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431章 这里面有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端木赐代表卫君辄而来,身份是卫国的使节,智氏父子根本懒得接见。

如果端木赐是用孔门之儒的身份过来拜见,智氏父子或许会思考要不要见一见。

后面会考虑的原因是智氏内部有一些孔门之儒在效劳,碍于情面需要思考一番。

代表卫君辄?卫国现在的需求很明确,相当有求于智氏,即便智氏这边愿意提供帮助,怎么都要拿捏一番,免得太轻易答应下来让卫国不懂感恩,给予智氏的报酬也太低了。

智宵刚刚赶路过来,只是与智申聊了卫国的事情,身体与精神都感到疲惫,没有一会去新搭起来的帐篷休憩了。

晋军为首的联军正在跟楚军交战,战场离营区约是五里以上,声音并没有传播得那么远。

大概是到傍晚时分,智宵才从入眠状态醒了过来,睁开眼看一下天窗,用天色猜测到底是什么时候了。

现如今搭设帐篷真不是完全封死,无论是哪一种款式的帐篷都会在顶上留有空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重新合闭起来。

如果是半永固式的帐篷,例如蒙古包之类,其实也会固定留下一个透气孔,同样是能够进行合闭。

“让。”智宵招呼了一声,之所以是招呼豫让,不是招呼其他人,只因为智宵睡着一定是由豫让在守卫。

话音刚落,豫让掀开内帐的帐帘,脑袋伸进来,脸露在智宵可注视范围之内,轻声问道:“宗子?”

自从豫让投奔智宵之后,大多数时间就是在干安保工作,想带兵上阵才客串一下战将。

智宵对已经经受住“历史考验”的人会更信任和优待一些,包括辅果、程朔、豫让等等人,只不过不会将圈子给合闭起来,不接受外来的新鲜血液。

“甚时辰?”智宵问道。

豫让答道:“应是酉时二刻。”

傍晚的五点半了吗?

休憩了两个多小时醒来的智宵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睡了一觉,让精神变得更好,相反脑子有些昏沉,猜测自己是不是休息不够,或是病了。

豫让大概猜测智宵想知道什么,往下说道:“今日交战已毕,大军持续撤回营中,仍是互有死伤,难尽全功。”

晋军为首的联军已经跟北上的楚军打了一年多的时间,中间因为春季雨季、秋季雨季和冬季会降低交战烈度,其余时间都打得挺激烈的。

晋国阵营这一边,有军队与诸侯之军联合起来对战楚军,却也有魏氏私军在郑国攻城掠地。

楚国那一边,有楚军在与晋军为首的联军交战,也有楚军在攻打郑国的城邑或村庄。

这一场战争在经过上或许有变,参战各方也出现损失,惨却是依旧郑国最惨。

郑国没有如子孔、子产那一般的人物,只能任由交战双方在郑国的土地上尽情蹂躏,显得可怜又可悲。

这一战打完,晋国、楚国或其余参战的诸侯国无论怎么样,反正郑国十年之内别想恢复元气,极可能诸侯国的国力排名要从二流沦落成为三流了。

在春秋晚期,三流之国是哪些诸侯国?看似牛逼轰轰的鲁国就是个三流诸侯国。

而天下形势早就从晋国一家独强的一超、二强转变成为诸强并立,晋国、吴国、楚国、齐国成为第一梯队,宋国、郑国、秦国独为第二梯队,鲁国、卫国、越国、燕国属于第三梯队。

之前的“一超”当然是指晋国,“二强”指的是楚国和齐国,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二强”中的楚国会被吴国那么轻易摁倒。

在今年排行榜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郑国和秦国从第二梯队掉落到第三梯队,极可能秦国马上就要沦为不入流了。

那个“极可能”所指的是秦国在义渠和智氏双线挤压之下,无力应对的结局是下场更惨。

智宵喝了点水,示意豫让准备一下,等一会要去中军大帐谒见魏侈。

不在出征序列,人到了肯定要见一见全军主将。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这一次晋国呼唤一帮小弟踏入郑国跟楚军交战,喊出的名义已经不是扞卫诸夏文明,用的是“扶弱锄强”这个出兵的名义。

只是吧?用“扶弱锄强”就用了,偏偏魏氏私底下还在继续攻掠郑国。

大家只是假装不知道魏氏仍旧在攻打郑国,并非是真的不知道,要让中原的历史进程进入到“口是心非”的年代了。

在这种晋国带头作妖的情况下,因为晋国不再保证曹国的国祚延续,本就感觉到危险的小国一定会变得更加人心惶惶。

根据智宵所知,魏氏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没有攻下郑国多少座城池,主要是在攻掠郑国的村庄,只是收获方面比较低。

野外的郑人在魏氏进行入侵期间,他们大多被收拢到城池之内,或是迁徙向想对腹地的所在,留下的人可能也就两三成。

那些留下的两三成郑人,普通黎庶并没有被武装起来,仅有贵族或准贵族组织抵抗,数量太少的关系只是给魏氏私军造成一点点小麻烦。

因此,魏氏虽然无力一再攻城,仅是掠夺野外也收获颇丰,光人口就掳掠了四万多,其余物资只能用难以计算来形容。

现在的态势是,以晋军为首的联军在“新郑”周边与楚军交战,魏氏私军在抢掠大河沿线,楚军又在肆虐“新郑”西南区域。

对郑国来说,想对安全的地方只有靠近周王室的区域,以及靠近宋国的地带,两个地方也成了人口稠密的所在。

智宵来到中军大帐外面的时候,里面正在进行当天战后的讨论。

“下军将,我主请下军将入内。”虞集这位魏氏首席家臣出来迎接。

根本不用智宵亲手撩开帐帘,他只需要向前迈步就可以通行无阻地进入。

中军大帐其实很大,占地起码十五平方米。

普一进去,撩开帐帘看到的会是帷幔,能够将前帐的帷幔视作“照壁”一般的存在。

中军大帐是军营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帐篷,里面的分区其实挺复杂的,大概分为前帐的回廊,前帐内的会议厅,中间的文牍储藏区域,后帐的生活区。

所以,真的不是人一进入,一下子就能够对帐篷内的格局做到一目了然,更无法第一眼就看到用来开会的大厅。

走进帐篷的回廊,它的作用并非单纯来用遮蔽视线,其实就是一道防卫区,并且会环绕整座帐篷外围内部空间一圈,没有通禀就私自进入就要有被布幔后面突然捅出利器干掉的觉悟。

这一道回廊有多个可以打开或合闭的区域,智宵在回廊走了一段距离,人从左侧边进入到会议厅。

在智宵进来时,本来喧哗的声音停下,包括魏侈在内的所有人都将视线转到智宵身上。

因为左侧是入口,正对面自然就是主位,两侧则是下位区。

魏侈身为主将肯定坐在主位。

春秋时期还没有区分到底是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只不过权势更高的人一般是坐在右边位置。

智申就坐在下方右边的第一个座位,往下则是韩庚、赵毋恤,以及上军尉和新军尉。

目前担任上军尉的人叫解盈,他是解氏之主,解氏目前是智氏的附庸家族。

担任新军尉的人叫涉宾,他原是邯郸赵的家臣,后面脱离邯郸赵自立了。

能够参加军事会议的人,级别一般在“旅帅”之上,当然包含了“旅帅”。

军职为“旅帅”的人,他们一定拥有下大夫的爵位。

以《周礼》制度,一个“军”下辖五个“师”,一个“师”由五个“旅”构成。

那么,参与会议的人,除了魏氏和智氏的家臣,便是上军和新军的军尉、司马、侯奄、帅、旅帅,约计有二十来人。

可以将军尉视作一个军团的总参谋长。

司马在晋国军中就是军团的军法官,在有些诸侯国却是军方第一人。

那个“帅”就是一个师的最高长官,担任该军职的人一定是有中大夫的爵位。

侯奄在每一个军团都有一位,他们就是该军团的后勤装备部部长。

智宵踏入之后脚步没有停,向前走的期间,智氏所属除了智申之外的人都站起身来,全部向智宵行礼问候。

可能是从众效应的缘故,一些不属于智氏的人,他们看到那么多人站起来,下意识跟着站起来行礼,以至于现场除了魏侈、智申、韩庚、赵毋恤之外,其余人先后站起来对智宵行礼致意。

魏驹?他是人在营地内,只不过没有参与这一场军事会议。

讲道理,大多数人都站起来,哪怕原本不愿意的人也会照做。

毕竟,其余人都那么干,只有自己没有,显得太突兀了。

智宵来到主位前方两米处站定,行礼致意道:“见过上军将。”

魏侈站起来回礼,道:“见过下军将。”

智宵再对智申行礼,问候道:“父亲。”

智申没有站起来,只是坐得腰杆笔直,笑了笑算是回礼。

没有等智宵对韩庚和赵毋恤行礼,两人主动站起来,问候道:“下军将。”

智宵则是回礼:“新军将,新军佐。”

剩下的其余人摆出行礼动作,异口同声喊道:“拜见下军将!”

智宵保持姿势环视一圈,算是做回礼了。

这是弄得哪一出?只是一个出场,程序那么复杂?

然而,这就是“礼”啊!

也就是这一场会议没有其他诸侯国的人在场,要不然程序方面会更复杂,智宵需要一一问候他国与会者的国君,再与身份够高的个人一一互相致意。

诸夏的社会秩序就是用这么一套看似繁琐的礼节在维持,保证了一定程度上的留有余地,不是像兽类一般横行无忌。

互相问候完毕,从韩庚以下的人很自觉调整位置,给智宵留出在智申往下的一个位置。

智宵刚坐下,结果是魏驹过来了。

刚才的流程又在走了一遍,魏驹坐在了智宵的下首座位。

两套流程走完,耽搁了大概五分钟的时间。

之前他们是在讨论什么?

在智宵来之前,各个“师”的“侯奄”在汇报自己管辖下的储备状况。

不是说入伍的人,除了“羡”之外都要自行武装和保证后勤,怎么还需要装备部长呢?

确实,大夫爵、士、徒都是自行准备,问题在于总有意外,发生意外就需要有“公家财产”这种东西的存在,用的却是借贷的方式取用。

他们借了之后,损坏要全额赔偿,没有损害也有磨损费,一应费用缴纳完毕,付出的财帛比物件本身还要高,导致有其它办法没人愿意享受军团后勤保障。

而“羡”虽然不是自行武装和准备后勤物资,他们却是不由侯奄提供相关武器和后勤补给,供应他们所有保障的是后背的家族。

因此,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那一刻,没有家族会征召“羡”参战,原因就是那么干的家族会在耗费上极大。

智宵会搞那么大,肯定是不在乎付出多少资源,更愿意用耗费资源的方式来进行练兵。

上军和新军的两位侯奄汇报下来,倒是让智宵听明白当前晋军面临的状况。

总得来说,仅是从后勤消耗看来,晋军的处境着实是有些不妙。

之前就说了,非万不得已没人会找军团后勤处进行有偿补给,侯奄却在汇报储备的物资显得有些紧张。

那么就是说,有许多人用了军团后勤补给。这种现象表明参战的各个中小家族,包含了“士”以及“徒”已经有点撑不住了。

“白公胜如此善战?”智宵身躯稍微倾斜,低声询问智申。

“公孙胜知兵,且……斗志远超他人。”智申给了这个回答。

智宵知道白公胜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对郑国实施复仇。

有机会统兵复仇的白公胜却是被以晋军为首的联军拦下,连质问郑国君臣当初为什么要害太子健的条件都没有,肯定是要恨极了前来拦截的第三方人员。

白公胜到底能不能打?他在为吴国效力的时候已经证明了自己。

可是,智宵不免要看向魏侈了。

白公胜能打没有错,问题在于晋军不应该显得那么窘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