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将死之际的菌改,有一件事始终不明白。

他喉头咕咕作响,血沫子不断从口中涌出,但仍然断断续续地发出自己的疑问:“右主然……此次……焉得不守,改为突进?”

右主然长叹一口气:“攻守之势可易,忠臣之节不可变。汝一背小主夫人,二背献公,忠节有亏,焉得不败?”

菌改呵呵冷笑:“哼哼哼……菌改虽死,天欲亡我,非关忠奸……死则死矣,何必辱我……右主然果忠节大夫,何不为小主夫人死节,而降于献公耶?”

右主然蹲下身来,双眼中突然闪过一丝诡异的光亮,他压低了声音道:“菌改兄大限已至,我不妨直言相告,今日杀汝,便是为小主夫人复仇!”

菌改惊得两眼圆睁,喉头汩汩作响,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至死也没想到,隐藏最深的原来是右主然,他自始至终没有忘记当年小主夫人的惨死,时时刻刻在寻找为小主夫人复仇之机。

右主然面色一冷:“菌改兄,泾水尚有万千老秦士兵自相残杀,某欲借汝项上首级一用,以止兵戈扰攘,以聚老秦之心。”

言毕,右主然霍然起身,对身边的亲卫做了一个斩首的动作。

泾水大营在两面夹击之下,溃不成军,特别是庶长嬴国已死,大将右主然不知去向,中大夫庆载俨然成了军中最高领导人,负责收拢残兵。

庆载收拢残兵,以保存实力为由,迅速退出战斗,撤至终南山中。

右主然命令将菌改的首级传巡泾水两岸,一边瓦解雍城军队的战斗意志,一边以秦公渠梁的名义广为招降,希望以菌改的死,换来秦国两大势力的重归一统。

但菌改在西北军中声望太高了,菌改的首级所到之处,哭声一片,军心汹涌,遍地举哀。

雍城之军一部分心灰意冷,就地解散;相当一部分心怀不忿者,至死不投右主然,转身就投靠了尚自打着公子虔旗号的岐山大营,一时细标之军实力大壮。

公子昂重新整顿魏军之后,挥军十万渡过泾水,但对雍城的小政权却并不进攻,留下这个小小的缓冲地,是他预期的战略目标。

右主然虽然干掉了菌改,但退路被堵,只能孤注一掷,率领本部人马,挑着菌改的脑袋,直扑雍城城下,命令公子向开城投降。

正在城中准备登基的公子向爬上城头,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菌改的脑袋,不由得头晕目眩,登时摔倒,不省人事。

菌改的死讯,通过飞鸽越过秦岭,落到了正在组织军民修整栈道的汉国兵部尚书、征北将军章蟜手中。

章蟜铁一般的汉子,闻听此讯,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章蟜曾经是菌改的亲卫,与菌改职分上下,情同兄弟。特别是章蟜走上跟随汉王的光明大道,也是菌改力荐的功劳。

章蟜立即请示汉王,迅速出兵秦国。

汉王俱酒从各方面的情报中分析,秦国已经糜烂如此,再不出手,便不好收拾了。

于是汉王立即颁下君令:“秦国内乱,秦公向遣使向朕求援。朕与献公有舅甥之谊,汉与秦国乃友睦邻邦,于情于理,合该相助,故令诸军举义旗、兴义兵,救秦于水火,解民于倒悬!”

秦公什么时候变成了公子向?又是什么时候向汉国求援的?

这要紧吗?这不要紧!随后把手续补上即可!

命令:武安君吴起率延安军出兵上郡,目标夺取西河,占据函谷关,彻底封死关中之地;

命令:兵部尚书、征北将军章蟜,亲率天府军,兵出陈仓,途经大散关,进驻雍城,确保秦公向之安全;

命令:征西将军儿良,率领天水军,兵出萧关,船渡渭水,从西侧堵截叛军;

命令:镇北将军端木伯御,率领朔方军,消灭义渠。

汉国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征服秦国迎来了最佳的时间窗口,汉军熊罴之兵雄赳赳、气昂昂从四个方位向关中大地合围而去。

颁完一系列军令,汉王唤来兵部侍郎田系:“田系,邯郸方面有消息了吗?”

“启禀我王,爆破组一月前抵达邯郸前线,坑道已挖好,黑火药已配齐,引线已安装,万事俱备,邯郸城破只在旦夕之间,全凭孙膑将军见机行事。”

俱酒长叹一声,经过墨家九九八十一次的配方试验,终于试验成功了黑火药,并将它的处女秀,放在邯郸。

自从上次开科取士,将一部分炼丹的方士、术士划归墨匠堂领导之后,黑火药的研发进程大大加快。

硝,这种物质之前讲过,当巴蜀交恶时,蜀国先民便会刮硝土熬制硝盐,这一过程中“硝”就诞生了。

俱酒将黑火药作为头等科技,提上重要日程之后,最初的硝石多取于自然界中的自然析出。

比如猪圈、马厩、厕所等场所附近最为常见,这些地方的硝石常以皮壳状或盐花状覆盖在地面或墙脚,俗称“地霜”。

一段时间以来,汉国居民家家户户都有采硝任务,一定程度上支援了黑火药的开发。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自然界采集的硝石渐渐不够用了。工部在一些山中岩洞、洞穴中发现了大量析出的硝石,于是大规模的采硝、炼硝便在蜀郡西部山区展开,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硝洞。

战国人们对硫磺则认识较早,因为硫磺经常被方士用来炼丹,被医家用来入药。

最早的硫磺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自然硫磺,后来墨匠们在冶炼黄铁矿时闻到大量刺鼻的气体,与硫磺气味相同。

伟大的墨匠们经过多次研究,参照汉酒的制作过程,收集冶铁过程中的含硫气体,通过安装冷凝装置对含硫气体的冷凝,终于制造出了鲜黄色的硫磺。

至于木炭嘛,就比较简单了。

另外,随着五尺道的修通,随巢子向南部传播墨教也进展顺利,通往中南半岛的商路保持了安定和畅通,白糖这种珍贵的玩意儿也来到成都,俱酒没舍得吃,全部用于黑火药的研发。

一硝二硫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当这些东西集齐之后,俱酒几乎每天沉浸在自己的意淫之中,想象着炮火连天,平复天下的壮观景象。

但黑火药的研发过程却是艰难而又漫长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种物质的配比不同,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实验。

还有个大问题,不同批次的硫和硝,纯度不同,这让好不容易固定的比例配方往往失去作用,每一次试验都会有惊吓和奇迹出现,试验成为了随缘。

最终在不断统一原料纯度,不断磨合配方比例的情况下,终于形成相对稳定的黑火药配方。

如此神器,谁堪用之?

唯有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