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年代没有过年的习俗,一直到西汉才有过年的概念,只是西汉的更新换岁从冬至节那一天算起。
距离晋国爆发内战已经过去将近四个月,迎来了又一年的冬天季节。
在范吉射和中行寅到智氏府宅威胁一通之后,果然又去了魏氏和韩氏那边一趟,同样是在逼迫魏氏和韩氏站队。
赵氏因为赵鞅将大部分力量龟缩去了“晋阳”一隅的关系,形势看上去确实是范氏、中行氏和邯郸氏的联军在节节获胜。
那种现状之下,卿位排序最末确实最有实力的范吉射可以有许多选择,他却是在贪婪心态的驱使下选择了最强硬的一面,不是选择拿出一些好处分润国君与智氏、魏氏、韩氏拉下水的方式。
在那一天,中行寅玩了一手去而复返,到底跟智跞聊了一些什么,连智宵都不知道。
“如果范吉射不是那么贪婪,又怎么会那么惹人嫌呢?这就是典型的利令智昏啊!”
智宵已经不在“新田”了,冒着风雪来到“潞氏”这一边。
冬季并不适合召集军队,智宵来“潞氏”就一个目的,亲自检查各种武备的储存状况。
一个又一个仓库看来下,智宵只能说非常满意。
“宰,甲胄储备已余六百,各类兵器上万,箭矢十余万。”冉求现在是‘潞氏’的胥斤之一。
那个“胥斤”是春秋时代的一种官职,其实干得就是监工。
叔仲武不是“潞氏”的属官,临时担负起了一些任务,用不解的表情问道:“虽有武备,将如何使众‘民’持之?”
智宵想都没想,答道:“贷之。”
现在的士兵或军官,他们进行报到时需要自行武装以及自带干粮,并不是国家或其他人来发放装备和保证后勤。
至于“民”的话?真不是谁都有当“民”的资格,起码要是纳赋者的一员才有资格。
这就好比如“百姓”在春秋战国是专门用来称呼大贵族,随着时代的变迁,好多事情出现了变化一样。
所以,封建时代有些人动辄“万民”、“百姓”之类,讲的就是一些特殊群体,真不是什么普通人。从而难怪他们能心安理得一边喊口号,一边不顾普通的人生死了。
叔仲武听到答案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不就是借贷吗?远古时期就存在的行当了。一样的是,日子但凡过得去,没有人会去进行借贷。
六百套甲胄并非智宵能够全部自用,需要挪出其中的四百套交给智跞,剩下才是智宵能做主的那一部分。
这六百套甲胄的生产耗费了七个多月的时间,动用的总人力则是超过五千人。
当然不是五千人去制作甲胄,包括金属上面的开矿、运输、冶炼、锻打,以及收集或采购皮革的相关处理人员。
随着“曲梁”的生产设施和人手进行扩增,明年仅是“曲梁”就能轻松完成年产六百套甲胄的任务。
不要忘记还有“断道”以及“铜鞮”也在进行相关建设。
这样一来,根据智宵自己的计算,三个地方成型之后,智氏一年生产一千五百套以上的甲胄绝对不难,其余的武器产量则是会更加可观。
继续扩大产能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是因为别的,光是想要达到智宵计算的那个产量,智氏的匠人已经被抽调四成,抽调更多就会影响其它事项。
所以,智宵能做的就是慢慢培养更多的匠人,循环渐进增加匠人的总数,再将相关产能扩大。
除了那些之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别让任何一座用于生产的城邑遭受攻击,生产设施被破坏不算什么,死掉一个匠人就要耗费起码一年或更多的时间去重新培养,很伤的!
物资会在“潞氏”进行储备的唯一原因是,不管“曲梁”还是“断道”、“铜鞮”的交通状况都太糟糕,三个地方生产出一定的量转移到“潞氏”更便于一起送到它处。
同时,智宵会在开春之后在“潞氏”发出征召令,受到征召的人前来“潞氏”会合,再将军队的框架搭起来。
两个月后,甲胄的累积达到了八百套,其中的五百套由专门到“潞氏”智果亲自率队押送,目的地是位处晋国中部的“黄父”。
开春之时,没有一家之主会发出征召令。这样做会影响春耕,等同于影响到一年的生计。
有那么一个家族却是顾不了那么多,他们是赵氏。
晋国的内战在去年接近秋季时爆发,连冬季一块算进去,赵氏在短暂的半年之内失去了十分之六的封地。
尽管状况看上去很糟糕,实际上赵氏折损掉的兵力并不多,相反因为赵鞅将近乎所有兵力都集中到“晋阳”周边的关系,赵氏等于是将拳头给攥紧了。
范氏、中行氏和邯郸氏看似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他们的军队却是被分散到各处。
因此,赵鞅不顾春耕进行了动员令,随后带上将近四万大军出“晋阳”一路向南,先是袭击了范氏的“祁”地,随后更是席卷了“中都”、“邬”、“随”,一连串攻城拔地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可谓是进军神速。
范氏北地的城邑竭尽沦陷之后,赵鞅并不是继续去攻打范氏,他率军开始对中行氏的城邑下手,大军在中北部和中东部肆虐了一圈,没有给范吉射和中行寅更多用作反应的时间,带着大军朝“晋阳”的方向撤退了。
“这一手闪击战玩得漂亮,不止劫掠了大批的物资,还破坏了范氏和中行氏的春耕。”
智宵得知消息已经是赵鞅率军朝“晋阳”撤退之后了。
没办法的事情,现在没有电视、广播之类,消息传递的速度要有多慢就有多慢,一般知道了某个消息,消息的时效性其实也过了。
而得知消息时,智宵已经完成了军队的组建,一个直属的“师”安置在“黄父”,自己则是带上百余人赶回“新田”跟智跞完成会合。
晋君午已经派人正式警告范氏与中行氏收兵并归还占领的城邑,遭到了范吉射以及中行寅的拒绝。
必要的劝告步骤之后,晋君午召集智跞、魏侈与韩不信宣布范吉射与中行寅为叛逆,要求智氏、魏氏、韩氏与其余家族进行动员,要自己率军进行平叛。
智跞、魏侈和韩不信采取了一致的选项,哪怕各自秘密集结好了军队,他们对晋君午却是一再找理由搪塞,并且反对由晋君午进行亲征。
晋君午想得挺美,只不过完全是在开玩笑!
谁作为大军统帅就拥有战后的利益分配权。
三个家族为了今天已经筹划和准备良久,怎么可能会让国君进行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