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394章 智氏与魏氏的默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智宵哪里想到还能再次重生,自然不会刻意去记下历史事件。

一些本就掌握的知识,学会之后或许长久不用导致生疏,再复习一下总能够重新变得熟练,不知道的事情可就真不知道了。

“宋国什么时候灭掉曹国呢?”智宵真的忘记时间,只记得宋国将曹国灭掉。

其它的历史事件也是相同,有注意或看过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没有参与必然缺乏太详细的部分。

宋国的存在是因为“存亡绝续”的关系,他们一直以来遭到其余分封国的排斥,还是楚国干出“问鼎轻重”才改善了宋国的的邦交环境。

晋国为了压制楚国不得不拉拢其余诸侯国,自然不会缺了位处南方且实力不弱的宋国。

有了晋国的站台,宋国也懂得抓住机会,一下子让宋国的邦交环境得到改善。

自宋国站在晋国这一边之后,宋国君臣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当“和平大使”这一角色,光是宋国牵头的大型“弭兵会盟”就进行了两次,其余规模较小的会盟也有几十次。

因为种种历史遗留问题,使得宋国长久以来只有不断缩小势力范围的待遇,很难有扩张的机会。

现在曹国主动断绝与晋国的邦交,尤其还不知死活去入侵宋国,可不就让宋国抓住扩张的机会了吗?

当然,宋国能够扩张跟现今的国际局势也有关系,例如齐国与吴国迅速交恶,楚国遭遇一再失败陷入颓势,还有晋国陷入舆论汹汹的窘境。

这些强国不会或难以干涉,曹国主动入侵宋国,一下子让宋国有灭掉曹国的由头了。

“曹国太小,没有外部强援根本无力抵抗宋国。”

“宋国应该不会一下子灭掉曹国且实施吞并,他们会先小心翼翼试探诸侯的反应,必须没有强力诸侯阻止,才敢对曹国实施吞并。”

“我想出兵入侵秦国,光是宋国与曹国交战可不行,需要实力更强的诸侯闹出动静来吸引天下人的注意力。”

总之就是曹国太过于弱小,面对宋国发动的灭国之战根本抗不了多久。

当然了,宋国实施灭国战争一定会让诸侯侧目,少不得在事后引起纷争,只是以当前国际环境的形势,大概没有诸侯会发兵讨伐宋国。

这样一来,宋国吸引天下人目光的时间会很有限,最多不会超过一年。

智氏没有能力一年之内灭掉秦国、

秦国面对智氏的入侵也不会傻傻等死,必将实施抵抗再向外求援,第一个求援对象肯定是楚国,不会忘记齐国、吴国这两个实力不弱的诸侯国。

所以,智宵要等齐国和吴国发生实际交战,一旦齐国与吴国打起来,两国没有余力再管智氏入侵秦国的事情,只剩下一个楚国了。

“我还需要去魏氏一趟啊……”智宵知道魏氏在做入侵郑国的准备。

智氏想入侵秦国,没有将盘算闹得人尽皆知。

魏氏想入侵郑国的想法一样藏着掖着。

两个家族这么做,怕的就是有人阻止,互相之间又有太多需要忌惮的地方。

不说其它的,仅仅是智氏或魏氏想要展开军事行动,是不是应该需要担心对方会捅自己的腰子?

智宵找到智申,直接说出自己将要去“苏”拜访魏氏父子的打算。

“此去需多时返转?”智申问道。

从“智”地去“苏”地应该需要耗费十天在赶路上,到了地头肯定也不是见面就谈正事,少不得会应酬上几天,气氛合适了再谈正事。

智宵想了想,不那么确定地说道:“或许两月有余?”

智申闻言点了点头,又问道:“回返是否往‘梁’地?”

智宵给出了模拟两可的答案:“或是如此。”

问这些做什么呢?

想来,应当是智申意识到一点,比如入侵秦国就在智宵从魏氏封地回来之后吧。

因此,智申一脸严肃地说道:“为父当做何事?”

智宵想了想说道:“请父亲时刻关注赵氏、韩氏动向。”

目前的赵氏正在舔伤口,内部也在进行改革。

第一个效仿智氏实施“承包制”的家族是魏氏,随后赵氏也进行过效仿。

赵氏在讨伐中山国之后,由赵鞅亲自释放了大量奴隶,给予自由身的同时,请求他们到某地进行垦荒,开垦出来的土地归于赵氏,开垦的人则是获得税率上的优待。

与此同时,赵鞅在封地进行了一项大运动,赐予很多农夫“羡”的身份,又从原本的“羡”之中挑选了近万的“徒”。

“羡”没有属于自己的名下土地。

可以将“徒”看作武士阶层,他们拥有自己名下的土地,各部“士”、“大夫”的阶层一样,每年不出战就交税,履行纳赋义务之后则是不用交税了。

所以赵鞅让近万的“羡”转为“徒”的身份,可以视作一次土地的大放送,用的理由则是酬赏那些人的功劳。

而赵鞅并不是将本就开垦好的农田赏赐下去,做法是从某处划出一块土地,新晋的“徒”需要自己将土地开垦出来。

有一点必须提到,因为赵鞅没有赏赐那些“徒”奴隶的关系,导致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次正规的赏赐,更像是赵氏为了应急在瞎胡搞。

当然了,瞎胡搞是其余贵族的看法,甚至会笑话赵氏病急乱投医。他们哪里知道赵鞅用这样的举措,花了不足十年的时间让赵氏重新恢复强盛。

智氏、魏氏和赵氏要么是在做大事,不然就是准备干大事,倒是韩氏看上去很安静。

韩式的安静就是像往常那样按部就班,其余的动作一概没有。

晋国仅存的四个卿位家族,有三个不是想搞大动作,便是在寻求图强,独独有那么一个看着不思进取?

韩氏历来就是这样,他们从不冒险争先,给外界一种人畜无害的印象。正因为这般,智氏、魏氏和赵氏发现韩氏很安静,还真都有些习以为常了。

智宵花了九天的时间来到“苏”地,他们在“温”城十里外得到魏驹带人迎接。

在来之前,智宵肯定需要事先派人统治魏氏,不告而来显得失礼,同时也很容易造成误会。

“数月不见,更为英武啊!”魏驹不是在讲客套话。

时间来到前491年,今年的智宵已经十八虚岁。

男性从十岁左右开始快速发育,十六岁到十八岁期间又会快速发育一波,营养跟得上的话,长个子的速度真的超快。

十八虚岁的智宵身高已经长到一米九二,不出意外在停止发育之前,或许能长到两米以上?

身高两米高吗?上古的平均身高没有相关记载,以智宵所处的当代平均身高在一米七,身高超过一米八的男性很多,身高一米九的男性更是不少,倒是两米以上身高就真的是有点高了。

以朝代来算,春秋战国时期男性的平均身高应该与两汉以及隋唐的身高持平,宋、元、明、清则是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停止发育的魏驹,他的身高约在一米八左右,比当代平均线高了约十厘米。

智宵扫了前来迎接的众人一眼,发现阏祁竟然在场。

那么,春秋晚期的贵族女子,她们的平均身高多少呢?

阏祁的身高约一米六五,看上去修长挺拔。

季嬴的身高却是达到一米七二,或许还能再长几厘米的身高。

只算贵族女子的话,她们的平均身高约一米六。

而季嬴会长那么高跟赵氏的基因有关。

“来来来,速速进城。”魏驹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令智宵搞不清楚状况。

上了车架的魏驹这才解释,说道:“近期新得齐国佳酿,恰与宵同饮。”

齐国佳酿?

现在的酒类大致上分两种,各种米酒与果酒。

每一个地方酿出来的酒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像是晋国酿出来的酒就偏苦,齐国那边的酒则是更香一些。

不同的诸侯国,他们疆域内又有区别,齐国的兰陵酒出了名的醇香,算是当代很有名的名酒了。

魏氏在搬迁之后设了两“都”模式,“苏”地的“温”是其一,第二个则是“沫(朝歌)”了。

而“温”城其实与周王室疆域就相隔一条大河,离郑国地界也非常近,它同时还是晋国两大粮食产地之一,另一个大型粮食产地是属于智氏的“原”。

“温”和“原”两地相隔约五十公里,两个地方哪怕到现代都还是产粮大区,所以是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比较得天独厚?

智宵被带着来到一处院子。

这个院子看上去绿成一片,还有一个小水塘。

智宵进来的第一眼就被水塘边的钓鱼竿吸引了目光,说道:“驹如此闲暇?”

魏驹顺着智宵的视线看去,看到钓鱼竿笑了几声,说道:“阏酷爱钓鱼,驹偶尔与之垂钓。”

论起来,一众年轻的卿大夫之中,当以魏驹与阏祁的感情最好,时常能够看到两人一同出现在各种场合

因为智宵过来的关系,还没有携带正式的女伴,阏祁自然不适合在场,回到家中就不见了身影。

魏驹请智宵坐下,不知道是个什么想法,问道:“宵多时未见季了?”

这个问题让智宵愣住了。

认真说起来,智宵好像快一年没有与季嬴见面,两人平时用信件交流的相隔时间也越来越久。

“季在‘晋阳’地。”智宵说了不是解释的解释。

那个“晋阳”远在晋国北部,智氏与赵氏又是当前这种相处方式,不可能让智宵跑去“晋阳”见季嬴的。

如果智宵敢去“晋阳”的话,哪怕赵鞅不会做什么,不是还有赵毋恤吗?有极大可能性将导致智宵去“晋阳”给回不来。

魏驹轻声说道:“你二人苦也。”

当前的智宵和季嬴难有相处的机会,连带一应的媵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

哪怕是再熟悉的人,长时间不互相走动都会变得陌生,对吧?

智宵与季嬴等女子确认了关系,当前时代又不禁止未婚男女接触,相反时常一块玩耍才是普遍现象。

讲那一句话的魏驹,源于清楚智氏与赵氏的恩怨纠葛,有点像是在挖智宵的伤疤,内涵则是在问智宵,智氏没有可能与赵氏和解了对不对。

“毋恤何人,驹岂会不知?”智宵进行了反问。

关于赵毋恤性格比较阴沉这一点,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压根不会是什么秘密。

结果就是魏驹被智宵那么一反问,问得再次摇头苦笑,重复道:“你二人苦也!”

这一次,魏驹用了新的语调,必须给加上一个感叹号。

因为事先已经知道智宵会来拜访的关系,魏驹早早就备下了酒宴,两人就坐之后,随同在场的两个家族的族人或家臣也入座,酒菜什么的被端了上来。

魏驹作为东道主,第一次邀饮并不是酒水,邀请一块喝的是肉汤。

为上门的客人准备一碗热汤是从上古传下来的习俗,家庭环境好一些就是羊肉汤,喝了汤水之后,还有大块羊肉奉上。

因为现在烹饪手法有限的关系,不是烧烤就是清水煮,东道主其实还有一个割肉的流程需要走。

东道主款待客人,割肉会将最为肥美的那一块与身份相匹配的客人共享,再将另外一些肉割给自己的族人或家臣。

来自其他家族的族人或家臣?他们不会得到东道主亲自割的肉,会有奴仆在东道主割肉完毕之后,呈上来另外的肉。

智宵看到魏驹邀饮,举起酒觞随同一饮而尽,赞道:“果是兰陵酒。”

这个“兰陵”原本属于阳国,后来齐国将阳国灭掉,成了齐国插进鲁国腹心的一柄尖刀。

魏驹就顺着兰陵酒讲了一些事情,主要提到齐国与吴国的交恶更加严重。

“我闻吴君大兴舟师。”魏驹主动告诉智宵这个消息。

本着哪怕同殿为臣也少有互通消息的本质,愿意讲出这个消息的魏驹必有其深意。

所谓的“舟师”就是水军,吴国的水军主力战船叫“大翼”,造型就是一条大舟的款式。

智宵摆出了愿闻其详的态度。

魏驹很有深意地说道:“吴‘舟师’获将北上进犯齐国。”

话说,智宵这一次来拜访魏驹是干嘛来着?

看来,魏氏的盘算跟智氏差不多,一样在等合适的时机,才有魏驹主动对智宵讲吴国与齐国的动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