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猪队友上
翌日上午,安德城下,卢国公程咬金正指挥着数万兵马猛攻城池。
程咬金所率皆为骑兵,昨日来到安德城,把突厥人逼回到了城中,进行了清场和准备事宜。直到凌晨时分,从洛阳调到相州,后来又一路随着程咬金收复城池,在后面接管地盘的前锋步卒才来到安德城下。
这批跑得最快的步卒只有两万人,不过用来攻打城池也够了,等这两万人消耗完,后续的兵力也就补充上来了。
程咬金已经获得消息,突厥主力大军在施罗叠的率领下,北上迎击李绩大军了。
李绩也有十万骑兵,更是身经百战的老将,程咬金对他很有信心,比对自己还有信心。
只要李绩能把突厥主力拖在城下三天时间,他就能把突厥老巢安德城给拿下。到时候再北上与李绩大军前后夹击,必然能将突厥人全都消灭在弓高城下。
两人在北上之前,就交流过。
若是突厥大军依仗骑兵的犀利,到处流串,恐怕就是他们也拿对方没有办法。都是骑兵的情况下,对方如果避而不战,他们也只能被动的跟在后面吃灰。
所以必须要想办法让对方避无可避的和自己一战。
在来到河北之后,他们就发现,突厥人的兵力似乎没有朝庭说的那么不堪。只是突厥人分散在河北东部的几个州郡里,每一处的力量都不多,是以他们也无法确定突厥人到底还剩下多少人。
不过,就算没有朝庭说的损失过半,那也不会超过二十万人。
若是这些人分散,他们就逐个击破;若是集中,那他们就打上一两场歼灭战。
只是两方势均力敌的一战,恐怕就算歼灭突厥人,他们的损失也将无可计量。
即要正面做战,又不能同归于尽。
于是两人商量之下,这才决定兵分两路,一南一北夹击,一方面是为了把突厥人堵在河北东南部,予以歼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诱惑突厥人分兵,各个击破。
突厥人有南下抢来的大量财宝,必然要派出一定的力量守城,这样能用来击破一路的兵马就只剩十多万了。
他们两方都是十万骑兵,对阵十多万突厥人,又在主场,随时能依仗城池拒守,就算不能打败来犯之敌,拖上个几天还是没有问题的。
若是突厥人攻程咬金,那就由李绩率兵攻打安德,然后包抄,前后夹击。反过来也是一样,两人制定的策略十分灵活,并无成规。
两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只要提前商量好,战场上临机应变,只需要默契,就能随时调整策略。
只是他们没想到,突厥人如此果决,就采取了行动。
照他们之前的战场形态,突厥人应该不知道他们来了多少人,又是如何部署的。两眼一摸黑的情况下,冒然行动是大忌。按照常理,他们必然会先固守城池,慢慢摸清情况。
再制定策略,整个过程至少要持续个十天半个月。
谁知道对方一改之前的散慢,迅速采取了行动。等到程咬金得知突厥大军出动后,又犯起了疑,战场之上,你算我,我亦算你,谁也不敢马虎大意。
他们诱惑突厥人分兵‘各个击破’,却也怕对方真的做到对他们各个击破。
程咬金在得知突厥人的动向后,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派出斥侯一路尾随。对方反应太快了,他担心对方会不会是故意诱敌,以做试探,实际上等自己去攻城时。
再杀个回马枪,把自己给包了饺子。
派出斥侯后,他就率领大军慢慢前行,一边北上接近安德城,一边也在等着斥侯的消息。
安德城离弓高城有一天一夜的距离,只要确定突厥人和李绩的人交上手,那他就能放心从容的攻打空虚的安德城。
大军走到历亭附近,接到斥侯的消息,确定那边开战了,已杀成一团。
程咬金也不犹豫,率十万骑兵浩浩荡荡的扑向了安德。等他大军来到城下时,突厥人已经紧闭城门,严防死守。程咬金看着城头上摆出一幅坚守模样的突厥人,很是不屑。
这些人哪会守城,只需步卒来到,三天时间不到,就能拿下这座城池,消灭城中的几万守军。
‘咚咚.咚.’
在震天响的隆隆战鼓声中,骑兵一阵阵从城门前驶过,箭矢如雨般扑身城头。而城上的突厥人居高临下,也开始射箭反击,两方激烈交手,你来我往,攻城战就此拉开。
几轮箭雨过去,双方都遭遇不同程度的损伤。
随后在帅旗下,身着威武明光铠的程咬金令旗一挥,两万步卒抬着骑兵从附近城池搜罗来的云梯,和砍伐旷野树木简易打造的撞城锤,就向城池扑去。城上的突厥人慌乱的把石头滚木通通往下丢,只是步卒还没到城下,故乱丢下的石头又能砸到多少人?攻城步卒的将领很有经验,见此迅速指挥在攻城士卒抗着云梯在城下大喊晃荡着。
先不急着攻城,而是消耗对方的物资。
果然,没过一刻钟,城上的落石和滚木渐渐稀少。唐军抓住机会,把云梯搭在了城墙上,就开始往城上冲。突厥人见状,急得没有办法,只是城上已经没有多少石头了。
没过一会儿,步卒就嚎叫着跃上城头,和突厥人杀成一团。
“哈哈哈,突厥人还是这般愚蠢。”
远处帅旗下的程咬金和围着一圈的将领们轰然一笑:“本将还是高看了他们,原以为要上三天时间才能拿下城池。现在看来,只要城里的守军不多,我们今日便能攻下城池。”
“程帅,突厥人不善守城。”
这只陇西飞骑的领头儿万人将正是韦德铭,见如此顺利,他笑着说道:“他们赖以称雄的是骑射,若是骑兵交锋,我们就是想收拾他们,也要费很大的力气。”
“可现在他们弃马上城,以骑兵来防守,是明显的扬短避长。”
“不过程帅也不能大意,须防着突厥人见机不对,打开城门,以骑兵冲阵。”
“呵呵,本帅正想他们这么做呢?”
程咬金一幅尽在掌握中的模样:“本帅将大军都集中在西门,就是让他们从其他城门突围。他们躲在城中,就像是躲在乌龟壳中,我们十万骑兵派不上用场。”
“只要他们弃城,那我们就能就以绝对优势的力量,将之给消灭。”
“程帅英明。”
众将叹服,人的名,树的影,程咬金出身武将世家,在瓦岗寨时就声名雀起。后来投唐,又追随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平定地方割据势力,位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贞观后,又参与定襄之战,平定吐谷浑、吐蕃、西域诸国,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跟着这样的沙场老将,他们也是十分安心的。
对于这些关陇世族核心的各家子弟们,程咬金也是用心交好,再过上二三十年,等到各大世族现在的掌权人凋零之后。这些经过了历练,又掌握兵权的嫡系子弟,必然会登上更重要的舞台。
或在背后主持家族,或进入朝堂为重臣,有了这些关系,程家想没落都难。
众人谈笑风声,随意闲聊,混然没有把远处如绞肉机般的攻城战放在眼里。
不时点评一番,世家子弟的气度尽显无疑,若非都穿着盔甲。倒颇有些‘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姿。
其中杜氏的一位少年将军,看着唐军步卒源源不断的顺着云梯冲上城墙,厮杀了一个多时辰,城头上不时有尸体翻身掉下城墙,皱眉问道:“不是说只要攻上城头,要不了多久,就会城破吗?”
“怎么杀了这么久,城内还没有崩溃的迹相?”
他的话一出口,不少刚刚经验浅薄的少年俊彦们也是一脸诧异的看向程咬金。
程咬金一愣,对这群世家贵胄一阵鄙视,真是棒槌,不过脸上还是笑容满面的耐心解释道:“若是一般情况下,攻城战必然会打上个十天半月的,把守城力量耗的精疲力竭。”
“最后大势倾斜,攻城一方登上城头,就好比压跨防御力量的最后一击,守城军卒心态一溃,就会土崩瓦解。”
“这也是双方即有经验形成的惯例,在登城的那一刻,攻城一方会士气大振,而守城一方则是无比绝望。形势的扭转,就在一瞬间,这也是双方的心态造成的。”
一席话说的众人默默点头,他们自从进入军伍之后,只是训练而没怎么打过仗;而且还是骑兵,更没有接触过攻城战。仅有的一些常识,还是从书本上学来的。
虽然平时训练刻苦,却并没有太多的实战经历。
这次出征,也有历练的意思。
世族的老一辈,把他们交给程咬金和李绩这样的老将,就是想让他们弥补一些实战经验。补上纸上谈兵的最后一块短板,只要经过几场大战,这些人就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精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