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 第九十七章 改大明律,你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七章 改大明律,你牛

蒋尚膺以为黄立心中不满,沉吟了一下,说道:“除了施州卫,荆国公所部在建始也有屯驻。未能出兵助战,实是没有接到书信。”

“那此次攻打巫山呢?”黄立还是希望各部明军能够精诚团结,王光兴还有万余人马,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若是黄尊使下令,荆国公必然会听从。”蒋尚膺看着黄立,说道:“至少能出动数千人马,可能也是个助力。”

黄立垂下眼帘,不置可否。

以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是他所不愿意的。既然公推刘体纯为各家之首,荆国公王光兴就应该服从。

蒋尚膺缓缓说道:“三太子派黄尊使前来,想必是有嘱咐,不可争权,要尊重各家国公国侯的意见。”

嗯,嗯!你说得很对。黄立胡乱点了点头,颇有些敷衍的意味。

蒋尚膺看出来了,不禁捋须微笑,继续说道:“夷陵大捷之后,诸位国公对黄尊使愈发尊重,说是言听计从也不为过吧?”

黄立眨巴着眼睛,颌首道:“总的来说,还是共同商议,以确定行动计划。诸位国公都是沙场老将,在下乃是新丁,可不敢越俎代疱,胡乱指挥。”

“虽然黄某无权对荆国公发号施令,但也请蒋大人转告荆国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同属明军,便该抛开成见,精诚团结,共同对敌。”

“党争、内讧,历史的教训,血淋淋地摆在那儿。相信人人都看得清楚,却还知迷不悟.如今已是风雨飘摇、危如累卵,更当扫除门户之见……”

蒋尚膺恭谨地听着,将此全当成了三太子的最高指示。

等到黄立说完,蒋尚膺才连连点头,说道:“黄尊使所言极是。虽有夷陵大捷,但形势依然危机重重。八旗满兵正在从东西两面赶来,连番血战在所难免。”

“下官会立刻写书信急送荆国公,请他也派兵出战,与诸家部队于巫山会师,痛击四川清军,打破三省围剿之困局。”

黄立很是欣慰,这个文官不错,颇识大体,既没刨根问底自己的来历,更没扯上崇祯,说什么君父之仇。

“虽然学问上,在下远不及蒋大人,可还是叫我黄先生罢!”黄立笑着说道:“叫来叫去,已经听习惯了。”

“下官敢不从命。”蒋尚膺痛快地答应着,目光一扫,微笑道:“黄先生在读《大明律》?”

旁边的长桌上放着一本年头儿久远的《大明律》,那是洪元其在抓紧时间苦读。现在,他正在江船上熟悉水性,免得因晕船而丢脸。

黄立瞅了一眼,微笑摇头,说道:“是我的一个侍卫,有些文化,我让他熟读律法,日后会有用处。”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闲时某也翻一翻,觉得很多法律条款已经不太适用。还有些苛法要废除,只是要改的话,恐怕需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你牛,你真牛,竟然要改《大明律》?!还一副很随意,理所当然的样子。好吧,那是朱家制订的,你是最有资格说改的。

“这样啊……”蒋尚膺合拢了半张的嘴巴,很是无语。可也深知三太子身边乏人可用,特别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

黄立看着蒋尚膺,说道:“蒋大人定然是学识渊博、深谙治政,待我军打下更大的地盘,也有了蒋大人的施展之地。”

“黄先生谬赞了。”蒋尚膺拱手致谢,沉吟了一下,说道:“下官决定随军出征,还请黄先生代为说项。”

是李来亨他们不让嘛,就算是荆国公王光兴的人,还能搞什么破坏,应该影响不大吧?

黄立想了一下,含糊地答应下来,却没有说得太过肯定。这事得和李来亨说一声,别有什么原因,自己胡乱应承,倒让李来亨难做。

蒋尚膺也不勉强,又看似随意地问道:“黄先生,三太子前去联络延平王,可有希望?”

黄立轻轻摇头,说道:“依我看,希望不大。至少在短时间内,夔东明军需要独力奋战,不要指望外援相助。”

“那三太子何时能重返大陆?继承明祚,高举抗清复明的大旗?”蒋尚膺看似充满希望地追问道。

黄立垂下眼帘想了想,说道:“三太子身份尊贵,踏足大陆的风险太大,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此行动。”

蒋尚膺微微颌首,心中了然,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所谓的皇家信物,他当然也是看过的。

那地摊货现在如同圣物般,被好好地供奉起来,有头有脸的人物才有机会目睹真颜,以鉴真假。

但蒋尚膺是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思维。他认为信物不足为凭,只有书中的描述才是可信的。

当然,信物再加上他的先入为主,那就是笃定的确认。

又聊了一会儿,蒋尚膺便起身告辞。目的已经达到,他走的时候是步履轻快,心情愉快的,“明祚不绝,有此英武宗室,实乃先皇保佑,上天眷顾……”

黄立看着蒋尚膺远去的背影,并没有过多的感觉。好在这家伙没刨根问底,也不算是太讨厌。

嗯,好象大家最近都很懂事儿啦,很少询问三太子的事情,还有自己的详细来历。

黄立觉得这样挺好,省得不仅象个珍奇动物似的老有人来看,还象查户口似的被问个不停。

刚回到席棚没多大一会儿,李来亨便派人送来了书信,就出征一事,征询黄立的意见。

黄立思考了半晌,告诉信使,他同意袁宗第或郝摇旗留守,李来亨率军出征。但他希望李岳能够留下,来辅助袁宗第和郝摇旗。

形势已经改变,清军的围攻作战至少将被拖延一个月左右。

而他计划之中的攻打巫山,也争取在半个月或二十天内结束,并不影响李来亨再率军返回,加强茅麓山的防御。

至于李岳,作为小公爷,指挥李来亨留下的人马,会更加得心应手。

袁宗第和郝摇旗嘛,只是作为经验丰富的长辈,关键时刻负责提醒监督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