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 第445章 大魏人口三千多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上一次的“大清算”,各地的士族豪强,以及朝臣官吏们都学聪明了,不敢跟秦牧对着干,不敢跟朝廷对着干。

毕竟,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在,他们就不怕落得抄家灭族的下场吗?

不止是朝中的公卿百官,诸州、郡、县的刺史、太守、郡丞、县令、县丞等官吏,也都纷纷将那些原本挂在自己名下的他人产业剔除出去。

莫说是那些商贾,就算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在这个时候他们都要撇清关系,划清界限,以避免遭受到杀身之祸。

真正执迷不悟的官吏,还是少之又少的。

最后,经过王安石、房玄龄、王猛等大臣的几次核查,突然“浮出水面”的商铺、田产、池塘、桑树等等资产,那是不可计数的。

此时在滋德殿中,作为尚书令的王安石,也正在跟秦牧汇报此事。

秦牧看着手上厚厚的一本账簿,倍感伤脑筋。

这还是王安石等人没日没夜总结出来的目录。

更为详尽一些的账簿,估计能堆得跟小山一样。

这笔烂账,是很难算的清楚的!

“……陛下,微臣认为,朝中地方的朝臣官吏们,虽然已经跟名下的他人产业撇清关系,划清界限,但他们仍然有罪。”

王安石缓声道:“这些年来,他们也收了很多的贿赂之物,那是不可计数的。”

“若要迅速充实国库,陛下可以责令他们交出非法所得的财物。”

“如不自动交出,可以交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甚至是让镇抚司(锦衣卫)参与其中。”

“相信,再大的数额,也能追查出来,然后收缴入国库之中。”

“嘶!”

闻听此言,房玄龄、杜如晦和王猛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倍感吃惊。

房玄龄暗道:王安石,你这样会没朋友的!

王安石这么做,根本就不怕得罪人!

作为前任的尚书令,吏部尚书房玄龄不禁硬着头皮站出来,向秦牧进言道:“陛下,微臣认为不妥。”

“大户人家把自己的产业挂到有官爵在身之人的名下,这本是再寻常不过之事。”

“如果要核查,还要治罪,恐怕我大魏的朝臣官吏没有几个能逃脱此等罪责。”

“难道王大人非要搞得社稷鸡犬不宁不可吗?”

“正是!”

王猛附和道:“陛下,微臣认为,玄龄所言极是。”

“莫说是我大魏,在前朝的时候,很多官吏,很多高门大户都是这么干的。”

“一旦清算,会弄得国家人人自危,不胜惶恐。”

“这样,即便国库能迅速充盈,但是人心乱了。恐怕得不偿失!”

杜如晦也是进言道:“陛下,前朝是前朝,我大魏是大魏。正所谓不知者不怪。”

“以前还没有正式立法,所以很多人都通过这种方法,去逃税漏税,以前的朝廷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默许的。”

“如今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新法适才初立。”

“陛下如果要以此惩处犯禁之人,恐怕不妥,毕竟这无异于杀鸡取卵,不能长久啊。”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秦牧还是决定,这个事情暂且打住。

杀鸡取卵的事情,他可不能干。

如果把官吏、商贾、士族、乡绅全部得罪了一个遍,秦牧也不在乎,关键是把他们全都干掉的话,那国家社稷岂能不乱套?

而且,这个“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法,的确才刚刚设立,以前干过的不法之事,可以就此揭过,只是要下不为例了。

“景略,经过核查之后,我大魏现在治下的人口是多少?”

秦牧又把目光放在了王猛的身上。

王猛旋即拿出一道奏本,递给秦牧,说道:“陛下,请过目。”

“我大魏而今有司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徐州等十二州之地,总计户数为六百一十二万户,人口约三千六百五十五万有余。”

“这其中,还不包括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的人口户数。”

“善。”

秦牧微微颔首,还算是颇为满意的。

东汉时期的人口最高峰有五千六百多万。

但是,经过多年的战乱、瘟疫之后,天灾人祸不断,各地也是人口锐减,还有大量的荒芜的土地。

好在秦牧打天下的时候,也没忘记治天下。

这么多年来,秦牧治下一直在推行鼓励生育政策,所以有大量的新生儿出生,为大魏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陛下。”

王安石又向秦牧进言道:“微臣认为,颁布新法,厉行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现在各地的高门大户已经被迫将自己的佃户、奴婢、部曲都交了出来,等于是自废武功。”

“即便朝廷这个时候对他们下手,他们也无法反抗。要么逃亡,要么乖乖配合,或是引颈就戮。”

王安石说的没错。

秦牧之前让全国上下的高门大户上报自己的丁口,那是用心良苦的。

报上来那么多藏匿的人口,要补交各种赋税,他们承担不起,就只好把人家放走,丢给官府处置。

但,这样一来,一旦遭遇变故的话,他们根本就抵抗不了。

毫无还手之力!

“介甫,那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了。”

“朕,是你最坚实的后盾。若有所需,你只管跟朕开口。”

“诺!”

王安石很是感动的答应下来。

历朝历代,变法改革都是非常得罪人的事情。

因为会不可避免的触犯到权贵的利益。

变法者的下场一般都不太好。

如商鞅、赵武灵王、吴起等等,他们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在这其中,最可惜的就是赵武灵王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赵国一跃成为能跟秦国分庭抗礼的军事强国。

但,赵武灵王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晚年的时候还犯糊涂,把王位传给赵惠文王,自己当“主父”,结果就是落得沙丘宫变,他众叛亲离,被活活饿死……

作为一国之君,亲自操刀变法改革,明显是不合适的。

秦牧不能把自己放在士族豪强的对立面,不顾一切的打击他们,应该保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