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空军首战立功,吴起大喜过望,如此先进的作战理念与方式,是他一生中不曾经历过的。

公子信率领楼烦军,端木伯御率领朔方军,迅速出管涔、入谷地,前往火场收拾残局。

一场天火烧烤之后,西赵军完全丧失了战斗意志。战斗力下降因素倒在其次,主要是心理震恐太厉害了,他们认为这是天降神鸟,惩罚赵国!

楼烦军和朔方军不费吹灰之力,俘虏赵军三万余人。大战在即,亟需兵员,端木伯御和公子信故技重施,迅速将这三万赵人打乱、分散、掺沙子,按比例编入两军之中。

这是大型战役的习惯做法,所以有些部队是越打越多,越打越顺,就是这个道理。

至此,西赵十万大军,烧死烧伤三分之一,被俘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在太戊午的带领下仓皇逃跑。

公子信还有点不过瘾,一是没打上大仗,二是收编的人数不多。因为要防范这些战俘闹事,就必须坚持比例分配原则。

总兵力两万的楼烦军,只收编了不过数千人,再多就怕控制不了。

公子信计划派兵继续追赶太戊午的残军,端木伯御制止了他:“公子,别太贪吃,给铁脚板留点吧。”

********

句注塞(后世称之为雁门关),世称:“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几千年来,这里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役近2000次,是公认的战事最频繁的古关隘。

中原关隘,只有在天下分裂时,才能发挥其军事价值。

然而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是大一统王朝。这个时候,中原关隘便是内关,军事价值大大降低,比如函谷关、虎牢关、潼关、剑门关等,在大部分时间里,泯然众人。

而句注塞,则长期处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对抗的第一线,战火难息,边事频仍,是古代中国北方最为坚固的一道边防线,让无数的游牧骑兵望关兴叹。

吴起对句注塞的重要作用相当了解。

汉王志在天下,平定代郡之后,兵锋南下晋阳、乃至直驱晋国旧都绛邑,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整场战役的规划之中,控制句注塞,其实是首要任务。甚至在汉国空军还没有出发的时候,进攻句注塞的奇兵,已经率先出发。

打一场如此声势浩大的战役,夺取地盘已经变为次要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方是首位。

既然如此,那么牢牢扎紧口袋,不使敌人逃脱,便是战役的应有之义。

而西赵军在太戊午率领下进入代郡之前,就在句注塞留下了重兵,死死卡住了这一重要隘口。

攻克险关,谁最在行?

首推儿良!

汉王手下的一众骁将中,大都有攻克险关的战斗经历,比如章蟜血战白水关,聂政巧取箭竹、巴峪二关,陈赤埋没大散关、风破智取武关等。

但及关隘之险,夺取难度之高,非剑门莫属。当年和蜀军斗智斗勇,夺下剑门的,正是儿良!

吴起知人善任,儿良果敢担当,立即发挥其“铁脚板”的本色,率领两万奇兵,悄悄摸向句注塞。

儿良现在堪称战场“老司机”了,诚如后世的老司机一般,开车越久、越是谨慎。如今的儿良,非常注重战前准备,往往强调后发制人。

句注塞(雁门关)位于山巅,位置相当险要。在真实历史上阻挡了北方游牧民族那么多年,天下九塞,雁门居首,这绝对不是盖的。

句注塞的地形和当年儿良攻陷的剑门隘有异曲同工之效,那就是,由北而南是仰攻,直接打非常困难。

反之,如果能摸到敌人的后方,由南向北攻,则地势要平缓得多,也更容易得手。

儿良率先找到了楼烦的舆图和沙盘,这些年公子信经营楼烦,早已将境内的山川河流摸了个清楚,并在墨匠的帮助下,建了楼烦周边的局部沙盘。

通过沙盘的清晰显示,儿良很快发现了一条稳妥的进攻路线。

这一条路线位于管涔山与云中山两山夹峙的山口间,桑干河和汾河均起源于此。

桑干河由此向东北而去,最终汇入了渤海;汾河自此向南而去,先是汇入黄河,经过漫长的旅途之后,最后也汇入了渤海。

源于同一座山头的两条河流,在同一片大海中再次拥抱,不得不说造物的奇妙。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外三关)示意图  现在是战国时代,儿良选中的这条路此时还没有正式的名称,因为此地由楼烦人控制,人们习惯称此地为楼烦关。

而后世,这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宁武关!

宁武关与雁门关、偏头关,号称长城的外三关,此三关一旦攻破,便意味着国门被打开了。在杨家将故事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三关”就是指这三座关隘。

而内三关,则是指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这三关拱卫着北京的安全,此三关若是被攻破,则意味着国都要陷落。

当然,内、外三关都是后话,而战国时代都没有这些名称。内三关,外三关示意图  由代郡(今大同盆地)南下,最快也最近的道路就是通过句注塞进入,后世称之为雁门关路。

但这也并非唯一的道路,还有另一条着名的道路,便是儿良找到的这条道路,后世称之为宁武关路。

顺便讲一嘴偏头关,他位于黄河沿岸,主要防御方向是西面河南地和北面的蒙古高原。

精通山地战的儿良,带领两万余精卒,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悄悄摸向句注塞的后方。

经历了诸多战事磨炼的儿良,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赤脚冲锋的少年,而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战国名将。

全军突出谷口之后,儿良立即将全军分作三队,一队负责正面冲锋,一队负责侧翼掩护。

儿良自己亲率一队,作为总预备队,不动如山。

总预备队的存在,既可防范后方来敌,又可稳定全局战事,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迅速投入战斗,配合前线部队,短时间内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大幅增强作战力量,从而鼎定战局。

战事进行得很顺利,西赵守军万万想不到,在大后方居然冒出这么多敌人来,被打了一个猝不及防。

本来是防守句注塞,为前线部队留一个可能以安全撤离的出口。这下倒好,除了被歼灭的外,剩余残兵败将全部从北口逃亡而去。

儿良并不追赶,控制句注塞,已经达成了此战的目标。接下来,他还要加固关城,防范被北面的西赵残军和南面的晋阳援军两面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