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 > 第442章 只有镜头莫得相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任科长,这次厂里面参加秋交会不?”刘晓玲问任科长。

“要去。现在碎石机的产能还有多的。”任科长吃了一口烧烤的茄子,一股蒜味。

“你和况厂长去不去?”

“老况不去,我要去。”连续去了两次羊城,任科长已经没了新鲜感,有些不想去了。但况厂长不去,自己就必须去。

当官就是这点好,官越大,人身自由就多一点。

“任科长,低调点啊。我们想去还去不了啊。”李东道。

“去!”任科长现在已经明白刚才哪里说错,对当时接话调侃自己的李东也不给好颜色。

“是。任科长。”李东道。

吃完了收拾时,刘晓玲把剩下的菜都给了同院一家。

“都是摘好打整好的。只是晚上我们要去外面吃,明天我也要走,这些菜你们不要就坏掉了。”刘晓玲道。

“哦,这样啊。”同院老张点点头,指着碳烤架子问刘晓玲道:“小刘,明天我用下这个可以不?”

“尽管用,还有这些炭,就放在楼梯下面的。张老师你们自己拿。”

“嗯,架子我们用,炭嘛,我们看买得到不。”老张还在坚持。

刘晓玲也不再多劝,再劝双方都不好意思了。

全部收拾干净,一群人便跟着康旷明去坐公交车。刘晓玲开着小车拉着他们的行李去车站。

虽然每个人都没买多少东西,但集中到车上还是一堆。

刘晓玲把车停好,带着周化英和梁艳去了康旷明家的饭馆。

中午就吃得太饱,虽然康旷明家的黄鳝、泥鳅和青蛙别有特色,但大家都吃不动了。

“可惜了!”周化英摸摸肚子,看着锅中红油里健壮腿肉。

“能不能打包?”周化英小声问劳新,劳新听了苦笑。

“姑奶奶。这是人家康旷明请客,又不是在外面吃饭,哪里有打包的说法?”

旁边媛媛听见了没说话,过去跟康旷明耳语了一阵。

吃过饭大家就朝车站走,就看见康旷明拿了一个纸包,还提了一个较高的搪瓷盆。

在刘晓玲车上各自拿了自己的物品,一群人就去车站里面等候。

周化英鼻子尖,推了劳新一把。

“你闻闻,这是啥味?”

劳新耸耸鼻子道:“你身上粘的麻辣味。哎呀,我身上也是。”

站在一旁的康旷明看着这对活宝,忍不住道:“别闻了。”

把手里拴着的纸包提了提道:“这里面是盘龙黄鳝。”又提了提手中的搪瓷盆道:“这里是青蛙,等会在路上吃的。”

李东凑过来道:“旷明,你不用带到车上来,汤汤水水的不好拿。回去广明厂,我们出钱买青蛙,你直接做给大伙吃还简单些。”

康旷明看眼李东,这膀大腰圆的汉子,一眼看去憨厚老实,其实最tm蔫坏。要是生在宋朝,秦桧都得请他当军师。

“我没学过啊,做不了。”康旷明道。

候车室外,邱红梅与陈茂正在等着他们。

渝都跟省城之间的交通还算便利,但这次分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大家又是一阵聊,直到任科长招呼大家进站。

李连长跟梁艳来到刘晓玲面前,道:“小刘,我这次回去就登记愿意留下来打工的战士名单。至于我和艳子的事,请相信我一定能处理好。”

因为年底又会有一批战士退役,刘晓玲就让李连长登记一下愿意留下来在渝都或者省城打工的战士。她愿意给这些战士一份工作。

“艳子,记得电话联系。”

梁艳很会控制情绪,一点看不出来满肚子的心思,看着刘晓玲是一副明媚的笑脸。

“知道了。你一天就像个管家婆。”

邱红梅过来拉住梁艳去了一边,不知道说了什么,只见梁艳点点头。

周化英跑过来对刘晓玲道:“晓玲,元旦的时候回广明厂来一趟嘛,我和劳新请客。”

“我一定来。”刘晓玲点点头。

终于送走广明厂这一群人,刘晓玲要开车送邱红梅和陈茂回家,两人拒绝了。

“晓玲,我和陈哥散会儿步再回家,你自己先走。”

“行!行!我多余。”刘晓玲打个哈哈自己开车回家。

刘晓玲把家里恢复了原状。

第二天。刘晓玲开车回了刘家坝。

“晓玲,我正在找你。”刘仁友正等在农机厂。

“十一伯,有啥子事?秋交会的事情都准备好了?”

“准备的差不多了。我走这几天,你帮到把罐头厂和酱菜厂这些看到一下。具体的事你不用管。”刘仁友对刘晓玲道。

卢彩霞这次带了张文浩他们去羊城,只留下了李小鹏看家。刘仁友也要去又不放心小队。在他眼里只有刘晓玲做事稳当在小队又有威信,便过来让刘晓玲帮他。

“没得事,十一伯你只管去嘛。”刘晓玲笑笑道。

刘仁友也算秋交会的常客,仅仅只是一个农村的小队长,任谁都想不到。

“宣传的照片这些找夏阳……”刘晓玲还想说两句,刘仁友挥挥手道:“晓玲,那些我都晓得。我还有事先走了。”

在建的电梯房和准备联营的肉罐头厂还有好些事要处理,小队就靠他一个人,刘仁友确实有些忙。

刘仁友心急火燎地走了。刘晓玲看他忙碌的身影,好像比公社领导还忙些。

正准备上楼去办公室,刘晓玲想起李子建他们几个,转身去了实验室。

“李老师,国庆节也没走,你们休息没有?”跟其他几位研究员打过招呼,刘晓玲问李子建。

“嗯,休息了。”李子建心不在焉。

“刘厂长,就是前几天你拿来的镜头是哪里来的?”李子建这几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是托别人从国外带回来的。怎么了?”刘晓玲问道。

“有没有相机,我想看机身。”李子建道。

辛美玲对刘晓玲道:“刘厂长,您拿来的镜头质量很好,李老师想看下相机的构造,尤其是快门……”

“李老师,对不起,只有镜头没有相机。”刘晓玲哪里给他找匹配得起镜头的老式相机,直接推说没有相机。

刘晓玲的话也许是在李子建的意料当中,只见他苦笑了一下道:“我就猜到了是这样,怕是这几个镜头来得也不容易吧。”

“嗯,总之市面上找不到。”刘晓玲心说容易,只要有钱就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