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 第1373章 铁骑归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勒阿瑟:“将军,按照目前形势而言,若想保全军中勇士们的性命,只有这一条路最为稳妥。汉军所答应的条件与将军预想的所差无几,只是多出了一个阿史那库鲁。”

马应龙听闻后,嘴角闪过笑意:“无妨,有老将军在,我反倒安心了许多。如果当初没有老将军的提拔重用,想必本将今日也不会站在这里统领数万精锐。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他才是。还有一点你们不要忘了,阿史那家族虽是没落的皇族,但现在的可汗却是阿史那家族的人。倘若我们归顺汉帝,这一点对我们极其重要。”

勒阿瑟:“将军所言极是,所以属下以为,还是归降汉帝较为妥当。监军一职虽有些限制权力,但也算保住了大部分利益。再战或者继续僵持下去我们必败无疑,且对方给出的条件也算宽厚。”

听他说完,马应龙缓缓点头,终下定决心:“事已至此,那便应下吧。背负一时的骂名总好过全军覆没。”

他作出决定,耿年主动请缨:“将军,那末将现在再去一趟汉军大营?”

“不必,既是选择归顺,为表诚意,本将自当亲自前往。”

一听这话,耿年横眉瞬间皱起,直言道:“将军,这样是不是太给他们脸了。怎么说您也是三军主帅,怎么能亲自前往汉营。再退一步说,就算归顺,也应该是让他们前来。”

马应龙轻轻摇头,目光坚定:“耿年,你不懂。我亲自前去,一是表示诚意,二是为了日后兄弟们能更好立足。”

耿年还欲再劝,马应龙摆了摆手制止了他。

马应龙整肃衣冠,带着几名亲信向着汉军大营行去。汉军哨兵远远看到,赶忙通报进去。

莫厝闻报,略感诧异。自己虽说过营门随时为他敞开,也没想到半个时辰都不到,他就真的来的。随即吩咐下去,大开营门迎接。

马应龙进入营帐,对着莫厝抱拳行礼:“莫将军,我已决心归降,只盼将军日后善待我麾下兄弟。”

莫厝见状,上前将他扶起:“马将军大义,本将军定会遵守约定。”

一旁的阿史那库鲁见状,开口道:“马将军真乃明理之人,你大可放心,咱们今后都是同袍,定不会亏待诸位。”

马应龙闻言,双眼看向阿史那库鲁,抱拳道:“多谢老将军点拨,今后若有用得上马应龙的地方,请将军直言。马应龙永远都是老将军的马前卒,愿与将军携手再创昔日辉煌!”

这顶高帽给阿史那库鲁戴的是受宠若惊,急忙回礼道:“马将军莫要折煞老夫,现在的天下已经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今后还要多多仰仗马将军关照才是!”

寒暄了一阵之后,双方分宾主落座。待众人都坐稳当了,紧接着便开始进入正题,商谈起具体事宜来。由于军队仍然交由马应龙来统领,因此倒也没有太多繁琐复杂的事务需要处理。大致上也就是汉军这边会派出专人去清点一下投降过来的士兵人数,并逐一进行登记造册等工作罢了。

成功招降的喜讯如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到了辽源。当秦狄获知了这个消息时,内心受到极大震动,满脸都是难以置信之色。

特别是当他了解到仅仅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将对方全部招降之时,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

在此之前,对于阿史那库鲁这个人,秦狄虽然了解了一些,但并没有真正将他放在心上。毕竟被囚禁了这么多年,在他看来早已对现在的局势脱节,然而此时此刻,他却不得不重新审视他的能力与威望了。

原本按照秦狄自己的预计,阿史那库鲁能够招安一万名突厥敌军,那就称得上是相当不错的成果了。若是能有两万名敌军愿意归顺,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可谁能想到呢?阿史那库鲁居然做到了不耗费己方一兵一卒之力,就把所有的突厥敌军统统给收服了!这样超乎想象的顺利进程,反而让秦狄一时之间有些无法适应,总觉得其中似乎有什么隐情。

次日,莫厝派人送来了一份奏折,奏折内讲述了整个招降的过程和达成的条件。

看完奏折,秦狄悬着的心释怀了些。从整个招降的过程来看,全程都有自己人在场,两人也并未独处,并没有暗中串联的机会。

看到奏折上突厥主将的名字时,秦狄只觉得腚眼一紧,这名字...似曾相识啊!

不管怎么说,他们能够归顺,的确算得上是一件大喜事。为此秦狄下达了一道旨意,对阿史那库鲁进行适当褒奖,同时对马应龙归降大汉一事,表示高度认可。他日立下战功,定当重赏。除此之外还有一道军令,命这支刚刚归顺的突厥大军即刻开拔,前往孤狼岭。旨到即行,不得延误。

圣旨下达到莫厝手中,由他代为宣读并督促他们开拔。

对于阿史那库鲁而言,这道旨意简直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般,来得恰到好处。自归顺汉帝以来,他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远在突厥的阿史那云裳。

她如今究竟状况如何?是否安然无恙?种种忧虑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他心头,令他寝食难安。一心想要尽早赶回突厥,去亲眼看看阿史那云裳的近况,也好让自己那颗悬着的心能够稍稍安定下来,同时可以对突厥现状做些深入了解。

由于他刚刚归降不久,新的身份使得他行事不得不格外谨慎小心。如果此刻贸然提出要返回突厥,恐怕会引起莫厝的猜忌和怀疑。毕竟一个刚刚投降之人如此急切地想要离开,难免不让人起疑其忠诚度。

不单单是他想返回突厥,其实在马应龙的心底深处,同样也在默默期盼着这样一道命令的降临。尽管已经归顺了汉朝,但双脚踏在这片土地之上,马应龙的心中总是隐隐感到有些不踏实,仿佛缺少了一份归属感。

所以旨意下达后,他们没有迟疑,当即奉旨开拔。一路向东而行,穿过嘉峪关,朝着突厥境内的孤狼岭出发。

他们离开的第二天,莫厝大军奉命调离此地。隐患已经解决,继续留在这里毫无意义。毕竟益州还有三分之一的疆土尚未收复。

阿史那库鲁率领大军通过嘉峪关的消息是由范天雷亲自送到辽源,此刻已经来到了四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