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沁水城中的敌军全数被杀死,无一人脱逃。

城外的蒙然领着秦军部众归来。

他的手上提着一颗脑袋。

国字脸,长髯多须,沟壑纵横。

行至城下,蒙然朝着城头一拜。

“幸不负圣命,魏将曹任首级在此。”

闻言,城里的金吾卫迅速将城门打开。

城头的士卒举起长矛庆贺。

既为自己,也为袍泽。

半日后。

骊山大营的八万秦卒到达沁水。

他们接管了濩泽的防线,而沁水守军退守内城。

有了先前的大败。

燕赵魏三国最终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想法。

西线的秦军却一刻也不敢放松。

终于。

三个月过去了。

李常笑在小院也守了三个月。

那些影卫似乎知道了他的厉害,再没有不敬的想法。

每日眼睁睁看着李常笑在天命帝棺前徘徊。

时而踌躇,时而彷徨,有时还会无所适从。

每到这种时候,李常笑总会问自己。

可是想念天命帝了,又或是被这西风刮起了愁绪。

是要同皇祖道个别了。

咸阳传旨。

今日便要返程。

三月已过,新君当立,天命帝也该安息了。

大太监来福走上前,先是对着李常笑行了一礼。

接着便命令金吾卫将帝棺运到马车。

李常笑走出庭外,目光望远。

再缓神的功夫,已经是在马背上了。

回京的队伍颇为庞大。

沿线的城邑,州官百姓都得到了自家陛下驾崩的消息。

门庭白布,全城缟素。

百姓们自发走上街头,涌向城门。

只为远远一探。

那运送帝棺的车马和那飘飘扬扬的白幡和法器。

听着耳畔的悲乐。

百姓的心头也是阵阵惝恍。

对大多数人而言,出生那天起,便是天命年。

天命年结束了,隔世之感顿发。

行至咸阳。

嗣君李庆闻率文武百官齐至渭水河畔。

隔着蟠溪,恭送君父灵驾。

行至皇陵。

以云王为首的宗室大臣俯身叩拜。

奉常则领着太祝、太卜等六丞接掌司仪。

天命帝的陵寝早有安置,是他在位时便修筑的。

只待迎立天命帝金棺。

礼成。

李常笑走到云王身边。

他哪会不清楚自家父王的性子,心里定是难过极了。

天命帝也走了,自此,再没有一个直系长辈可令他膝下承欢。

浮生幽然若苦,莫过如是。

云王脸上满是疲倦。

就在李常笑以为父王也会哭时,云王温声开口。

“无需操心,本王无碍。对了,安儿那丫头成日念你,早些归家。”

“儿子省得。”

“嗯。”

……

次日,一行人返回咸阳。

偌大的皇陵,迎来了一位新主子。

朝臣商议,天命帝定谥为“襄”。

襄者,辟地有德,甲胄有劳。

嗣君李庆闻赶赴雍城宗庙,即位登基。

建元永安。

永为长久,安为平静,合在一起便是岁岁平安。

若是天命帝泉下有灵,得知新君定的这个年号,也会大为宽慰吧。

李常笑回到王府。

皇宫的金吾卫已经调换了,所以他也不必再去当值。

值守四门的统领都是永安帝还在王府时的宗卫。

每一个都是可以托付性命的。

这也难怪,相比于实力高强却不可控的侄儿,还是身边人用着靠谱。

亲疏有别本就是人之常情,李常笑心里自然不会有什么怨怼。

说到底,他又不是银子,注定了不会人人都爱。

相反,李常笑对自己的小日子还是很满意的。

闲来无事便在府里钓钓鱼,溜溜鸟。

不过是将从前的乐趣给找回来罢了。

周而复始,始而复终。

当一个闲散的宗室王爷,在醉生梦死中寥寥余生。

朝廷肯定乐得他们如此。

有李洛安和青璃陪伴,更是谈不上所谓的孤单。

李常笑觉着,这日子是满足的。

半月后。

高公公到王府传旨,宣他上殿。

朝堂上。

先前坐着天命帝的位置,现在换成了永安帝。

再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前排的文武大员各有调动。

丞相司徒尚年老乞骸,永安帝允之。

原吏部尚书宋跃之接任丞相,统领百官。

太后胞兄,礼部侍郎张长龄升任吏部尚书。

国丈钱虔正式就任廷尉一职。

此外,六部的官员都有了大幅变动,不少原宁王党的官员上位。

最为稳定的,反倒是金吾卫。

因为金吾卫本就是依托皇权存在的,没有派系之分,唯一听命的便是皇帝。

永安帝也不至于对他们开刀。

勋贵之列,前排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朽。

认出了他的身份,李常笑是真的惊讶了。

武安侯,白漠生。

竟然连他都上朝了。

心念一动,李常笑立刻想到了先帝遗诏。

高凤公公手握拂尘,行至殿前。

在他的身后,分别站了两位同样是朱紫袍的大太监。

正是福顺和来福两位公公。

二人的怀里揣着明黄之物,更是让李常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肃静!”

高凤用尖锐的嗓子厉呵道。

殿下一片寂然。

高顺满意地挑了挑眉,这才继续开口。

“先帝驾鹤前,留有遗诏。圣君新立,当宣此诏书。”

话音刚落,来福和福顺躬着腰走上前,先朝着永安帝拜了拜。

待永安帝点头后。

二人这才取出了怀中的圣旨。

第一封。

“武安侯戡乱效国,开疆拓土。实乃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晋太尉一职,统帅天下兵马。”

白漠生走出一步,躬身谢恩。

“臣领旨。”

第二封。

“朕之皇孙喜郡王李常笑,孝友宽厚,温文肃静,可封靖王;朕之皇子齐王李庆丰,懈怠职责,以权谋私,大不敬宗庙社稷,今削王爵,贬作冀侯,望汝严戒。”

李常笑走出,叩谢皇恩。

至于齐王,因为圈禁的缘故,未能上朝。

稍后会有大太监专门到齐王府传旨。

不对,该唤作冀侯府了。

冀县同样为陇西郡七县之一,与临洮侯同属。

殿下一片寂然。

大臣们心里却门儿清。

先帝这一封一贬,自有深意。

李常笑令大秦兵不血刃拿下上党八城,此功当赏,亲王他也当得。

任谁来,在这关头也挑不出毛病。

至于对齐王的贬斥,可算作是先帝对新帝的妥协。

削其王爵,齐王一系便再无翻身日,但性命得以保全。

永安帝也无需背负“不容兄弟”的骂名。

先帝与新帝的这场博弈。

各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