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芝芝到知青点的时候,大家都吃过饭了,给她在锅里留了饭菜。
她吃完饭,又打水洗漱了,刚刚收拾好,姜秀荣期期艾艾的摸了过来。
前头说过了,姜秀荣是重生的。
她重生以前,天天围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转悠。
千禧年的时候,她都是个五六十岁的小老太太了,电脑都整不明白,对于什么国家大事也不怎么关心。
一把年纪了,脑子里也只装了情情爱爱,是那种爱看言情小说迎风落泪的小老太太。
所以即使给她个金手指,她也就当个方便点的超市在用。
偶尔想起来了,去捣腾一下换点钱用用,对在黑市称王称霸那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
她能顺利报名到中兴大队插队,百分之八十的功劳都是缘分使然。
可即便她再不关心国家大事,毕竟是从在这个年代生活过一回的。
她总觉得上辈子好像没有听说过有扫盲团这回事。
她看着夏芝芝,犹犹豫豫了好一会,才鼓起勇气问:“芝芝啊,你也是从以后回来的吗?”
夏芝芝眨巴着自己的卡姿兰大眼睛,一脸无辜的样子:“啥玩意,你说的啥玩意?”
夏芝芝的表情太真诚了,丝毫没有身份被揭穿的窘迫紧张感。
反倒是姜秀荣被她问的有点紧张:“我是说,你说人有没有可能重活一世?”
“我的秀荣姐哎,你不要命啦!”夏芝芝紧张兮兮的凑到她耳边吓唬她:“你怎么突然整这些神神叨叨的说法,要是被红袖套听到了,我都救不了你!”
说完,夏芝芝从自己炕头抽出一本红宝书塞姜秀荣怀里:“喏,拿去多看看,封建迷信要不得,牛鬼蛇神都是要被打倒的!”
夏芝芝的表情真的太无辜了,姜秀荣开始怀疑自己,并且逻辑自洽的给她找补。
也许上辈子就是有这事的,毕竟过去了那么多年,她记差了也是有可能的。
那芝芝一脸无辜,看起来就是啥也不知道,指定不能是重生的。
哪个重生的不都得藏着掖着,哪里敢这么浪。
姜秀荣太单纯,三言两语就被打发了,呆呆的抱着那本宝书回自己屋了。
韩悠然看她抱着本宝书,问她:“秀荣,你这是怎么了?”
“噢,没什么,我找芝芝问点事。”姜秀荣随手把书放到枕头边,然后去收拾床铺。
韩悠然也没多问。
姜秀荣本身就不是个特别谨慎的人,不管是说话言语间还是物资这一块,经常出纰漏。
韩悠然和她聊天的时候,都听她说过好几次“以前我和阿礼……”这种话了,语气那个熟稔,态度那个自然。
那姜秀荣和唐明礼两人不是在知青点认识的,哪来的以前?
还有姜秀荣箱子里那物资,昨天开箱子还没有呢,今天就冒出来了。
姜秀荣又不像夏芝芝,三天两头有快递。
她们去外头买东西都是有回数的,两人各自买多少东西,还能不清楚吗?
还有姜秀荣偶尔会嘴馋,偷偷吃点不应季的水果。
那大冬天的,韩悠然都从她嘴里闻到新鲜草莓和西瓜的味道了。
她们两住一个屋子,床铺还挨在一块,韩悠然又不傻,老早就发现不对劲了。
更别提姜秀荣带她去黑市,其他东西就不说了,韩悠然只知道这会的生产水平不行,具体不行到哪个程度,她也是头一回经历。
可只看那黑市的精品特供米面,雪白雪白的,根本都不是这会的品质。
看姜秀荣在黑市里如鱼得水的样子,不用说,就知道肯定是姜秀荣卖的。
这点姜秀荣倒是帮着背黑锅了,姜秀荣娇滴滴的,一次才能卖多少粮食。
那大头都是夏芝芝整出去的。
米面质量上,夏芝芝是一点没遮掩,什么往米里掺沙子倒土的,那不是糟蹋粮食么,她才懒得弄。
她就那么卖。
至于黑市收购人员会不会起疑心,夏芝芝才不在意,反正又查不到她头上来。
你有胆子就要,没胆子就拉到。
至于卖出去后,后续要怎么处理,那是黑市生意人的事情。
夏芝芝又不是他们亲爹,哪里会管那么多。
他们有能力就发财。
没能力笆篱子也欢迎他们。
大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反正倒下一群黑市倒爷,后头还有千千万万的人等着上位,她夏芝芝总能找到合作的人。
韩悠然自己就是个穿越的。
对于其他人的秘密也不想深究,全当做不知道,有时候怕姜秀荣暴露了,还帮姜秀荣扫尾。
至于夏芝芝。
韩悠然并没有怀疑她。
还是那个原因,她太过坦荡。
韩悠然和姜秀荣两个穿越加重生,都恨不得给自己藏着掖着,捂的紧紧的,生怕被别人发现。
那夏芝芝一点这种想法都没有。
不停的搞事,恨不得全天下人都晓得她的大名。
最好把她的照片请回去,跟领导照片一样供起来才好。
身上有疑点的人,谁能在澡堂子里光着身体,兴高采烈的和自己粉丝见面?
所以,纵使夏芝芝舞得大,韩悠然也没往她身上想过。
只以为自己穿的是平行世界,大方向一致,细枝末节处有点不一样也正常。
那蝴蝶效应,韩悠然这个年纪的人自然都知道。
韩悠然自己都穿越了,碰到点不一样的事情再正常不过。
第二天,林媛媛来喊她过去吃饭。
林国荣的媳妇王大娘果然把家里那只大鹅给炖上了。
夏芝芝美滋滋的上了炕,知道她喜欢吃翅膀爪子,王大娘把这些以及腿都夹她碗里。
林国荣就着叠花生米,一边吃一边和她闲聊:“夏知青应该还没听说吧,过段时间要给我们这里再分几个知青。”
那确实没听过,估计是林国荣去公社开会才说的。
夏芝芝倒是不以为意:“分几个?”
“还没说好具体人数,但总数应该也不能超过二十吧。”林国荣抿了一口酒,他们村里的领导都不怎么介意知青的来去,反正只要肯做事,别折腾,村里都能养得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