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丙申清明,退休后探亲旅游的收官之行很有收获。行前创建了“靖城山海镇瑾握国”亲友qq群,发了些老照片和近期照片,到无锡后建了同名微信群,一下加入者踊跃,现已达23人。除了我和两位姐姐是长辈,其他全是子侄辈乃至孙子辈。短短几天中,我不得不感慨惊叹微信功能的强大,它把我这个家族散布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亲人很快联系起来了。

不是吗,从未见过面的海峡对面的长兄之长子,通过侄孙女微信联系上了。对话交流,虽素未谋面而亲情可感。他其实只小我一岁,已是儿孙满堂,而对我这个家族最小的叔叔,还挺谦恭有礼的。

远在加拿大的外甥女,已有两年多没有联系上了,现在也通过另一个外甥女把她“拉”进群来。其时已近中午,我知道加国已是午夜,时空的阻隔丝毫也不影响我们的交流。不仅在群里对话,还有二人之间“单线”联系,直到午后,我提示她,她那里已是后半夜,而我,也想小憩一会,下午还有两堂老年大学的摄影课呢。我们才依依道别了。

最神奇的自然是传照片,通过微信,我看到了海峡对面的侄儿的儿女、孙儿辈的照片。侄孙的小孩,我可是太太辈了!好可爱哟,敢与狗狗这么亲密的接触,乖乖。我远在东北JmS的远哥的儿子,也第一次看到我上传的他父亲年轻时稚气未脱的老照片。

参加群的家族成员这么多,很快我就把“瑾握国”(家乡话“陈家”的方言发音的谐音,“瑾握”取《屈原列传》中“怀瑾握瑜”之中间二字,为的是寄托寓意)后代简表列出来了,并且一次一次修正完善重发,令原本分布在全国(世界)各地的家族后人惊喜无比,连连点赞,说让他们一下弄清了家族人物关系,夸我为家族做了功德无量的事情,要送给我“一百个赞”,那感觉比发篇博文让别人来点赞留评爽多了——血浓于水,和那么熟悉那么亲近的后辈在一起交流互动,至爱亲情啊,能不享受吗?

这么多家族晚辈在一起,给他们讲点什么呢?两位早年曾同在bJ工作,后来一到东北、一往西北的老哥年青时的合影触发了我的情思。我先后转发了博客《仲秋西北行》、《东北之旅(二)——JmS》,这是我探亲游的真实记录。没想到,反响热烈,颇受好评。尤其是后者,触动了早年和我一起生活的两位姐姐的情思,为之动容,为之热泪盈眶。

是的,看了、听了这些,我也几天心情激动,夜不能寐,并情不自禁又写了以下文字:

转发这两篇博文,是想到我的这两位原本在bJ有很好生存空间的哥哥,后因不同原因,一去东北,一到西北,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后来的人生经历,也让我日益成熟的心灵有了更多的感受。

2013年上半年,得知麟哥的有关病情,开始很惴惴,于是退休后的探亲游首选西北。到兰州看到老哥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都比我想象的好,子侄辈的工作生存环境都不错,所以与麟哥一家在一起,欢乐的氛围浓一些,特别是中秋节那天,我们两方四家团聚,真是难得难忘,老哥也是由衷的高兴。

相比而言,JmS一篇是更触动我感情的,写时热泪盈眶,回看也还常唏嘘难忍。既有儿时的困顿苦涩回忆,也是对远哥一生的追思和凭吊。

看远哥与麟哥在bJ时的那张合影,明显稚气未脱,也可说真是入世未深,支援JmS竟主动报名去了。生前我和他谈过,他当时看那些找各种理由推托不去的还很不以为然;致哥后来知道,也怪不跟他商量呢!

在我们后面四个姊妹中,远哥是跟上面哥姐联系紧密的桥梁,大家都很喜欢他、赞赏他,后更因身处边陲,少不了惦念他。这次群里敬昌侄儿刚联系上也马上提到JmS的叔叔,可见海峡对岸的长兄也关心他,给儿子讲噢,其情可感!

。我记得当时母亲得知这消息,数宿难眠:最心爱最有寄托的儿子也遭下放,媳妇还临盆待产,这怎么办啊!后来出生的老二名“小来”,也为记住这段经历吧。远哥也得以被信任重用,尽展才华。赴美引进设备,搞管理、撰文稿、修厂志,风生水起,为厂子发展殚精竭虑,不遗余力。正当作为副厂级领导退居二线可以轻松一点工作,享受一下生活时,却染疾一病不起,过早离去。前年到JmS,看到佳市虽美,而他兢兢奉献一生的佳纸厂区却是萧条冷落,有的已成汽修等私营企业经营的场所。时过境迁,人去物亦非,岂不痛哉!

好在现在两位哥哥又都有后人在bJ工作或具有生存条件,甚可告慰。“后来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梅岭三章》中有此诗句。老一辈的多已离去,转发两文后又说了这许多,也像前面两位姐姐说的那样,希望“瑾握国”后人传承先辈美德和良好家风,珍惜今天,把握机遇,创新发展,争取有大作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东北远哥的长子,也以以下文字为呼应:

叔叔好,这张照片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那时我爸爸应该还不到18岁,一个高中生的年龄,真的是稚气未脱啊,但眼神中,却是远远超越年龄的坚定与担当!

听我妈妈说,我爸爸那时每月工资是53.40元,因为有奶奶在农村,及老家的姑姑叔叔年纪小,需要接济,所以我爸爸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谈恋爱,每月除了留下点买书钱,大部分的工资都5块、10块地分寄给奶奶、姑姑补贴家用,直到三十几岁才结婚……

我爸爸对他童年的事及如何到JmS的事很少提及,但我从和奶奶及几个姑姑、叔伯的接触中,知道了我爸爸的一些事情。上海的秀姑姑、杭州的丽姑姑,我都见过两次,每次两个姑姑都笑容满面地提及,我爸爸小时候又漂亮又乖巧的可爱样子,特别招人喜欢。还有我爸爸小时候怕别人说他穿新衣服,每次有新衣服穿,都要躲到一边,偷偷地把衣服弄到褶褶巴巴,才穿到身上……

奶奶在世时,每次提到我爸爸十几岁就远离家乡,承担家庭重任,都泪水涟涟,觉得她的大儿子小小年纪就吃了很多苦,其实,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环境,哪个伯伯、姑姑、叔叔,不是一波三折地历尽艰辛呢?

我爸爸后来在合肥生病,在玖姑家近一年时间,得到了奶奶、姑姑、叔叔婶婶的悉心照料。奶奶那时80多岁了,每天拉着我爸爸的手,看不够地看啊,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

我爸爸后来回到JmS,2000年病重的时候,玖姑代表陈家的兄弟姐妹来JmS看望,每天拉着我爸爸的手,和我爸爸说话啊,聊天啊,说小时候的事啊,我爸爸那时非常高兴,呵呵地笑着,有时喊出“玖玖”“玖玖”,然后两个人就流着泪,泣作一团……其情其景,足见陈家之手足情深矣!

叔叔说的好,我爸爸是个旷达之人,虽中年染病、盛年早逝,但能为陈家亲人不断提及,不忘感恩,虽在九泉之下,也应含笑矣……

啊!血浓于水,亲情如海!让我们都充分珍惜这人间美好的情感,用好现代新媒体这种交流方式,让华夏大地的每个家庭、家族都更亲密,更和谐,充满正能量,中华民族整个大家庭也一定会更加团结友好,坚强如钢!

201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