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朝,为朝廷选士玩命的老顽固?这个信息量有些大,朱见济一时间没想到是谁。

说的是我朝,肯定是指大明朝而不是景泰朝。朱见济仔细回想以前听到的所有关于正统朝有关的糗事,当年的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虽然差点没给正统那个二杆子皇帝伯伯给弄死,但也不是因为科举取士惹上的麻烦,那这就只能在前面,甚至更前面了...莫不是...嘶...朱见济瞪大了双眼有些不可置信。

“父亲说的不会是永乐年间的事情吧?”

“不是。”

“那就是洪武年的那件大事了...父皇威武...不过这事真没影响吗?”

洪武朝的大案中有一桩南北榜大案,也就是刘三吾舞弊案。洪武三十年的这次大考,要说主考官刘三吾舞弊根本就没有什么真凭实据,而原因仅仅是因为录取的全部五十一名进士全都是南方人,因此引发了北方举子的强烈不满。

朱元璋出于政治目的考虑拿问了刘三吾,可怜老臣只不过是恪守儒家思想而成了替罪羊。

“父亲自登基以来为本朝百年冤假错案平反受士林拥护,如今更是为儒家清除了最大的祸害不说,还追封了坦翁这般大儒做衍圣公,士林一定会更加视父亲为君父一般了。”

“嗯~我可不稀罕那些酸儒们的态度,纯粹就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已。”

朱见济并没有注意到父亲朱祁钰说的是为国家利益,而不是说为了皇室利益。

“只是...”朱见济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干嘛吞吞吐吐的。”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好像还差了点什么,但又说不出来是缺了什么。”

“刘三吾气节上没有问题,甚至比孔老二的气节还要好。”朱祁钰这话要是被旁人听到传入了士林难免又要被天下读书人抨击了。

“可惜刘三吾为人有些死板,情操上就差了很多。”

“呃...有吗?”说刘三吾认死理这个是一定的,但朱见济很怀疑刘三吾是不是像父亲所说的情操上有问题。

“有~所以我还给安排了更合适的加封衍圣公的,甚至封个文武双圣都不为过的人物。要不是因为顾及到需要让当代的士子们支持,刘三吾都不配跟此人并列衍圣公。”

“还有文武双全的?”朱见济有些不解。

“猜猜。”

“这不好猜呀...我朝文武双全能够封圣的...想不到会是谁。”要说文能治国的贤才或是武能安邦的武将都能分别数出来,跟着大明开国的洪武大帝一起打江山的就能揪出来单列出来排两桌子。可是能文能武还够得上封圣称号的,呵呵,有这本事干嘛跟着自己老祖宗朱重八混?

“我朝没有,前朝有啊!”

“前朝?”朱见济眼珠子一翻,思索了片刻后问道:“宗泽?”

宗泽,义乌人,两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以同进士出身出仕,从陶县县尉做起,直到六旬高龄才升到了登州通判,而且没多久还被贬了官,干脆上书请辞。

不久之后在一次金兵大举南侵时临危受命打退了金兵从而声名大震,同年被任命为救援开封的兵马副元帅。在救援开封的过程中宗泽选择主动出击,多次挫败金军。

靖康之变后,宗泽受宰相李纲举荐调任开封府知府,后又升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可惜宗泽最终止步于此,即便终其余生一直都在为北伐努力,却未能得到皇帝赵构的认可,最终郁郁而终。

“有那么点意思了,宗泽是其中一个人选。”朱祁钰点头道。

“宗泽是其中一个人选?那另一个是......”朱见济挠了挠头。

“再想想。”

“莫不是...不对,岳飞只有一首词流传下来,是不是他作的都是个疑问。辛弃疾、文天祥也都是文采出众,辛弃疾当得猛将、智将的称呼,文天祥嘛...领军也就勉强而已,而且生不逢时遇上的对手是蒙古铁骑根本不堪一击。”这些人都是曾经在皇宫里受教时点评过的,朱见济也是信手拈来。

“我个人觉得如果父亲所说的是前宋的人物那应该就是这两个了,辛弃疾和宗泽都当得,文天祥最后誓死不降的气节对于引导天下士子也是个极好的例子。衍圣衍圣嘛,当然是延续圣人的精神文明了。”朱见济继续说道。

听了儿子的分析朱祁钰微笑着点点头表示认可,又问道:“那如果要在这几个人中挑选一个追封衍圣公之名,你觉得谁更合适?”

“辛弃疾。”朱见济不假思索的说道。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他猛啦!”男儿都有一个英雄梦,朱见济也不例外。

像辛弃疾那么猛的货着实少见,是个带把的不是想追随他、效仿他就是想超越他。

辛弃疾出生在金国控制区域的山东历城,祖父已经当上了金国的官员。虽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但是辛弃疾祖父已经老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辛弃疾身上。

两次到金都燕京参加科考的猛男哥借机搞侦察刺探金人虚实,直到二十一岁时辛猛子遇到了机会“鸠众二千”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决策南向”归附南宋。

受命奉表南归得到朝廷认可的辛弃疾再回返到起义军的半路上时却出现了变故,叛徒张安国、邵进等人已经谋害耿京并率领一部分义军投降了金国。

可惜耿京没死于对金的阵战中,却死于叛徒之手,而这也给了猛人辛弃疾的成名第一仗。

听到消息的辛弃疾约上了海州统制王世隆以五十人大军驰赴金营,趁着张安国与金将酣饮时出其不意一举抓获张安国,在五万金军中带走了叛徒,摆脱追兵后直接献俘于宋皇行在。

不知道当时跟着辛弃疾的五十号人腿肚子有没有抽搐,反正这一壮举在南宋朝野引发了举大地震加海啸——原来金人大军可以这么容易闯的,五十人对五万,优势在我~

有了这一战绩,作为南归人的辛弃疾在二十三岁正式步入南宋仕途,被宋高宗任命为江阴签判。自此,辛弃疾没能如愿领军北上为大宋收复失地,反而是其实干的才能被朝廷重视,一度担任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刑、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江西安抚使、湖南安抚使等职。

“辛弃疾是因为大刀阔斧搞革新侵害了权贵利益,最终被莫须有一般的罪名给罢官去职的,这样说起来与孔圣人还挺相似的。”朱见济为自己的观点做了最后的结论。

“嗯嗯...还是蛮有道理的。”朱祁钰频频点头称赞道。

“到底是我们父子连心,其实我本意也是追封辛弃疾为衍圣公,只是原由稍有些差异。”

“哦?不知道父亲是因为什么原因更倾向于辛弃疾?难道是因为他六十余岁高龄时又两度重新获得起用吗?”

“当然不是。”朱祁钰否认道:“要知道孔老二是从来都不能算得上是忠君的,这一点跟辛弃疾而言完全没得比。”

“辛弃疾在金国出生那是没办法,他孔老二可是在鲁国生、鲁国长的贵族。再者说辛弃疾那是回到大宋后一直为大宋服务,就算被罢官了也留在大宋写诗作词,这一点他孔丘能比吗?”

还真比不了,孔老夫子失势后在鲁国混不下去了就远走他国,去别的国家还是混不下去最后老到没法动了还是得回鲁国。所以这么一比,气节上辛弃疾就比孔老夫子高出了不少,人家可不会因为祖国不认可自己就跑到别国去寻找机会,更不会讲什么“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而是直接跨上马拔刀就带头向万军之中冲锋的主。

“拿他孔老二来比,平白的侮辱了人家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