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形势特殊的关系,智氏、魏氏、韩氏都在“新田”郊外驻扎了军队,只是为了不引起误会,每一个家族都将部队的数量控制在三千以下。
在“新田”的外围圈,各个家族相继集结部队,例如智氏就在“旬”地集结了将近五万大军。
魏驹和韩庚肯定知道智氏在“旬”地有屯兵,他们对“新田”城外出现智氏的大军之所以感到意外,原因是事先并未收到驻扎在“旬”地的智氏所部有调动迹象。
“此支军旅来自何处?”魏驹不得不问。
看规模,集结待命的大军应该达到一个满编军团的数量,并且一看就是精锐之师。
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不是“旬”地的驻军,或者魏氏、韩氏的情报系统出现了致命的问题。
智宵可以不用回答,还是答道:“原在梁山,昨日方调遣而来。”
梁山位处大河以西,离“新田”约有八十公里左右。
魏驹先是震惊,随后又释然。
智氏开始入侵秦国之后,不断在大河寻觅修桥地点,并且搭建了数量极多的浮桥。
以当代的距离单位来算,约三百米为一里。
那么,用春秋时代的距离单位来计算,梁山距离“新田”就是两百七十里左右。
与此同时,正常情况的状态下,春秋时代的列国军队,他们每天行军不到五十里。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的部队行军,走两百七十里需要五天左右。
梁山那边可不是只有一座山,其实梁山是海拔最高的那一座山,周边还有着其它的山地。
多山地的环境确实很适合藏匿军队,只是基础设施不好的话,在那种地方藏匿大军根本就是在挑战极限,一个不好太容易让军队哗变或是自行解散。
魏驹之所以震惊,主要是魏氏之前根本不知道智氏在梁山有藏匿大军,惊讶于智氏竟然在梁山周边建设了可以藏匿军队的建设。
释然就更好解释了,无非就是眼前的大军看上去非常精锐,一天一夜赶路两百七十里变成能够理解。
智宵先去忙碌其它的事情。
暂时没有事情能做的魏驹和韩庚索性找个阴凉的地方聊天。
“你我事先不知梁山有大军藏匿。智氏调遣藏匿大军,乃是明示你我两家,亦是震慑。”魏驹将自己的想法说给韩庚听。
韩庚却是一脸的讶异,说道:“三家一同做大事,智氏自无歹意,何需过多猜测。”
魏驹:“……”
韩氏不可能没有多想的!
韩庚这种做法在表态,韩氏知道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同时,韩庚在劝魏驹不要搞事,免得害人害己。
在魏驹的理解中却是韩氏害怕到了极致,不想发生任何会产生误会的事情,谨小慎微到了极致。
没有多久,智宵回来了。
“二位可要调兵?”智宵问道。
魏驹和韩庚只是带上一个“旅”的兵力,很标准的春秋晚期晋国卿位家族宗主和宗子外出的护卫力量。
智宵的提问让魏驹很正经地开始思考起来。
倒是韩庚直接问道:“可需调兵?”
这个问题让智宵怎么回答嘛。
韩庚又说道:“此处仅有二‘旅’。若需调兵,需等待一日。”
谁还不知道谁?
三个家族在“新田”除了明面上的三千驻军,周边自家的封地还有其它驻军,暗地里必然也或多或少藏了一些。
韩庚本就是一个比较耿直的人,目下就更需要坦率了。
“是我考虑不周。”魏驹先道歉,随后继续说道:“且暂候两日?我调兵两‘师’前来。”
需要两天的时间不是魏氏、韩氏调兵需要花那么久,急行军之后必须要有时间休整而已。
调动两个“师”是魏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如果魏氏调来太多的部队,不止是一种喧哗夺主,还会让智氏多想;调来的部队太少?那还不如不调。两个“师”的兵力恰好不多不少,显得极为合适。
韩庚也跟着表示会调动两个“师”的部队过来。
结果当然是今天无法出发。
智宵下令部队原地搭建营地,没有选择回到城中,等着住进军营。
魏驹和韩庚自然是回城,没有多久又出城找到智宵,表示今夜就住在智氏的营盘。
在两人说要住进智氏营盘的时候,智宵不是脑子抽了,意有所指地说道:“中军将死于我家。”
“智灭赵,发兵即可,何需谋算。中军将逝世,智氏并未攻赵。”魏驹说道。
韩庚则是说道:“智氏受其殃。”
一个说智氏很强大,要灭掉赵氏玩阴谋反倒是落了下成,为聪明人所不取。
另一个干脆表示智氏被赵鞅坑了。
智宵笑着摇了摇头,主动更改话题。
在人的概念之中,一天的时间可快可慢,越忙碌时间过得越快,等人则是度日如年。
凌晨时分,魏氏的两个“师(一万五千)”先到。
在魏氏的部队距离十里的时候,智宵就被从睡梦中叫醒,吩咐喊醒半数部队暗中戒备即可,随后继续躺着养神。
在约辰时(早上7点),韩氏的部队也到了。
他们是在昨天卯时六刻(早上6点半)才决定调兵过来,耗时差不多一天一夜先后抵达。
“果然都在暗中准备,想到了一块去,进行示威或是震慑。”智宵心想。
又是一天过去。
新一天到来,大军寅时造饭,卯时用饭,来到辰时已经拔营完毕,大军列队等待命令下达就出发。
“两日来,大道车架驰骋不断,快奔之人平添无数,委实热闹。”智宵算是在进行一种调侃。
智宵所说的“大道”指的是“新田”通往“赵”城的通道。
这两天,智氏、魏氏和韩氏调兵或是大军集结根本瞒不住人,有的是自发去通知赵氏消息,肯定也有赵氏安排在“新田”的人在收集消息。
所以,赵毋恤绝对知道在“新田”城外出现一支大军了。
智宵一声令下,大军开拔向东。
赵氏的“赵”地距离“新田”约是十公里左右?
赵毋恤原本都逼近“新田”五公里,后面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想法,主动又拉开了五公里的距离,一撤给撤回“赵”地界了。
智宵等人花了约两个时辰走到能够看到赵氏大军营寨的范围内,后面又消耗约半个时辰才抵近到赵氏营寨不足一公里的位置,随后进行了扎营。
“前去告知新军佐,中军将遗体已然送来,请前来迎回。”智宵倒是想看看赵毋恤敢不敢亲自过来迎回赵鞅的遗体。
题外话:
亲们看着觉得还行的话,请在书荒广场帮忙推荐一下本书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