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唐图 > 第331章 法理难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监很快拿来两个蒲团。

王鹏给屁股底下放一个,柱子上靠一个,等李二上朝后,没人注意他,坐下就打算睡觉。

那么多人弹劾他,罪名肯定小不了。

再加一条君前失仪又如何。

王鹏故意的,属于自污。

希望李二只抓着他一个,别把弟兄们的功劳抹杀掉。

皇帝上朝,当然是先说国家大事。

今天有一个人,平日见不着,居然也出现在朝堂上。

司农寺卿唐廉。

等别人奏报完,唐廉出班道:“启奏陛下,臣请旨将土豆红薯在长安,万年,好时三县推广。经过两次种植,种子已然足够。”

别人奏对,李二只是简单说个一句半句,惜字如金。

听了唐廉的话,突然来了兴致:“唐爱卿,不知这土豆红薯产量如何?”

“回禀陛下,土豆红薯,亩产皆在三千斤,还不挑地,旱地,山地,皆可种植,产量不会降低多少。真乃是天赐大唐的祥瑞啊!陛下当重赏献上种子之人。”

李二点点头:“好,朕知道了,你且先退下吧。”

唐廉退回文臣队列,魏征皱了皱眉,唐廉已经一年多没上过朝,今日出现,必有古怪。

当时王鹏献粮,说亩产几千斤,大多数人都不信。

吹牛也不是这么个吹法。

李二都不敢相信,世间还有这样高产的粮食。

后来唐廉被王鹏忽悠去种新粮,朝堂上众人都当成个笑话,没人往心里去。

第一季收获后,为了确保种子在第二次种植时,不会欠收,唐廉提议,再种一季,确认没有问题,才开始推广。

土豆红薯的产量,一直没有对外公布。

朝堂上只有寥寥数人知道这事。

他们就算是告诉别人,也没人信,除非亲眼看见。

房玄龄在见到唐廉的第一眼,就对魏征低声道:“一会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要参与。”

魏征立刻就明白了李二的打算。

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当今陛下,雄才大略,又是武皇帝,大权独揽,睥睨四方。

臣子们想获得一点权力,很是困难。

好不容易有个机会,陛下已经做了准备,今日早朝,不知谁会倒霉?

估计不是安平伯,且往下看吧。

房玄龄和魏征一件事都没有上奏,跟个木桩一样杵在那里。

唐廉退下,李二瞟了站在他旁边的郭力。

郭力大声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按照惯例,早朝这就算结束了。

今天不行,好多人的目的还没达到,岂能草草收场。

泰安侯沈丘出班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李二只哼出一个字:“讲。”

沈丘道:“安平伯王鹏已然回京,所犯五大罪,臣已经上奏,请陛下处置此僚,以正朝纲。”

沈丘说完,永济侯孔严华出列道:“陛下,安平伯应从重处罚,才能严明军纪,警示后来者,请斩此僚,以正朝纲。”

“臣附议”

“臣附议”

………

很快,十几个大臣站了出来,纷纷要求严惩王鹏。

魏征真想出去一人给两个耳刮子。

蠢猪,安平伯的五大罪,哪一条够杀头的?

再说了,这五大罪,真的能坐实吗?

张嘴闭嘴就要置人于死地,我都看不下去,更别说陛下。

李二登基这几年,很少判人极刑。

能判死刑者,无不是穷凶极恶之徒。

去年一年,全国上下,只有四十六个死刑。

今日能限制住王鹏,让他远离朝堂,远离大唐权力中心,就算成功。

陛下在王鹏的事情上妥协,以后也会在其他事上妥协,这是最大的收获。

你们要王鹏死,陛下怎会答应?

只能硬刚,弄不好,会出大事。

果然,龙椅上的李二皱起眉头,眯着眼睛看向这帮重臣。

一个个的,被利益蒙蔽双眼,张口闭口就是请斩此僚。

真当朕是瞎子吗?

泰安侯沈丘,永济侯孔严华,都是从草原铩羽而归。

听说派去的手下被李怀仁揍了一顿,惹不起河间郡王,就把矛头对准王鹏。

你们当王鹏的舅舅,朕是摆设吗?

王鹏就算犯下天大的错误,只要他没有谋反之心,朕这个舅舅就不会把他怎么样。

你们一个个的,要朕杀了王鹏,居心何在?

李二半天没有说话,御史台言官金成出班道:“陛下,安平伯所犯五大罪,条条属实,臣这里有房龄公主,九江公主,南昌公主的证词,请陛下过目。”

说完,金成从怀里拿出几张纸,由太监接过去,交给郭力,再由郭力呈给李二御览。

公主不能上朝议政,只好出此下策。

李二连看都没看,只问了一句:“谁还有类似的东西?一并呈上来吧。”

汉王赵王一同出班:“臣有奏折,请陛下过目,内有王鹏之五大罪,十小罪。”

前几天还是五大罪,今天又冒出个十小罪。

臭小子,你到底得罪了多少人?

李二还是没看,又问一句:“还有没有了?”

再无人说话。

李二道:“王鹏,你小子给我出来,解释一下。”

魏征听李二这么说,心沉到谷底。

这哪里是陛下对臣子说的话,这就是一个长辈,准备收拾一下淘气的晚辈。

王鹏圣眷之浓,从所未见,今日事怕不能善了啊!

李二叫了两遍,不见王鹏出来。

给王鹏拿蒲团的太监都快急死了。

这位爷真的在睡觉呀!

赶紧过去把王鹏摇醒:“安平伯,快醒醒,陛下叫你呢。安平伯,醒醒。”

王鹏揉揉眼睛,见太监叫他,以为下朝了,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太监赶紧把他拦住:“伯爷,爷,陛下叫您,赶紧过去。”

李二看见王鹏站起来要走,怒道:“王鹏,朕叫你,没听到吗?给朕滚过来。”

王鹏打个哈欠,朝里走。

中间站了好多人,边走边说:“麻烦让一让,让我过去。”

换来了十几个白眼,总算来到最前面。

“臣安平伯王鹏,见过陛下,陛下仙福永享,寿与天齐,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朝初期,没人在朝堂上这么喊,王鹏算是开了先河。

御史汪直大怒,出班奏到:“陛下,请治安平伯媚上之罪。”

御史的头是最铁的,风闻奏事,什么话都敢说。

更何况是抓了个现行,不惩治王鹏,法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