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侦探推理 > 镇北王 > 第1094章 要的就是真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异地办差,即我密仓府官员可到青环府办差,亦或是其他地方,这样就可避免地方勾结之事……”

杨俊才还详细解释了一番。

听得赵南星也内心感叹,止不住赞赏之意。

这是一个有才干的年轻人。

越国公若是泉下有知应该会欣慰的。

老牌贵族所存不多,越国公杨家这一脉也开始凋零,赵南星知道,陛下如此重用杨俊才,一来是因为其父景义伯顺应朝政,二来也是有越国公这层关系。

越国公杨素。

可是开国辅臣,跟薛怀仁一样有从龙之功。

陛下自然念及旧情。

这杨俊才怕是能让杨家再享恩泽,就冲他提及的谏言就有这个价值!

农庄法的利处和弊端都同样明显,而他刚才说到的破坏之法,也是确实存在。

内阁及诸多朝臣不止一次的商议过解决之道,但都无法避免。

只需倍之,范围扩大,手段激进化就没有什么政令是破坏不了的。

地方势力和官员们勾结蓄意破坏的目的就能达成!

如果异地办差,并制定严苛制度,那么就能阻断勾结,也能秉公执行!

这确实是良策!

古人的智慧啊!

关宁内心也在感叹,有人想着办法钻空子破坏朝政,同样也有绝佳应对之法。

“这谏言朕采纳了。”

关宁开口道:“你再写一道详细奏章提交内阁。”

“遵圣命。”

“周通啊。”

他又看向了这位老府尹。

“臣在。”

“杨俊才还年轻要学的还很多,你是长辈要多多提点。”

“臣遵旨。”

周通知道陛下是真的看中杨俊才了,让自己提点,实际就是教授他很多的为官之道。

年轻有冲劲是好事,可办差做事要讲求方法,还有诸多学问在里面……

“谢陛下。”

杨俊才也明白是何意,忙着行礼。

关宁摆了摆手。

“尔等刚才所言,倒是令朕心有感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然高居庙堂都不知民间疾苦又如何心忧?”

他也是有感而发。

“陛下体恤民情,乃是百姓幸事,然路途赶紧,怕是不便私行。”

赵南星知道陛下要打什么主意了。

那就是微服私访。

陛下不止一次跟他们说过有这个打算,只是朝政繁忙,没有空闲。

这次要赶去边境与魏国交易,此事拖延不得。

微服私访怕是要花费大量时间。

“朕就在此见见百姓。”

关宁开口道:“去找来密仓府下属行政,要细化到村,朕随意钦点,你们给把那的百姓请来。”

周通跟杨俊才对视一眼。

陛下想一出是一出,这随意提人问询,可真的容易说出实情。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

“是。”

“别拿富庶之地,朕要见的是穷苦百姓。”

在关宁催促下,周通很快拿来一个名册。

杨俊才之前收税几乎跑遍了密仓府,倒是了解实情,他也没什么害怕的,给关宁点了几个地方。

只是府尹大人周通全程黑脸,这不是在陛下面前揭老底吗?

真实,要的就是真实。

古代皇权不下乡,就算要外巡,也都是提前做好安排,想要了解实情,真是难上加难!

倒是这种随意提点,或许能了解一些。

名单确定下来。

关宁让成敬亲自带着他的侍卫去请,就是为了防止被提前告知安排。

他亲自下了旨意效率也是奇高,到了下午就被请了过来。

总共二十一人,皆是来自密仓府最贫穷之地的穷苦百姓。

虽然路途已经对他们做了详细解释,可他们依旧拘谨的厉害。

关宁并未露面,而是坐在屏风之后,最底层的百姓见到他这个皇帝,怕是连话都不敢说,还能指望他们说真话吗?

面对这些百姓只有杨俊才,旁边记录的是赵南星。

人越少,他们的压力才越小。

“我是府丞杨俊才,此番找你们来是有些问题请教,尔等有什么难处也可以提出,本府丞为你们解决。”

杨俊才尽量表现的亲和说的也是大白话。

“府丞大人?”

“原来你就是杨府丞。”

有百姓已经开口。

他们确实听过,月前因征收夏税之事搞出很大的动静,在民间都已经传开了。

说的就是京城来的一位税务官员,他还留下来做了府丞。

杨俊才有些尴尬。

这搞得好像是他故意安排的,他干咳了一声迅速进入正题。

陛下就在屏风之后听着,必须要问出点东西。

他并未直接问询,而是跟他们聊着家常,放松的同时,不经意间就能把实情说出来。

问什么也是关宁事先交代的。

“老乡,你家中有几亩地。”

杨俊才问了一个其中穿着最破烂的老汉。

“我家有十五亩地。”

“十五亩?”

“这不错啊,能养活一家子了,还能有些积蓄。”

在屏风后的关宁也暗自点头,之前他在内阁议事时专门提及过,要让百姓有最低生活保障。

为此还特意算了一笔账。

大宁百姓到底需要多少收入才能养活自己,养活一家人。

农业为主,就以现在的生产力来算,一亩地平均年产量将近二石半多原粮,大约三百多斤稻谷,税收为三十税一。

算上前朝大康这是历史上税收最少的时候,这也是关宁的仁政之一。

交完税再按产出六成算,剩余近两百斤大米。

由于古代粮食产量不高,一个成年人一天吃两顿饭,加上其他辅食野菜之类,一人一天吃半斤大米,也就是近两百斤。

不过这是在交税少,地是自己的地,不用交租,没有战乱,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情况下,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也就是说,想要温饱至少需要两到三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

要养活一家人,至少需要十余亩地才行。

把账算明白了,再来解决问题,就会发现是相当的难。

若遇有战争,为筹集军费,各种苛捐杂税,老百姓苦不堪言,多少亩地都无法养活自己。

隆景末年就是这种情况。

新朝建立取消了各种苛捐杂税,但还有很多人手中无地,这就是要解决的问题。

平衡,也就是公平。

杨俊才好奇问道:“您都有十五亩地,为何穿着还如此破烂?”

“因为我只是挂了个名,地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