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袁谭之死
曹信打开折子看了看,有关白狼山土匪之事,暗卫在调查一个多月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人跟袁家余孽有关。
那队‘土匪’的训练地在冀州黑山中,那里原来是张燕的地盘,张燕带人离开后,变成了无主之地。
而冀州原来是袁家的地盘。
这是其一。
其二,武器,土匪们携带的武器中,有一个武器最显眼,就是弓弩,当初袁绍手下最精锐的部队正是弓弩兵。
被俘的‘土匪’表示,他们在进入训练基地后,被要求每天练弩。
几位头领对弩似乎很熟练。
这一点符合袁家余孽的特点。
第三,动机上,袁家本来是天下第一大家,河北袁绍雄踞北方四州,兵强马壮,被认为是最有机会登上皇位的诸侯。
只可惜他遇到了曹信。
曹信是袁家的克星,不管袁绍有多少人,占据多大优势,但只要遇到曹信,必定会遭遇大败。
在犬城,曹信以少击多,打败袁尚吕布数千精兵,在黎阳曹信先后击败袁绍手下大将蒋奇、高览、张合,在延津在汲水谷,曹信一把火烧掉袁绍数万大军。
这两次大败,让袁绍在袁曹对峙中丧失了原本的优势,只能在黎阳据城而守。
可曹信飞兵天降,出其不意,占据袁绍老巢邺城。
后来又几千打数万袁兵。
袁绍被活活气死。
可以说袁家之败,全败在曹信一人身上。
袁家残余势力深恨曹信,才会秘密练兵,试图报仇。
“子玉,这是袁谭的口供,袁谭说此事是由他一人主导。”
曹操又递过来一份折子。
“袁谭?是他做的?”
曹信有些讶异。
当初他飞夺邺城,抓住袁谭当俘虏,后来把袁谭带到许都定居。
后两年袁绍去世,曹操又把袁谭送回邺城,准备分化袁尚的权柄,但计策失效,袁谭被袁尚扣押在城里。
曹信第二次攻进邺城后,也救出了袁谭。
事后袁谭被曹操封作冀州刺史,以此来稳定河北民众和世家,还让九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
大晋成立后,袁谭被封作邺侯,虽然没有官职,但也身份显贵,在洛阳过得不错。
他会是幕后黑手?
曹信看了看折子,袁谭在折子上说,自从冀州兵败之后,他一直在秘密联系旧部,积攒实力,有时还煽风点火,希望能挑起曹信和曹操的矛盾,还从中取利。
这一次他们本想袭击曹信的车队,争取杀死曹信,报仇雪恨,事后嫁祸给曹操。
若曹信挂了,他手下的将领们肯定会起兵为他报仇。
到时候天下大乱,袁家就有了重新崛起的机会。
若是杀不死曹信,袁谭也做了第二手安排,那就在现场留下暗卫的腰牌,让曹信相信是曹操要对他动手。
事后两人闹翻,天下大乱,袁家也有崛起的机会。
只可惜那队‘土匪’太没用了,看到燕王的旗帜,一弩未发,便军心动摇,最后被全部抓住。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袁谭的预料。
袁谭表示很失望,最后在口供中说,曹信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将来曹信一定会起兵造反,与曹孟德刀兵相见,到时候天下大乱,诸侯们会顺势而起,推翻大晋。
他期待着那一天到来。
曹信轻轻一笑,放下折子,“陛下,听说袁谭在洛阳深入简出,很少与外人交际,暗卫怎么发现他与此事有关?”
“是审配审正南,审正南在投降后,常常在酒宴上大骂朕还有你,说我们二人用卑鄙手段打败袁绍,窃取袁家的天下,还诅咒大晋国运不长。
审配骂了不止一次,屡屡被御史弹劾,朕看在他是名士的份上,没有杀他,只是派人将他收押,不久便发生白狼山伏击之事,廷尉趁机审问审配,审配说是袁谭的指使。
廷尉立即收押袁谭询问,袁谭受不住廷尉的手段,不到一日便交代了所有的事情。”
“原来如此,当年我和袁显思谈过几次,见他是个磊落的汉子,还颇有好感,不成想他竟然做出这种勾当。”
曹信叹道。
“子玉,知人知面不知心,自从大晋立国后,那些野心勃勃之辈,总希望你与朕闹翻,给他们作乱的机会,可朕偏不让他们如愿。”
曹操沉着脸,杀气腾腾地说道。
曹信点点头,“陛下,袁显思可在狱中?我还有一些疑问,想亲自跟他聊聊。”
“子玉,那袁谭在写完口供之后,便吊死在狱中,唉,看在袁本初的份上,朕本来想饶他一命,可他却自杀了,可惜。”
曹操叹息道。
曹信也轻叹了一声。
离开曹府后,曹信叫来裴元绍、徐庶,把袁谭的口供交给两人。
“看看,有什么看法?”
曹信喝了口茶问道。
徐庶看了一遍,拱手道,“大王,月前大王车队遭遇伏击的消息传到洛阳城后,陛下大怒,下令廷尉严查,正好当时审正南醉酒后在宴会上大骂陛下和将军,因此被廷尉下狱。
不几日袁谭、袁熙、高览、吕翔、吕旷等河北降将皆被抓捕,沮授、辛评、许攸等人被叫去廷尉府问话,连颜良、张合、郭喜、郭图几人也没放过,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后袁谭在狱中身死,传闻是悬梁自杀,此事才不了了之。”
曹信皱了皱眉,“发生在白狼山的案子,应该交给定州官府来查,而不是廷尉,只因审配酒后乱语,廷尉就把河北降臣定为怀疑对象,未免太毛糙了,元绍,能不能查到袁谭的真正死因?”
“大王,若袁谭的尸体还在,可以试试。”
“行,你去查查,希望此事没有冤案。”
曹信说道。
不等裴元绍出手调查,就有相关流言在城中传播,流言说袁谭并未死于自杀,而是中毒而死。
此外袁谭在狱中也没有招供,那份供词是由廷尉伪造,只要仔细检查,就能看出不是袁谭的笔迹。
至于廷尉为何伪造一份口供,流言说是司马华歆的指使。
燕王曹信即将回到洛阳,陛下需要给燕王一个交代,便将此事交给华歆来做。
华歆找不到幕后主事,便对袁谭严刑逼供,袁谭不招,被廷尉害死,事后模仿袁谭的笔迹,写了一份口供。
也有流言说,白狼山伏击事件的幕后黑手正是皇帝本人,燕王拥兵自重,早成了陛下的心腹大患。
陛下想要灭掉燕王久矣,只是燕王本事极高,且兵强马壮,在战场上从无败绩,皇帝不能在战场上灭掉燕王,便想派人伏击燕王。
可惜燕王在士兵中的威信太高,士兵不敢对他出手。
伏击失败后,皇帝为了掩盖真相,也为了给燕王一个交代,便把事情推到河北袁谭身上,这才导致袁谭含冤而死。
传闻袁谭死的当晚,洛阳西山上的鸮叫了一夜,正是在为袁谭鸣冤。
流言在城中传的沸沸扬扬,也传到了曹操的耳中。
“混账!”
曹操勃然大怒,命人叫来司徒华歆、大理寺卿钟繇,廷尉府主事崔琰、中尉丁仪等人。
“伱们告诉朕,这份口供是真是假?”
“陛下,这份口供确实是袁谭在狱中所写。”
中尉丁仪抹着汗说道。
他是此案的主要负责人,袁谭在狱中死得不明不白,他要负很大责任。
“你可是亲眼看到袁谭写下这份口供?”
曹操喝问道。
丁仪身体颤了颤,“不,不曾,在审讯时,袁谭不招,微臣命人把他送回狱中,要他好好想想,不想当晚袁谭暴毙,桌上放着这份口供。”
曹操拧着眉头,“袁谭到底是怎么死的?”
“陛下!”
廷尉府主事崔琰拱手道,“经查实,死于中毒。”
“中毒?何人要毒死他?廷尉大狱是朝廷禁地,为何有人能在狱中随意出入?”
曹操喝问道。
“陛...陛下,贼人行事诡秘,臣还在调查。”
崔琰说道。
曹操脸色漆黑,额头青筋在跳动,他怒哼一声,
“华子鱼,暗卫那边调查进展如何?”
“陛下,暗卫主要在调查那批弓弩,据调查,定州府库在两年前遗失过一批弓弩。”
华歆轻轻说道。
“两年前?定州?”
曹操皱眉,两年前曹丕在定州担任刺史,细查下去会不会查到曹丕身上?
“在廷尉大狱这边暗卫可查到有用的线索?”
“陛下,据说袁谭生前与庞统庞士元交往甚密,袁谭被抓进狱中后,庞统曾去探望过。”
华歆说道。
“庞士元?”
曹操捏着胡须,想起那个长相丑陋的谋士。
“此事跟他有关?”
“暂时没有线索。”
“查!继续查,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不能放过,必须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是,陛下!”
华歆崔琰丁仪三人抹着汗退下。
曹操叫住了钟繇,“元常,外面流言汹汹,燕王必定也有所耳闻,朕该如何向他解释此事?”
钟繇想了下,“陛下不妨直说,燕王是将军,心思坦荡,不屑于阴谋诡计,陛下可直接跟燕王讲述此事的内情,燕王必定能理解陛下的难处,陛下遮遮掩掩,反而容易引起误会。”
曹操迟疑了下,
“元常,朕想让你去见见燕王,将事情告诉他,希望他在此事不要有什么误会。”
“是,陛下!”
钟繇拱手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