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孤城和安云山的犯上作乱,让大明朝堂产生剧烈动荡。

首先就是蔡宰辅和南王世子被斩首示众,同时一大批官员被牵连入狱。

这一变动,让入京的几位皇子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身为皇帝子嗣,没有几个不渴望九五之尊的宝座的。

他们入京这段时间,明里暗里拜访了不少大臣,拉拢势力。

现在虽然谨慎不少,但野心没有熄灭,只是明面上却不敢过于放肆。

因为阻拦安云山不力,东西二厂让朱祁镇大为不满。

连带着魏忠贤、雨化田几人都被训斥了一顿。

六扇门捕神死亡,姬瑶花顺利成为六扇门的新当家。

可六扇门在京中的地位,却大为衰弱。

神侯府诸葛正我败在安云山手中,被吸尽了内力,短时间难以恢复,也只剩下四大名铺撑场面。

反倒是锦衣卫,出尽了风头。

一时之间,成为大明几大机构中声势最为强大的。

作为副指挥使的秦风,日子重新悠闲起来。

每天除了指导锦衣卫众人修炼武功,就是睡觉度日的状态。

京中看似又恢复了平静,实则暗中波涛汹涌。

因为朱祁镇的病情恶化的很严重。

最近已经不再是咳嗽那么简单,已经到了卧床不起的状态。

朝中御医诊断后得出结论,就算有良药维持,也只有一年左右时日可活。

不得已,朱祁镇只能让太子朱见深暂代朝政。

京中变幻,京城以外这段时间也不平静。

慈航静斋圣女师妃暄,从战神殿出来后,就前往了长安李阀。

李渊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彻底在长安站稳脚跟。

他的实力重心,也从太原迁到了此处,并且大肆屯兵、发展势力。

有了师妃暄的支持,武林中不少人物都前去投靠。

短短时间,吞并了四周数个小军阀。

师妃暄甚至暗中保护李世民,前往瓦岗与李密商谈,促成了两家的合作。

李阀与李密一左一右,同时对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开战,想要吞并王世充的领地。

与此同时,蒙古国的大军也没有闲着。

思汉飞死亡的消息传回蒙古,铁木真悲痛欲绝。

思汉飞是他最为看重的孙子之一,寄予厚望。

孙子死在中原,铁木真哪能善罢甘休,派出三路大军南下,要灭掉大明。

一时之间,大片的土地被占,十多座城池被破。

汉人死伤无数,天下哀鸿遍野。

各地还忠于大明朝廷的官员纷纷上书,奏请皇上派兵增援。

可朱祁镇三征高丽,他能调动的军队早就打光,哪还有兵马可派。

况且他此时病重,已经没有精力处理这些事情,全都丢给了太子。

“殿下,边关又发来了告急文书,请求增援。”

刘喜手捧奏章匆匆的递到太子朱见深面前。

他如今已经不再贴身伺候朱祁镇,而是成了太子身边的第一太监。

太子拿起奏章,一边观看一边问道:

“户部凑出了多少军饷?”

“回殿下,已经凑了八万两!”

“怎么这么少!”

太子眉头紧皱,心情沉重。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如果连粮饷都凑不够,何谈支援边境。

此刻的大明,真的是个烂摊子了。

刘喜看了朱见深表情一眼,低头道:

“殿下,国库中早就被掏空了。

就这八万两,还是前段时间锦衣卫秦大人抄了安家的来的银子。”

朱见深脸色一沉:

“抄家得来的不止八万两吧!”

“可是朝中一系列开支,已经给用出去了。”

“嘭!”

朱见深气的直拍桌子。

他有心整治朝堂,让大明中兴。

可这个场面,有心也无力!

刘喜眉头一低,开口宽慰道:

“殿下,只要再坚持两个月秋收就要到来。

到时候赋税收上来,就能凑来粮饷了。”

“呵!两个月后蒙古大军都打到京城来了,还有什么用!

再说如今大明风雨飘零、民不聊生,就算秋收了又能收来多少赋税!”

朱见深很痛心,大明子民自己都活不下去了,他哪能忍的下心去征收赋税。

“难道天真要亡我大明吗?”

朝局混乱,反王四起,外寇入侵。

谁还能挽大厦之将倾?

刘喜双眼转了转,提议道:

“殿下何不昭告让天下,召集有志之士,召集义军抵抗外族?”

“混账,你是嫌我大明的反王还不够多吗?”

朱见深可不糊涂,这个诏令一旦放出,将会有很多人打着抵御外族的名义,大肆发展势力。

不可否认,天下是有很多有志之士。

的确会有很多人起兵抵抗蒙古,可那之后呢?

一个个拥兵自重,必成尾大不掉之势。

到时候,大明朝廷可真就是名存实亡了。

刘喜身子一抖,立刻就跪在了地上:

“可这是唯一能够抵抗外族的方法了。”

朱见深一叹,瘫坐在椅子上。

是啊!

这的确是目前唯一能够抵抗蒙古大军的方法了。

这样做,大明会诸侯割据,朝廷名存实亡。

不这样做,蒙古大军会军南下,国土沦陷,大明直接灭亡。

“让我考虑考虑吧!”

朱见深挥手失落道。

然而,留给他考虑的时间并不多。

在蒙古出兵的一个月后,突厥和大金也挥兵南下,要与蒙古分一杯羹。

蒙古占领了西域、兰州等地;

突厥攻占银川等地;

金国更是直逼顺天府,随时可以兵临京城。

朱见深终于痛下决心,诏令全国有志之士,组建义军共抗外敌。

此诏令一出,立刻引起天下人的响应。

无论是真心报效大明还是心怀野心,纷纷举兵抗贼。

连那些为祸一方的反王,也纷纷变幻旗帜,宣称为大明义军。

不过效果的确是很好,短时间内崛起数支大军,抵抗住了蒙古、突厥、大军的入侵。

其中最为有名的为明教义军首领常遇春、丐帮义军首领乔峰、川贵义军首领陈友谅、奉天义军首领吴三桂。

常遇春和乔峰率领的人,多为帮派中的弟子,武功高强。

而陈友谅和吴三桂则是召集难民组成的大军,不过实力也不弱。

可真正在正面对抗三族,只有常遇春、乔峰和吴三桂。

常遇春率领的明教义军数次击败蒙古大军。

乔峰的丐帮弟子配合大明残余边军抵御住了突厥。

吴三桂则抵挡住了金国的进攻,成为东北屏障。

不少武林高手也抛头颅、洒热血,加入战场中。

一时之间,三族军中将领被中原武林高手袭杀无数,战线再难推进一步。

为了挫败中原武林人士的斗志,蒙古不得已也派出了自己的高手。

带队之人却是一个郡主——敏敏特穆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