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佶最近心情非常好,整日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李师师与他相处的方式,跟那些妃子截然不同,赵佶带着一丝痴迷和主动,渐渐陷入了她的温柔乡中。

今天的奏章中,有一封分外显眼,是已故的前宰相章惇进言。

赵佶出于礼貌仔细看了看。

内容很简单,表表忠心,说自己一生都在为大宋操劳,即便偶有错漏,也不是故意的。

尤其还摆出一副说教的口吻,让赵佶一定选好宰相人选。

奏章中说蔡京堪称国之栋梁,自己与他相知相交,再熟悉不过。

赵佶咕哝了一句:“人都走了,还管那么宽……当初你要是少说两句话,宰相还当得好好的呢!”

而且过后不知怎么,这事传的朝野皆知。

其实这一切都是傅斯年暗中运作。

偶然听人提起章惇病重,傅斯年特意走了一趟。

章惇最担心的事,就是自己死后,家族受到清算。

走到那么高的位置,当然不会是个老好人,谁都没得罪过。

相反,政敌不要太多。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下一任宰相想安插自己的亲信,最方便的办法莫过于搞牵连。

找个有污点的退休大官,再弄个靠得住的理由,一牵连就是一串人。

正当章惇犯愁的时候,傅斯年提出,可以适当的时候伸出援手。

章惇也知道肯定有代价,问过之后十分诧异。

正是让他写封奏章夸夸蔡京。

想了一会儿,章惇就明白傅斯年是何意,苦笑着答应了。

傅斯年这是用了一箭双雕的计策。

一方面是捧杀,明知道赵佶烦章惇,这个岁数的青年又都十分叛逆,肯定听不进去章惇的啰嗦。

另一方面,大宋的官场还是很讲面子的,人家章惇上书夸你蔡京,回头你打击报复人家的子孙后代,怎么也说不过去。

为了怕适得其反,傅斯年还安排了别的内侍递话。

杨戬暗中收了傅斯年的好处,十分不解为何要替蔡京说话。

但他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答应了。

杨戬岁数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梁师成和童贯已经慢慢开始和他作对。

就连宋徽宗也看出一点端倪,心想:

没关系,你们争宠对我是有利的,省得串通起来糊弄我。

当几个内侍分别说了蔡京的优点后,宋徽宗开始犯嘀咕了:

这怎么还形成统一口径了?蔡京很有办法呀,退休的人、我身边的人都替他说话!

蔡京正忙着搞运动,隔了好多天才听到这些消息。

接着元佑党争的事,大肆牵连打击政敌,一个一个地拔萝卜,好给自己的党羽腾地方。

听说章惇奏章的内容,蔡京气得大骂:“我用你给我唱赞歌?章惇你是老糊涂了怎么的?咱俩关系到那个地步了吗?”

再一打听,几个内侍的口吻全都差不多。

坏了!蔡京心里咯噔一下。

他对赵佶也慢慢变得了解,顿时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好事。

或许蔡京已经有所防范,但傅斯年的动作更快。

一段时间以来,赵佶接触到了许多凄惨的故事。

比如一位县令的女儿,父亲因受到派系的牵连被治罪了。

而女眷就没入教坊司,处境十分凄惨。

赵佶出去溜达的时候,“凑巧”就碰上了。

更多的是一些模棱两可的罪状,说有罪无罪,只在一念之间。

蔡京的手段是十分严厉的,下令列举元佑党人的罪状,把司马光都拉出来诋毁,把他看成奸党。

,更有甚者,蔡京在文德殿前立了块石碑,他自己书写碑文,拓印到各地。

这就是着名的元佑党人碑。

前后共有三百多人的名字上榜,连他们的子孙也遭禁锢,不能在京城及附近做官,牵扯的范围可以说非常广。

傅斯年选在这个时候发动,是经过精心计划的,很快他就等到了合适的时机。

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

西方出现彗星,尾巴很长。

这在古代是非常严重的事,什么妖星降世啊、国有奸佞啊……

总之是得有人负责!

宋徽宗本来就满耳朵都是元佑党的事,总不能他自己出来背锅吧?傅斯年当初那点事,赵佶帮着抗一下,自己也不会怎么样。

可这回的事不行啊,宰相枉法、君主失德,现在是二选一的事儿。

那肯定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于是,凡是蔡京建置的事物都罢去。

蔡京本人被免官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乙宫使。

只是他还在汴梁,并没有被外放。

这当然不能就此罢休,傅斯年自己马上要出使西夏,需要彻底解决蔡京的事。

蔡卞这一年过的挺憋屈,势力不如兄长,都快被架空了。

见傅斯年给他提供了机会,立即找到他商量,想要补上一刀。

不料却被傅斯年制止了:

“蔡相公,这时候看就要拼演技了!你不能去说蔡京的不是,反而还要去说他的好。但不同于上次,这回你得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

之后,傅斯年又找到陈师锡等人,请求他们暂停对蔡京的弹劾。

最终形成的效果就是,赵佶再也听不到蔡京一句不好,身边的人一个个轮番上阵,全都为蔡京求情。

作为钳制蔡京的副相蔡卞,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最终不情不愿地为蔡京说了几句好话。

傅斯年这回一声不吭,凭空给赵佶营造出一番假象——蔡京已经权倾朝野,谁都不敢说他半句不是。

赵佶有点慌,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找来最信任的傅斯年,盯着他的眼睛询问:“年哥儿,你来说,那些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这皇帝当的很失败呀!本朝这是出了个霍光吗?”

傅斯年心中暗喜:成了!

霍光和伊尹都是臣子做到了极致,有个共同的特点:参与过废立!

所不同的是,伊尹是作为正面形象宣传,被认为毫无私心。

而霍光就不同了,几乎是权臣的代称。

宋徽宗都说出这话了,傅斯年又加了一把火,装作豁出去的样子,痛斥了蔡京执政以来的一系列弊端。

“官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如随臣出去体察民情。”傅斯年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