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澜江在淮宁府流经长度为二百里,有一条分支——”淮宁知府开始说了起来。

“咦,这青澜江在淮宁府境内的长度不是一百五十里吗?”沈一舟开口问道。

淮宁知府哪里知道这些,他手上这些数据都是让手下的人整理的,自己只是让他们夸大一些,这些蠢货该不会连青澜江的流经长度也夸大了吧!

“这……”淮宁知府不知该如何接话。

“你继续往下说吧!”沈一舟摆了摆手说道。

“是!除在主河道上修筑遥堤外还会在主河槽附近修筑缕堤,咳……”淮宁知府说道。

“流经淮宁府的青澜江,江水两处湍急的地方,准备怎么处理?”沈一舟问道。

“我们准备将那两处的堤坝加高!”淮宁知府回答道。

“嗯?只是加高而已吗?”沈一舟的语气稍有些不悦。

“这,我们暂时是这么打算的,当然以后还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调整。”自己是当知府的,可不是来这边修河堤的,我怎么知道该如何修,淮宁知府腹诽道。

“疏通河道的费用呢?”沈一舟问道。

“这,我们参考了以往的数据,预测疏通河道的费用为7300贯左右。”淮宁知府回答道。

“哦?可这边测算出来的结果是5400贯左右,差距有点大啊!”沈一舟故作疑惑的说道。

“大人,这个结果可是根据近几年的数据得出来的,我可是没有半点私心啊!”淮宁知府一副被冤枉的模样。心里却想着,数据怎么差这么多,自己手底下的人不是说只加了八百贯吗?

“我会派人当着你的面再测算一次,到时候情况就能一目了然了!”沈一舟微笑的说道。

“那修筑堤坝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

……

这一通盘问下来,淮宁知府感觉自己的后背都已经湿透,其他几个知府看到这种阵仗,都有些慌乱,自己如果被这样盘问一通,脸都会丢尽的。

当然他们也没有逃过和淮宁知府一样的命运,一个个都被弄得灰头土脸。几个知府汇报完毕,沈一舟也将几本册子命人递了过去。

“几位知府都有心了,想必这些天应该很辛苦吧,不过几位提出的预算金额和我派人预估的有些差异啊!你们可以回去求证一下,看两份预算到底差在哪里!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向我反映,我欢迎各位的到来。”沈一舟微笑道。

几个知府连忙起身行礼离开。出了巡抚衙门,几个人对视了一眼,相互见礼告辞离开。

回到淮宁府的卢照英拿出了沈一舟给他们的那本册子,里面的数据十分的详尽,青澜江在淮宁境内的长度、宽度、深度,疏通河道的土方量,各种堤坝每一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等都给出了详细的数据,这样一来,清理河道和修筑河堤所需要的费用是一目了然。

沈一舟提供的要比自己手下估算出的费用低了三成,照他这个数额,朝廷下拨的经费不仅完全够用,还能余下很多。

现在自己要么去证明沈一舟的这份数据是错的,要么就接受这份数据,不过这样一来,自己可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卢照英赶紧派手下去验证这些数据的真假,那个沈一舟该不会是用作假的数据诓骗他们呢吧。

不需要去全盘否定,只需要找出数据中的一处破绽,那就能够证明这个数据是不准确的。

手下的人在接到卢照英的命令后,马上就开始验证。第一个瞄准的就是通过预估疏通河道的土方量,来估算出人力成本,他们之前可是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方法。

可惜打脸来的如此之快,刚找到一位精通算学的人说明情况,人家就告诉他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可是经过算学大师徐起琅的验证。

这个方法可以避免人力和财力的浪费,还能很好的遏制中饱私囊的现象。感觉脸上有些火辣辣的是怎么回事。

卢照英的手下费了大把的力气,数据绝大部分都得到验证,而得不到验证的也证明不了数据是错的。

对于这个结果,卢照英也只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下来。哭穷,别让自己把多出来的钱吐出来就好不错了。

这回自己的脸可是让那个沈一舟打的啪啪作响,本来想给沈一舟一个下马威,在主子面前露露脸,现在自己的脸面都被那个沈一舟踩在了地上,真是得不偿失。

沈一舟心情很是不错,那几个想挑事的这些天是安静了不少。没想到这本《碧湖文集》倒是帮上了自己的忙,里面的其他对策还是可以一一的推广嘛。

而王茂平这几天却是有些无奈,总有书院的学生来找自己。当然倒不是因为自己成为山长弟子这件事。而是之前由他们集体创作的那幅画时隔这么久终于是彻底完成了。

众人看着眼前的画都是兴奋异常,仿佛那天的场景就在眼前,蓝天,碧湖,莲花,同窗,还有自己被风吹乱的发丝,真是太像了。

就连山长韩易渊在看到他们的画后也是称赞不已,在学生们期盼的目光中为这幅作品题了词并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学生们这才高兴的将自己的名字也一一署了上去。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这幅画可以放在清竹轩。”韩易渊开口道。清竹轩存放着很多文人墨客的墨宝和书院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

听到这话,学生们自然是求之不得。而这幅画也让书院的学生大受震撼,要说有多深远的意境那自然是谈不上的,但生动异常,碧波荡漾,亭亭荷花,扁舟飘浮,水榭楼台,还有或泛舟,或对弈,或投壶,或吟诗的学生,这一切都仿佛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和以往看到的画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能很明显的区分出画中的每一个人,就比如眼前这个人,不就是对着湖面吟诗的那一个吗,这人画的怎么会这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