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厨房一看,姜秀荣正用锅铲铲粘在铁锅上的饼子。
夏芝芝吃甜品的次数不算特别多,一时间没有认出来这是个什么玩意。
暂时就先叫饼子吧……
饼子有饺子皮大小,一指厚的样子,边缘跟锯齿似的都裂开了,一个个正牢牢的粘住铁锅底,姜秀荣用铲子铲了好几下才铲下来。
一个饼子被姜秀荣铲飞了起来,duang的一声又砸回了锅里,发出砰的一声脆响。
姜秀荣抹了把额头的汗,温温柔柔的安慰她:“芝芝等不及了吧?很快就好了。”
“其实也不是很着急……”
夏芝芝咽了咽口水,看着那一锅不知名物体,有一种马上关门离开这里的冲动。
但姜秀荣是个细腻敏感的性格,如果她这么做的话,姜秀荣恐怕会伤心。
她皱着眉,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踌躇的站在门口不敢进去。
姜秀荣抡着锅铲在卖力,也是她近来采蘑菇锻炼出来了,力气大了许多,要不然可能都铲不下来……
叮里咣啷的一顿操作,总算把饼子都铲了下来,装在柳编的小篮子,满满装了一篮子。
看夏芝芝站在门口不动,朝她招手:“过来芝芝,我特地给你烤的小饼干。”
这个小饼干应该和馕有点血缘关系。
她磨磨蹭蹭的走过去,在姜秀荣期盼的目光中拿起一块饼子,放进嘴里。
没咬动。
不忍姜秀荣失望,她用力把饼掰成两块。
她多大的力气啊,咬牙切齿才把饼干掰开。
然后小口的啃着边边的碎屑,除了硬了点啃不动外,也没什么别的大毛病,毕竟是细粮,还加了糖油和奶。
要放在古代,多少得是个战略储备。
上战场的时候揣怀里可以当护心镜。
要被敌人一刀砍在胸口,掏出一半就能补充体力。
剩下另一半近战的时候还可以当砖头敲敌人的脑门。
一举数得。
瞅着姜秀荣期待的眼神,她昧着良心夸奖道:“咸咸甜甜脆脆的,比买的还好吃。”
“你喜欢就好。”姜秀荣一脸欣慰的把篮子塞进她的怀里:“吃吧,吃完了我再给你做。”
夏芝芝沉默了一会,支支吾吾道:“那多不好意思啊,这得用多少面粉……”
“没事没事。”姜秀荣不在意的摆摆手:“不值什么的,你喜欢吃就好,出去吃吧。”
姜秀荣把她撵出去,开始准备午饭。
夏芝芝抱着一篮子馕站在院子里不知道何去何从。
一抬头看见唐明礼挑了旦柴火进来。
唐明礼看到她眼皮一跳,正想绕过去,她开口了:“唐知青,你等等。”
这是夏芝芝为数不多的正常语气和唐明礼说话,唐明礼站的远远的看着她。
她看了看四周无人,走过去,把那一篮子馕递给唐明礼:“秀荣姐让我给你的,你收好,可别让别人看见了,要是让人家知道了,会说秀容姐一个女同志倒贴男同志,那多不好听。”
看唐明礼不伸手,她哼了一声:“你以为我想给你吗,这可是秀容姐的心意,你要让他伤心吗!”
唐明礼咬了咬牙,接过那个篮子,收到了自己房间里。
解决完这一筐子干粮,她拍了拍手,领悟人还是不能太闲,决定明天一早她就去城里。
不能总在知青点待着,省得万一姜秀荣又突发奇想给她弄好吃的。
姜秀荣的手艺很家常,做点米饭什么的还凑合,反正不会糊,面食简直做得一塌糊涂,寻常人消受不了。
也不知道唐明礼啃完那一筐子馕会不会变成蒙丹。
第二天一早,夏芝芝就收拾好挎包,背着相机,坐牛车去了市里。
她先是坐公交车在市区里转了一圈。
牡丹江市区比她老家阳市还大些,主要是因为工厂多,木材厂,机械厂,造纸厂,工具厂,纺织厂等等,每一个规模都不小。
厂子效益估计也不错,这一点从街上的自行车数量就能看出来。
街道的建筑也不错,坐公交车路过两座仿俄式的建筑,是机车厂的家属楼,她下车溜达了一圈。
牡丹江市的机车厂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蒸汽机车大修厂,工厂效益非常不错,这一片的民众生活水平也好,她看到好几个买菜大妈篮子里都装着肉呢。
大妈也热情,看到她一直张望,招呼道:“大妹子,找人吗,叫啥名,你说说,我看我认得不!”
夏芝芝尴尬一笑,知道东北人热情,但是没想到这么热情,胡扯道:“跟我同学约好了,她说让我在这等她。”
大妈忍不住念叨:“你们小年轻没事做在家里帮忙做做家务,老是跑出去折腾,我家里那个也是……一天天的……”
夏芝芝不想听她念叨,小跑走了。
她在附近几个家属楼逛了一圈,最后去了煤炭场。
对守门大爷举了举手里的相机,对着大爷胡说八道:“大爷,我是华南日报的外编记者,想采访一下咱们煤炭场的张明科长,你帮我传达一声。”
她可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提前都打听好了。
说完她摸了包勤俭香烟递过去。
她手里头的烟票都换成了烟,大前门不是回回有,也买了一些其他便宜的烟。
倒不是她突然大方,这个烟才8分一包,送人也不心疼,后面估摸着还用得着这个大爷,先把关系打好了。
大爷拿着烟,热情让她进传达室待着:“你在这等一会儿。”
什么日报什么采访大爷一句没记住,进去敲了办公室门:“张科长,有个拍照的在外面找你。”
煤炭场的生产科长叫张明,40多岁,正端着搪瓷缸喝茶呢,闻言抬起头来,想了想,实在是想不通拍照的找他干什么?
懒得费那个脑细胞,道:“你让他进来吧。”
他们煤炭场地方不算太大,附近不产煤,都是从别的地方拉过来,他们挑选一下,然后加工加工,供应给工厂和居民。
前面一排是办公室,办公室后面就是一个大场地,空地上堆了不少煤堆子。
大块些的煤块子都滚落在下面,其他的都是煤面子,不禁烧的,受制于生产工艺,最好的办法就是掺点黄泥巴进去做成蜂窝煤。
夏芝芝进了办公室就冲到张明眼前,握着他的手,使劲儿的晃了晃。
“张科长,久仰了,今天总算见到您了!”
张明有点懵,这姑娘想干啥?
夏芝芝道:“张科长,我是华南日报的外编记者,目前在兴隆公社下乡支援农村建设,这写都是我写的文章。”
她从小包里掏出自己的剪报递过去。
张明接过来翻看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