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下,
这些党项人本就畏惧于李恪的威名。
几乎就快要放弃手中的刀兵就地投降等死了。
没办法,
李恪对外征战历来是杀伐果断,肃清蛮夷们用的是铁血手腕!
特别是突厥可汗颉利战败后表示愿意归降大唐,但是李恪仍然强行将其斩杀。
再加上在发动灭薛延陀的战役中,
即使薛延陀大汗夷男都逃到了阴山脚下,李恪也要千里追击亲自将其诛灭。
这两件事,让李恪彻底在这些蛮夷族群中的凶名远播。
李恪对蛮夷的态度用一句话总结,
那就是——太残暴了!
简直比残暴还残暴,比蛮夷更蛮夷!
你们这些蛮夷们不是未开化不讲理吗?
正好,
我懒得和你们说,你们不配听。
所以干嘛要啰里吧嗦的费口舌?
直接在肉体层面进行物理超度就行了呗。
物理净化,一了百了。
这种粗暴野蛮的态度给了周围的蛮夷部落们内心极大的震惊。
以至于那些和李恪打过仗的蛮夷部落们都有些懵逼了:“靠!!!到底谁才是蛮夷啊!“
“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啊!!!”
“明明我们才是反派好吧!!!”
“和他李恪征战的残暴相比,我都怀疑我是个假蛮夷,李恪那个魔头才是真正的蛮夷!”
“不!!”
“他比蛮夷还蛮夷,比魔头还魔头!!”
“简直就是来自地狱的索命魔鬼!!”
“和他李恪的残暴相对比,我们蛮夷简直善良得都能被叫做圣母了!!”
可以说,
李恪的这种对蛮夷的征战态度,
直接开创了一种对外战争的新流派——屠杀灭族流!
就是字面意思,
每发动一场战争就会有一个种族被净化,一个国家被灭亡。
对于李恪来说,
不灭国的战争,那还能叫战争吗?
根本不算,顶多算是小孩子在玩过家家罢了。
以至于让大唐周边的其他部族首领和小国国主们患上了一种名为“恐唐症”的心理疾病。
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为日常瑟瑟发抖,不断对大唐上书表忠心,听到李恪的名字后心脏直接静止不动差点就吓得嘎了。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些小国的国主见到李恪,那一定是比亲爹还亲。
因为这些小国国主和部落首领们生怕惹得李恪一个不高兴,直接将他们的国号和部落从地图中生生抹掉了。
还真不是他们杞人忧天,
因为这种事情李恪是真能干出来的!!
如果谁若是偏偏就不信这个邪,
非要和大唐碰一下的话,
李恪也可以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亲自送所有不信这句话的人下去,让这些人当面亲口去问一问那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和薛延陀的首领夷男有没有这回事。
但是,
一个东突厥被打倒后,
又崛起了一个薛延陀。
将薛延陀灭国之后,
现在又冒出来了一个西北党项。
所以说,
李恪扪心自问,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深思熟虑之后李恪得出了结论,
——还是因为杀得还不够多!!
否则,
这些蛮夷们为何会像打地鼠一样,打下去一个又有一个冒头,接连不断的轮番入侵大唐?
不还是因为李恪的手段不够狠辣吗?
李恪最终的目标,
是作为一个执剑人,
让大唐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威慑纪元。
所以李恪的手腕才会如此的铁血!
不服我,那我就干到你服为止!!
如果阁下听不懂道理,在下也略懂一些物理。
在这种强硬的铁血作风之下,
慢慢地……
大唐四周的蛮夷部落中就逐渐开始流传着一句歌谣:“宁惹地下阎罗王,不惹地上天策将”。
而且,
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
李恪的赫赫凶名在这些蛮族部落中还衍生出了一种奇葩的妙用。
当这些蛮夷族群中,谁家的小孩子要是不听话了,他们的父母就对孩子说:“大唐有一个天策上将,长得青面长獠甚是恐怖,专门抓那些任性不听话总爱哭的小孩。”
“你再这么任性胡闹,小心那大唐的天策上将晚上把你给捉了去。”
当孩童的父母说完这句话后,小孩子果真被吓得立马就不哭了。
这招真是屡试不爽。
长此以往,
李恪的名号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些蛮族孩童们的心理。
在这些蛮夷族群的小孩心里,对大唐天策上将的畏惧已经是刻在骨子里了。
如此一来,就算是这些小孩子今后长大了,
只要听到李恪的威名,也就断然不敢入侵大唐境内。
不过,
这正好就是李恪想要的结果。
毕竟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抓起嘛。
如果现在不教育,今后他们这些蛮夷就得用自己的性命来领悟这个道理。
对于这些蛮族部落的人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此看来,
李恪不仅费心费力的将那些生于蛮族的不幸之人打回重造,
而且还顺便还帮着教育了这些蛮族部落的小孩子。
他真的,我哭死!
他简直就是一个人间至善的大爱皇子啊!
难道不是吗?(do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