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207章 杨柳湖的人和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司徒友明,将粟末地政府的大部分官员,分成四个中枢督导使团,前往各地。

文臣,武官,军队,应有尽有。

今年,是粟末地大成之年。

人口数量,粮食产量,都获得了飞速的提升。

粟末地上下,异常重视今年的各项工作落实和反应。

派遣中枢督导使团,就是让中枢人员紧贴各地国事民情,就近办公,提高决策的效率。

督导使团,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安抚移民。

当然,躲避越来越多的大隋密探的眼光,也是应有之义。

一时之间,杨柳湖除了忙碌的秋收之人,好多平日里高坐庙堂的官员为之一空。

这让阿布清闲了不少。

于是有了大把的时间,陪伴客人,家人。

胡图鲁,最近异常开心。

他没有随阿古达哥率领的粟末仆从军去往前线,因为他老婆阿佳玉玔要生了。

这一生,就一下子生了双胞胎。

一男一女。

这可把王蔻高兴疯了,阿布自然也不例外。

要知道,胡图鲁是大屋作从战场上捡回来的战场遗孤,父母是谁,无从可考。

靺鞨人,高句丽人,室韦人,突厥人……

只要是当年能参加粟末地与高句丽大战的部族战士,都有可能。

按说这兵荒马乱的沙场,不可能有襁褓小儿出现。

可打扫战场的时候,就在一个不起眼的石坎边,就发现了一个似乎仅有两三个月大小的小婴儿。

周围,除了死尸,还是死尸。

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些死尸各个民族的都有,并且根本没发现任何一具死尸,与这个婴儿有什么关系。

一张破羊皮,就那样包裹着。

然后就没有任何能证明孩子归属和身份的东西。

大屋作那时候刚有了阿布,正是父爱爆棚的时候。

于是很不忍心将这孩子遗弃沙场,就禀明父亲尼古机,将孩子小心地抱了回来,交给了刚刚生下阿布四个多月的王蔻。

王蔻异常喜欢这个可怜的孩子,视如己出。

把他放在自己身边,和阿布契郎一起带,也算是给儿子找了一个自幼的玩伴和弟弟。

并专门请了族内的一个哺乳期奶娘,帮着她喂养。

胡图鲁,在扶余话中,就是大地的孩子。

胡图鲁在去年粟末地举办集体婚礼的时候,也结了婚。

他的妻子,正是越育部头人霍苏且力的孙女,重影右队军法官阿恰克图的妹妹。

也是上回,阿布和苏大嘴、胡图鲁两人讲解人的八个需求层次理论时,胡图鲁干了坏事儿的那个姑娘!

阿佳玉玔!

司徒先生做的冰人,大屋作和王蔻是当仁不让的夫家二老。

“嘿嘿!真厉害!阿鲁,一箭双雕,哦,不对,一箭就好!”

阿布看着合不拢嘴巴的胡图鲁,戏谑的说道。

“嘿嘿,哥,瞧你说的。误打误撞,误打误撞!”

“哈哈哈……”

周围的亲朋,一阵哄堂大笑。

胡图鲁的红脸膛,变得更红了。

“起名字了吗?”

阿布看着自己这个弟弟幸福的样子,非常开心。

“没呢,我还等满月的时候,让爹娘帮我起一个呢!”

“哦,那小名你总得起个吧?”

“这个,需要问问孩儿他娘,这不还没顾上呢!”

“呵呵,什么时候我们家阿鲁,开始顾忌上女人的意思了?”

阿布故意打趣胡图鲁,揪着不放。

“嘿嘿,这个,这个……”

胡图鲁傻笑着抓住头皮一顿揉搓。

“好啦好啦,知道疼媳妇是好事,以后可不能再跟着浑小子们在外边瞎闹了,现在你可是有人监督的了!”

“嗯,哥,放心,自从你给我讲过那个人的需要道理,我就不在外面瞎闹了!”

“哈哈,什么人的需要道理,是人的需求理论!”

阿布哈哈大笑着,纠正胡图鲁的错误。

“快去招呼门外来的客人,这里有我和阿恰克图呢,你去忙吧!”

前来贺喜的人很多。

不看僧面看佛面,胡图鲁可是大屋作和阿格玛王蔻的养子。

再说了,胡图鲁平时待人,真诚直爽,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也是新任族长阿布契郎的左膀右臂。

越育部也是粟末地一等一的大部族,老族长霍苏且力,现在是恒得利在营州城总盘的大掌柜。

今天,老人家也闻讯,从城里赶了回来。

胡图鲁的新家,就在太守府的旁边,那块地原来是当初营建太守府大花园时专门留下来的,面积一点也不小。

现在,一分为二。

一半给了胡图鲁,建了一座三进的中型院子。

另一半,还空着,准备留给阿布的亲弟弟,二娘紫瑾的孩子,阿泰古郎。

因为这个弟弟一直是病恹恹的,孙思邈看过后,说是需要静养,所以很少出来见人,或者和佩瑗儿他们玩耍。

前天,胡图鲁给亲朋送去了添丁加女的报喜礼。

还都是双份,一个红鸡蛋,再加一份红糖。

今天,则是三朝礼,人们前来的贺喜,一包五谷,一方花布。

因为是顺产,阿佳玉玔早就能下床了。

所以她和胡图鲁,一人抱着一个,与众位亲友见面。

今天最隆重的仪式,就是当着大家的面,给孩子准备隆重的“洗礼”。

阿格玛王蔻,现在做这种事情,实在是驾轻就熟了。

她用艾草、花叶、薄荷等花草熬汤水,然后亲手给两个双胞胎兄妹清洁身体。

然后,就是给孩子们行“开奶礼”,即让宝宝开嘴,品尝各样食物的味道,比如肉汤、米粥等。

胡图鲁给儿子,用银筷子蘸了一点米酒,轻轻地点进孩子的嘴。

孩子一下子哇哇地哭了起来,气得阿佳玉川对着胡图鲁连瞪了好几眼。

等抡到自家的姑娘,阿佳玉川便请萧皇后和王蔻给孩子开嘴。

蜂蜜啊,牛奶啊,全是温和好吃的东西,全没有了酒、醋、酱、辣椒等这类刺激的东西。

尝过这些之后,小宝宝们便正式开始喝母乳了。

这就是个仪式是罢了。

其实现在粟末地,早就要求孩子一生下来,就尽快让他们吃上母乳。

那些下奶困难或者奶水不足的,还是会建议给孩子找奶妈或者借奶,尽量推迟用粟末地已经大行其道的奶粉。

母乳和奶粉,毕竟还是有差别,直接用鲜羊奶、牛奶,都比奶粉强。

今天来的人,也就是喝口茶,吃个点心,然后就告辞了。

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请客吃饭的机会多着呢,也不在这一天。

不过,今天也在胡图鲁的新宅子中,举行了一个小范围、但也非常高规格的家宴。

无他,唯因有皇后萧氏和正阳公主杨吉儿参与尔。

萧氏和杨吉儿,这段日子过得非常惬意快活。

跟着王蔻,参加各种各样的地方活动,不仅了解了不少地方风情,而且也开阔了胸怀。

特别是因长期居囿宫廷之中,而积聚的颓废之气,一扫而空。

杨柳湖的孩子多,真的很多!

婴儿潮!

在参观杨柳湖的两处医院的时候,里面的设置和规划,让这娘儿俩大开了眼界。

特别是妇幼保健方面的科室建设,比大隋朝的御医院,高级多了。

当然,不是说这里的医生有多高明。

而是在儿科、妇科、产科上的分类、治疗、护理等方面,真是比大隋要详细和高明。

许多不曾见过的器械、设备、药品,简直让她们娘俩眼花缭乱。

参观住院部的时候,里面的设置、布局、环境,给萧皇后和杨吉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家人不需、也不准陪护。

住院部,自有专门的医工,负责住院病患的一切生活起居。

那一个个病房,干净、整洁、敞亮,简直比皇宫中的一些房子还要漂亮。

当然,在这里是不能比较豪华的,只能是指在另类的文明上面比较而言。

进入主院区,就像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有的人,安静、谦和、礼貌,低声细语。

白色,绿色,蓝色。

温馨,舒适,放松。

即使是在独立的恶病区,也闻不到恶臭或者奇怪的气味,只有那种淡淡的一种香味。

阿布契郎说,那是粟末地医院消毒水的味道。

粟末地的医院也会死人。

并且数量还很多。

老人,年轻人,孩子,婴儿。

男人,女人。

但很少听见不和谐的哭闹。

这里,有粟末地大祭司萨满吉的办事处,里面有他的徒子和徒孙在长期值班。

遇到不幸的事情,他们会立即着手,全面接管过那些不幸者的身后诸般事宜。

是火化、天葬、土葬、水葬,一方面要看死者的病因,另一方面还要看祭司们占卜的结果。

家属,无论是谁,都得安静地听从祭司们的安排。

相比于大隋的风俗规制,粟末地丧葬中祭司的话语权最大,即使是族长也得乖乖听大祭司的话。

这是古制,是祖宗赋予大祭司和祭司们的权力。

比如说,像记录和传承粟末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就非人家莫属,谁也不能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这两年,阿布撺掇萨满吉大叔,让他赶在死之前,抓紧把他那些记在脑海中的长诗、歌诀、咒语、故事、传说等,用文字整理记录下来。

为此,阿布强制给萨满吉配备了识文断字的助手和秘书,并将四大郡的巫师全部集中到杨柳湖进行培训、学习。

通过编制体系,册封发证,将他们有效地纳入粟末地政府系统。

整理巫祝文化,造福当地百姓,作为了他们一项最重要的工作。

粟末地人都认为移风易俗好,但阿布坚持认为,首先要做到对自己文化的整理和辨别,然后才能做到摒弃和传承。

好的,发扬光大。

的确认为是糟粕的,那就一定得整理好保存起来,以备后人研究。

时代是发展变化的。

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

现在看着无用有毒的东西,说不定在多少年之后,反倒成为了经世济用的良方、神药!

萧皇后听了阿布契郎和萨满吉的一番介绍,不免大为赞叹。

并承诺回去之后,将为粟末地的巫师们在崇玄署立籍造册,享受国家教署的册封和俸禄。

萨满吉等人自是感激不已,并为两位贵客祈福施法。

孙思邈这等大能,自然是躲着不见的。

当初既然拒绝了文帝、隋帝的征召,现在还是不见皇后公主的好,免得彼此尴尬,多生嫌隙和猜忌。

萧皇后这次来,还给粟末地送来了大量的书籍,最宝贵的是一批医书。

像当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西晋的王叔和的《脉经》、晋朝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东晋的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南北朝刘宋·雷敩的《雷公炮炙论》等。

这些书籍,足足有好几车,全是写本卷轴,非常珍贵。

虽然都是单本,但贵在装帧精美,全是手写。

且里面的好多书籍,阿布记得在前世那会儿,都已经散失不见了。

如果放在后世,那些书,就是妥妥的孤本文物啊,价值连城!

广皇帝是个爱书、藏书的大家。

他的观文殿秘阁藏书,每卷本限写五十副本,藏书达八万九千多卷,比西汉以来历代出书的总数还要多出三千多卷。

这次,给粟末地,就送了一万八千多写本卷轴。

阿布、温璇、李贤、高登等人,欢喜的不得了,看着整整两大屋子的书,感觉这次是真发财了。

李贤在闲暇之余,也带着杨吉儿去了粟末地的藏书馆。

比起大隋皇家的藏书馆,这建设在专家区山崖洞壁内的粟末藏书馆,可就简陋多了。

“天下藏书!”

杨吉儿看着石壁之上的大字,低声吟道。

“嗯,这是子灿给我们藏书馆起的名字,口气是大了点,可比起殿下家的可小太多了呵!”

李贤不好意思地对笑意吟吟的杨吉儿说道。

“挺好的呀,藏书不是为了好看豪奢,是为了保存好这世间的文脉精华。”

“父皇和子灿,都是爱书之人,都在想办法搜集天下的书。子灿在书信中也多有提及,让我帮他搜书。”

“我寄过来的书,也都是我左挑右选的,也不多,现在就才五千多本。 ”

杨吉儿感觉不好意思。

自家那么多,实在是不好公然偷着搬,老爹看得太紧。

“啊呀,怪不得有那么多装帧精美的卷轴,原来都是殿下给咱们添金加瓦!”

“那些书真的非常稀罕,大多是上古珍本,小女子谢过了啊!”

“不过,你也是这藏书馆的主人之一,就不客气啦!”

“真好!”

李贤也是个爱书如命的人,听到杨吉儿的事,感觉非常欣喜。

又遇到一个同道中人啊!

“别客气啦,将来说不定,我,我也要来这边和你们一样工作!”

工作,是杨吉儿到达杨柳湖之后学会的新词汇。

杨吉儿步入藏书洞,看着干净整洁、摆放整齐有序的内馆,也是异常振奋。

“欢迎啊!”

“殿下,您能过来,那可就是天大的好事!”

“看这些书,现在有一半都是从萨珊、突厥、我们高句丽,还有子灿说的什么美洲大陆搜集来的。”

“殿下您看,这边全是拓印本,说是从当地那些石碑、神殿上拓印过来的。”

“这边,您看这像什么?”

李贤如数家珍,开始给杨吉儿一一介绍馆中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