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毋恤究竟是不是一个阴险小人呢?讲一个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事件便能够下定论了。
历史上,晋国与吴国在黄池会盟之后,时任晋国元戎的智瑶派出一艘能够搭载三千人的大船,想要从大河到卫国伏击吴国的队伍,然而事情却被赵毋恤派人告知了夫差,并且宣扬得谁都知道,导致晋国伏击吴国的计划破产,并且让晋国在国际上丢了极大的脸面。
智瑶为什么要伏击吴军?并不是智氏与吴国有什么深仇大恨,乃至于因为荀罃留下的一些情份,吴国表现得很尊重智氏。
所以,智瑶安排伏击吴军完全是为了晋国考虑,想要遏制吴国的崛起,向列国宣布晋国的态度。
等待赵毋恤成为赵氏之主后到底怎么样?就是赵毋恤已经不止一次拖了晋国的后腿,好几次晋国需要对外出兵征战,魏氏和韩氏尽管不愿意却知道为了晋国必须那么做同意并真的出兵,结果赵氏好几次明面答应会出兵,实际上赵毋恤会找各种理由反悔,再暗中将晋军的对象用各种方法让敌国知晓。
赵毋恤为什么要那么做?理由只因为智氏是赵氏的大敌,认为但凡智氏想要达成的事情,赵氏都应该尽最大的力去破坏。
站在晋国整体利益的立场,赵毋恤这样的人已经不止是阴险,完全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了;可是站在赵氏的立场,无疑问赵毋恤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家主。
当然了,智瑶也没有好到哪去,对晋国内部各家族做了太多嚣张跋扈的事情,对外也是一连串的征战不休。从行为轨迹上来论,几乎可以预料到在智瑶掌舵下的智氏最终会有什么下场。
只不过,智瑶起码在保证智氏利益的同时,还想维持晋国的霸权。这个也是魏氏和韩氏愿意配合智氏行动的原因,不算做遭到胁迫。
智宵为什么要特别针对赵氏,并且对赵毋恤的提防心态那么强烈?不就是因为历史已经给出答案,明确了赵毋恤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嘛!
至于赵毋恤为什么会对刺杀自己的豫让表现出复杂的一面?当时的智氏已经灭亡,不再有谁对赵氏有致命的威胁,完成豫让刺杀的愿望,不过是为跟智氏的恩怨情仇画下一个句号,并且对外展示自己也有光明磊落的时候。
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仁慈,其实就是赵氏、魏氏和韩氏已经将智氏完全吃干抹净,最后站在失败者的尸体上奏乐起舞,打从实际上就是一种嘲讽。
智宵会用最大的努力去针对和提防对手,其实这个就是对敌人最大的尊重。
这一次,魏氏同意魏驹与智宵、韩庚一同前往吴国,等于晋国的风向又在发生改变。
魏氏的选择跟赵氏最近的表现息息相关,原因是赵氏面对范氏、中行氏的卷土重来表现得太过无力。
晋国内部根本容不下弱者,尤其是卿位家族表现出软弱,不会得到什么同情与帮助,只会换来所有人的垂涎,时时刻刻在寻找机会扑上去进行撕咬,再分食掉失败者的尸体。
“若是放纵范氏、中行氏,于我等却是无益。”
讲这句话的人不是智宵也不是魏驹,相反是范氏、中行氏卷土重来后遭受影响最小的韩氏宗子韩庚。
智宵其实赞同不能让范氏和中行氏死灰复燃,一旦这两个家族幸存下来,某天智氏和魏氏一定会遭受最为猛烈的报复。
只不过,智宵更愿意范氏、中行氏继续与赵氏撕扯,最大程度地削弱赵氏与公族,增加日后瓜分晋国或吞并晋国的成功率。
这样算的话,智宵算不上什么好人。
现实情况却是,哪怕智宵不带头对晋国进行瓜分或是吞并,有那么一个人也一定会那么做。这个人叫赵毋恤。
他们已经进入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的战区。
本来,队伍应该是走“王畿”的路线,再通过“孟津”走跨河大桥进入郑国,借道郑国地界前往宋国,最终再抵达吴国境内。
魏驹提议走“棘津”的路线,认为期间可以好好看看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的实际交战情况。
选择什么路线对智宵来说比较无所谓,能看一看战局的发展没有什么坏处,再则就是进入卫国能够让卫国君臣被吓一吓,敦促卫国好好履行盟约规定的义务。
他们这一支队伍进入战区,比较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不管赵氏或是范氏、中行氏,他们发现打着智氏、魏氏、韩氏和吴国旗号的队伍,无论是哪一家的军队都不会接近到三里之内,哪怕因为地形的原因让互相离得很近,他们依旧装作根本没有看到的模样。
既然装聋作哑,自然也就不会有人过来致意之类,三方甚至连交战都暂停了下来。直至智宵等人的这一支队伍走“棘津”来到大河南岸,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的交战才重新爆发。
卫国事先得知会有队伍来到境内,卫君元派出弥子瑕在边境进行接待。
弥子瑕名义上是卫国的臣子,实际上却是晋国派去监管卫国的“总督”之类。
讲道理,弥子瑕不一定需要听从卫君元的命令,他最为遵从指令的人是南子,与卫君元的关系却也很好。
“卫国发生不幸,若是非要途经‘帝丘(濮阳)’,诸位还是另行绕路罢?”弥子瑕很直接地讲出了自己的来意,并且表明这就是卫君元的意思。
卫国储君蒯聩要杀死亲生母亲的事情发生在去年,一年过去影响还没有消散,相反因为那件事情让很多卫国贵族遭到了清洗。
目前,蒯聩已经逃往了齐国,得到了齐君杵臼(齐景公)的善待,只是齐国明确表示不想掺卫国政争的混水,不会借兵给蒯聩回去夺取君位。
卫君元为了表达无法接待的歉意,派弥子瑕运了两千石的精粮过来,还派来近两百名各种匠人接受智宵的差遣。
“卫国不幸,不若绕路而行?”孙武在出发后极少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碰上这种事情不能再继续保持沉默了。
智宵已经从物质上感受到了卫国的诚意,不想留下不通人情的负面名声,从善如流地更改了行程的路线。
“子瑕得知一事,或应告知世孙?”弥子瑕在之前已经明确表示愿意为智氏效力,某些事情上会因为智宵的兴趣而进行打探。
智宵用不明所以的表情看向弥子瑕,说道:“但请明言。”
弥子瑕说道:“师孔遭到驱逐,入宋往陈,听闻楚君召唤前往为官,率一众弟子正在往楚。”
其实,智宵对孔丘的行程不感兴趣,听到孔丘得知可以在楚国为官立刻在往楚地赶,纳闷有些事情出现了改变。
什么改变?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孔丘应该带着自己的门徒在陈国与蔡国的边境线居住三年的时间,后面才得到楚昭王的邀请,并且在去楚国的路上遭到陈人和蔡人的联合围困。
那一次围困让孔丘的好多子弟被饿死,他们却是意志非常坚定的想去楚国,得到楚军的救援后赶往楚国,可是孔丘并没有在楚国如愿获得官职,一直在楚国等了四年的时间,明确知道在楚国为官无望才选择离开。
对于做官,无疑孔丘是有浓烈兴趣的。按照一些门徒的理解,他们的老师并不是单纯为了做官,想要的是持“名”与“器”好能够传播自己的思想,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念。
“孔丘以及弟子没有在陈国与蔡国边境居住三年的经历,还会因为在陈国和蔡国的一些行为被陈人与蔡人联合围攻吗?”
“话说,孔丘他们到底是做了什么,以至于遭到非官方组织的围攻啊?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记载,还是记载了等儒家得势后被抹除掉?”
“我要不要做点什么,增加冉求、仲由、宰予对智氏的感激之情?哪怕纯粹窥知历史,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吧?”
智宵很清楚孔丘的一种门徒里面到底有多少能人,甚至这些门徒的弟子也是人才辈出,其中不得不提起的就是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
最后,智宵还是决定派人前往寻找孔丘,要是孔丘等人真的遭到陈人与蔡人的围攻,顺手给解一下围。
留下一些香火情,哪怕智宵的大业最后没有成功,起码在儒家得势后的历朝历代,智氏能够被更加的洗白与美化,关于这点挺重要的。
他们没有在卫国境内过多逗留,只是花了八天的时间就横穿国境进入宋国。
在经过卫国时,智宵所在的这一支队伍不免需要补充一些水果、蔬菜、肉食之类,与沿途的一些卫国贵族产生接触。
卫国贵族现在有两个比较大的乐子,第一个就是儿子想杀母亲反被驱逐,另一个则是赵氏在范氏、中行氏的反扑下显得很无力。
一件事情是家丑,家丑不宜外扬的情况下,卫国贵族不会讲得太难听,大多是用担忧的口吻在进行八卦。
至于晋国的乐子?卫国贵族会用关心来进行表现,只是难掩其中的幸灾乐祸。
“卫国国祚或将不久。”孙武因为跟智宵比较聊得来的关系,很多事情上愿意互相交换看法。
为什么总是有人预言卫国会灭亡呢?根本原因还是卫国出了太多荒唐的国君,给人一种不小心就要亡了国祚的感觉。
智宵知道卫国活得比绝大多数诸侯国都要久,只是很清楚讲出来恐怕没人会信。
“若卫国知其弱小,用心侍奉强国,国祚当可保存。”智宵选择讲出历史答案。
孙武听了不少智宵的惊人之语,初听时感觉很奇怪,每每细细品味又觉得很有道理。
这一次,孙武习惯性地思考了一下,没有想出卫国幸存的理由,说道:“卫国疆土在大河之边,便是恭敬侍奉强国,安有幸存之理?”
每一个地方的战略价值,它其实要根据各个国家扩张轨迹以及实际需要,决定在不同时代的重要或次要。
在当前时代,晋国向南扩张不一定需要灭掉卫国,找机会和理由将周王室的公卿国单国灭掉会更轻松,一样能够获得通过大河的桥梁。
齐国、鲁国和宋国需要卫国来充当与晋国的屏障,他们有机会灭掉卫国也不会去干,要不然灭掉卫国就要直面晋国了。
他们进入宋国将近三十余里才碰上了前来迎接的臣使,来人叫褚师,他其实也是褚姓的第一代祖先。
“寡君得知世孙入境,特遣师前来迎接。不知世孙可有往‘商丘’驻脚之意?”褚师话是那么问,可是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像希望智宵的这一支队伍前去宋国都城。
智宵顺着褚师的视线看去,发现褚师一直在盯着孙武看,并且褚师毫不掩饰对孙武的敌意。
其实褚师有敌意的不是孙武,乃是孙武后面的吴国。
在崛起的阶段,吴国将周边的国家打了个遍,他们还攻占着宋国的一部分城邑没有归还。
另外,宋国在宋元公时代发生“华氏之乱”期间,吴国不止干涉了宋国的内乱,一度还差点害得宋国被楚国灭亡。
智宵这一趟踏出国门,去到卫国境内时就决定当个善解人意的人,为智氏争取更多的形象分,也就对褚师说道:“并无前往‘商丘’意图。”
一直被充满敌意盯着的孙武对褚师友善地笑了笑,换来的是怒瞪。
智宵轻声对韩庚说道:“看来吴国已然决意与宋国修好。”
韩庚有些不明所以。
要知道孙武在吴国能够参与到国策制定,他能够在被褚师敌视下释出善意,其实已经足够说明情况了。
听到智宵说话的魏驹默默点头。
只不过,魏驹在想的是:“智宵从孙武小小的举动就判断出吴国想与宋国修好,可以想象观察力的敏锐,以及对国际形势的了解程度。”
宋国同样为智宵这一支队伍送来了补给,尤其是还给了近百只羊和十五头牛,分明就是因为智宵的善解人意做出最直接的回馈。
而送来物资的人是宋国右师子罕,见到智宵之后,说道:“吾亦往吴国,愿与世孙同行。”
很明显的事情,一定是褚师回去之后说了什么,才有子罕借送补给过来,并且提出同行的请求?
那么,孙武代表吴国释放善意被宋国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