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临危受命,血战沙场 > 第606章 劝其退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罗定荣眼见局势已然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战场上己方兵力锐减,所剩无几的士兵们也是士气低落、疲惫不堪。

他心中清楚,继续僵持下去只有全军覆没这一个结局,于是当机立断,立即率领着仅剩的残兵,匆匆撤退。

赵炎站在高处,望着罗定荣离去的方向,并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

他心里十分明白,玄军此番必定是做足了准备,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此时贸然追击,不仅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战果,还可能让自己的军队陷入不必要的危险。

况且,玄军的主力部队恐怕早已在远处设好了埋伏,就等着他上钩亦或者早已撤离。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炎决定放弃追击,他深知当下最为关键的任务是全力攻下洛昌郡。

此刻,一股豪情在他心中涌起,如果条件允许,他真想借此绝佳机会,一鼓作气,直接灭掉玄朝。

当赵炎抵达前线,正准备排兵布阵、发起攻城之时,士兵匆忙来报,说玄朝的使者求见。

赵炎听后,微微皱起眉头,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带他来见我。”

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

士兵领命而去,脚步声迅速消失在营帐外。

赵炎转身,大步走向大帐。他身形挺拔,步伐沉稳。

进入大帐后,他在主位上缓缓坐下,目光如炬,静静地等待着玄朝使者的到来。

不一会儿,玄朝使者杜渊走了进来。杜渊身着一袭蓝色长袍,神色恭敬,进门后先是行了一个礼,说道:“玄朝使者杜渊见过将军。”

赵炎看着杜渊,脸上没有丝毫的为难之色,他伸手指向一旁的椅子,语气平淡却不失客气:“坐吧。”

这一举动大大出乎杜渊的意料,他心想以赵炎的赫赫威名以及如今战场上的优势,必定会对自己百般羞辱。

自己也早已做好了准备,打算凭借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与赵炎展开一场激烈的口舌之争,用尽浑身解数说服赵炎退兵。可眼前这一幕,实在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杜渊缓缓坐下,调整了一下思绪,脸上堆起笑容,开口说道:“将军乃当世之名将,用兵如神,威名远扬四方……”

“打住!”

赵炎突然出声打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有什么话直说,这些吹捧之话就不必说了。”

杜渊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他轻咳一声,正色道:“好吧,既然将军如此爽快,那我也就直说了。我此次前来,是奉了我玄朝国君之命,劝将军退兵的。”

“退兵?”

赵炎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旋即冷笑一声。

“杜先生,容我问一句,您觉得我凭什么退兵?如今战场上形势对我阙朝一片大好,洛昌郡指日可下,我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退兵?”

杜渊不慌不忙,向前微微倾身,神色诚恳地说道:“如今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太久,将军您不妨想一想,贵国内部还撑得住吗?长久的战争,消耗的不仅仅是兵力,还有大量的粮草、钱财以及百姓的安宁。赵将军你是当世英雄,心怀天下,应该知道再这样打下去,对两国百姓而言,都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你这话说的,当初可是你玄朝主动挑起事端,攻打我阙朝的。”

赵炎神色一凛,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如今战场上稍有失利,就想让我退兵,哪儿有那么容易?我阙朝的将士们浴血奋战,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就这么退兵,如何向他们交代?又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杜渊神色依旧镇定,他微微点头,似乎对赵炎的反应早有预料:“将军所言极是,是我玄朝的不是。但如今局势已然不同,再打下去,其他三个国家恐怕要对贵国有所忌惮了。如今这五国之间,本就处于一种微妙的互相制衡状态。若是将军一意孤行,非要灭掉我玄朝,这平衡一旦打破,到时候,贵贵恐怕会面临来自其他三国的联合压力,甚至是灭顶之灾啊。”

“你这是在威胁我?”

赵炎眼中寒芒闪烁,直直地盯着杜渊,那眼神仿佛能将人看穿。

杜渊见状,连忙站起身来,向后退了一步,拱手说道:“岂敢岂敢,将军误会了。我只是出于一片好心,提醒将军要顾全大局,不要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而毁了自己一世英明啊。”

大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仿佛能听到空气在两人之间摩擦的声音。

赵炎沉默片刻,突然大笑起来:“哈哈,杜先生,你这番话倒是提醒了我。但你以为仅凭几句威胁和劝说,就能让我退兵?未免太小看我赵炎了。”

杜渊脸色微变,刚想再开口,赵炎却摆了摆手。

“不过,我也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你说的五国制衡,我也有所考虑。这样吧,我可以退兵,但玄朝必须割让洛昌郡,并且赔偿我阙朝此次战争的损失。”

杜渊心中一紧,这条件太过苛刻,他不敢擅自答应。

“将军,这条件……我需回去禀报国君,再做定夺。”

赵炎冷笑一声:“可以,给你三天时间。若三天后没有满意的答复,我定当踏平玄朝。”

杜渊连忙行礼:“将军放心,我定将此事如实上报。”

说罢,他匆匆退出大帐。赵炎望着杜渊离去的背影却是微微一笑,因为他根本就不打算如说的那般。

赵炎只是想稳住玄朝,他开始布署。

赵炎精心策划了一场针对玄朝的阴谋。他秘密地派遣了一支精锐部队,这支队伍悄无声息地绕过玄朝的正面防线,深入到其后方。

到达目的地后,这些士兵迅速换上了玄兵的甲胄,伪装成玄朝的军队。

然后,他们开始在玄朝的领土上肆意打家劫舍,抢劫财物,破坏村庄,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恐慌。

这样一来,玄朝的百姓对自己国家的军队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和怨恨,他们觉得自己的士兵不仅无法保护他们,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灾难。

与此同时,赵炎还安排了一些小股兵力,分散在玄朝的一些城池周边。

这些小股部队不时地制造一些小规模的混乱,比如放火、破坏交通等,让玄朝的守军疲于应对,这些人很少,很容易就溜走了,不过他们却营造出有很多兵马的样子。

玄朝的守军们被这些接连不断的小麻烦搞得焦头烂额,他们误以为阙朝的大军随时可能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因此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防御上,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最后,赵炎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命令一些人假扮成普通百姓,在玄朝的各个地方散布谣言。

这些谣言有的说阙朝的军队如何强大,有的说玄朝的将领们如何无能,还有的说玄朝的皇帝已经准备投降了。

这些谣言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让玄朝的百姓们对自己国家的未来感到绝望,对自己的军队失去了信心。

相反,他们开始对阙军产生了一丝希望,觉得或许只有阙朝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宁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