不断地向关下照耀着。

一身黑衣的申息死士,如同壁虎游墙一般,一点一点地从水中滑出,一点一点的贴到关城之上。

每个人的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绊带,绊带之上拴着一个木头楔子,上粗下锐,一头平厚,一头扁薄,可楔入缝隙之中,而且越楔越紧!

因为函谷关是用山石砌成的雄关,石条与石条之间,不可避免地有着一些缝隙。

死士们将木楔找准合适的缝隙,一点一点楔了进去。他们不敢使用工具,握手成拳,一点一点将木楔捶进缝隙。

至此,死士们的身体已经与关墙紧密合体,即使战死,也不会倒下。

他们早已抱定了必死之心,甘心用自己的肉体,为后续的同袍们,搭建一条永不倒下的人梯!

第一排死士完成动作,第二排死士接踵而上,他们沿着第一排死士的身体,一点一点爬上更高处,然后完成相同的动作,成为这座人梯中的第二梯队。

第三排、第四排……近了,近了,已经可以看见函谷关城头的垛堞了,甚至已经能够隐约辨别出高高悬挂在关墙之外的夜叉擂和狼牙拍了。

突然,雨渐渐小了下来,几颗星光一眨一眨地跳出了层层云头,开始向人间施放秋波!

申息死士的一颗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

与此同时,在暴雨和夜色的掩护下,庞煖率领的舟师部队,打着汉军的旗号,也从门水码头起航,冒雨溯流而上,直奔大河之上的重要渡口——风陵渡!

古人一般情况下不会夜间行船,即使特殊情况需要夜间行船,也要选择在月明星稀、光照条件较好的天气。

在暴雨如注、一片漆黑的夜晚行船,这超出了战国时人的认知,包括汉军!

庞煖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兵行险着,铤而走险,意在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风陵渡水面正处于黄河拐弯处,如今关中、河东尽在汉军掌控之中,风陵渡已经成为汉国的内港。

此处驻有汉军一营之兵,函谷关大战开始之前,吴起也曾经派人下达军令,命风陵渡加强戒备,防范敌人从水路来袭。

但守渡校尉遇到了一件新的麻烦事——河水灌渭!

大河上游的快速降雨,使风陵渡水面水位陡涨,河水在沿秦晋大峡谷下切至风陵渡时,突然发生一个近九十度的直角拐弯,河水的冲刷力十分猛烈。

然而关中地区却没有大规模降雨,渭河水位不高。

且汉王入主关中之后,复制南郑农业模式,大规模兴修水利,引渭河之水浇灌良田,对水资源撷取过度,也使渭水水位有所下降。

在河水暴涨、渭水下降以及直角拐弯处地形的共同作用下,来不及排往下游的河水,呼啦啦地倒灌进渭水,并且沿渭水呼啸前进,浪头直逼汉国新都——长安。

水位上涨同时,将风陵渡驻军的营区也全部冲毁,守陵士兵无奈后退至高地处,眼睁睁地看着渡口一点一点沉没在浑浊的河水之下。

月黑风高雨大,河水平地上涨,河面更加宽阔,加之东风劲吹,庞煖率领数十只船队摸黑而上,竟然神奇地冲过风陵渡,冲入了渭水河道,进入汉国的腹心地盘,而没有任何人发觉。

天近四更时,雨势稍小,庞煖一看河道变窄,天空中的星象也预示着方向不对,一番观测,他顿时明白,自己误打误撞,进入了渭水河道。

庞煖一颗冒险的心灵怦怦乱跳,果然是冒大险,得大利!怪不得数日前夜观天象有异,当主我庞某人乱世称雄,青史留名!

庞煖的原计划,是攻下风陵渡之后,迅速登岸,沿桃林塞绕到函谷关后方,与申息死士里应外合,拿下函谷关。

攻打风陵渡,必然会引来汉军的大规模围剿,所以最初的计划里,就是兵分两路。

一路由申息之师一名申姓校尉率领,留在风陵渡死战不退,拖住汉国增援部队,吸引汉国火力;

另一路则由庞煖率领,迅速攻上桃林塞,攻击函谷关后方,完成破关任务。

当船队遇到千年不遇的“河水灌渭”异象,庞煖突然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暗示,不做点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都对不起这次冒险。

他叫来了申校尉一起议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领下。能得珠者,必逢其睡也,今汉国如是也!”

价值千金的宝珠,一定是出自九重深渊之下的骊龙下巴,想要得到这颗宝珠,必须要寻找骊龙睡着时的机会。今天的汉国,就像那条睡着了的骊龙。

“故请校尉率师袭桃林、攻函谷之腹背;而吾自率师溯渭水而上,以为校尉取胜之掩护!”

申校尉惊道:“我军侥幸未与汉军战于风陵,得以保全实力。正当一起进攻函谷之后,共取不世之功,将军何必再冒奇险,以戕自身?”

庞煖道:“我料桃林之塞必驻有汉军之兵,校尉前往,暂且隐兵不发;待我攻渭水上游,剑指长安,其兵必然回援相救。届时校尉自可轻身而前,一举攻下函谷关。”

申校尉劝道:“某自入军中,大小三十余战,然奇计如将军者,万里无一。将军当自惜性命,以图大事,何故轻身而捐躯?殊不值也!”

庞煖摆出一副大义凛然、舍我其谁的样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猛然间他想起,这话原是出自汉王,没想到自己脱口而出,看来汉国不仅将战祸带给列国,更有言论流毒天下矣!

申校尉还要争辩,庞煖板起面孔,铁面无私地说道:“申校尉,奉令而行!”

申校尉虎目噙泪,喉头哽咽,都说我们申息之师打仗悍不畏死,在庞子面前,啥都不是!

“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