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山上运料,好在还有身强力壮的徒弟们费力气。
日伪时期留下的那条1.5米宽窄的水泥路,也出了力。
真正费力的是房子挖地基的时候,农村的瓦房大多数是单层结构,一般不是在平原做地基埋深0.5m,然后基坑坑底采用灰土,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就可以了。
可是这里是丘陵地带的山坡,地下都是含大量的石砾。
好在水、电还可以埋管接上山来,这也费了不少功夫。大伯的徒弟里面也算是一通百通吧,这样的小技术难不住。
这里的地势,又不能轻易弄上来挖掘机这样的机械设备,最后只有靠原始的人工挖掘了,所以进度比较慢。
即使是这样,深挖之后也是房屋会紧靠着一面上坡,所以地基都是斜面,深挖十米之后,用青石垒砌成地基,上面加水泥板覆盖,可以顺势多一层地下室,也还很隐蔽。
传统瓦房地基要选在高处、向阳处,这里也不好讲究了。
大伯的要求就是要采用毛石基础,这样坚固耐用。墙体、天棚等自然都是要有保温层。门窗采用塑钢型材,平开门窗。
其实现在因为成本和环保的要求,已经很难找到青瓦了。
多数瓦房也是采用玻纤胎沥青瓦,因为这个瓦只需要钉子钉上去就行,施工快,抗10级大风,而且寿命起码30年。
至于都市里必须的下水道,农村处理的很简单,就是在附近挖一个化粪池,等自然消纳之后,再定期处理就好了。
四叔家里还有养猪场要喂食,看人手多就先回去了。
岳婶的任务是给这些干活的徒弟们和工人们做好饭。
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还让赵淑芬上山,再加上舅妈两个人,都在厨房里操持,差不多也就足够这些人吃好了。
没想到,工程才把料全部运上去,堆在旁边,就有了意外。燕钢公司接到了一个海外钢铁厂的建设任务,需要大量的人手赶工期,大伯和周大刚也是技术攻坚的点名主力。
人在工厂身不由己,他们都要带着各自的徒弟回去了。
好消息就是,之前他们才发现,本以为会很坚硬的山坡地,几铁锹挖下去,居然后面有些松软,显然上部是夯实的。
知道明天大家就要都回去工厂加班、加点的赶工期。
于是,在大伯带领下,这些人光着膀子挑灯夜战,终于还是完成了大部分挖地基的任务,基本上就差一个底了。
地势原因,周边也无法堆放太多物料,干脆大家也就把青石垒砌地基的四面墙都搭了出来,就剩下清理土方后,水泥浇筑防潮,再铺上一层青石,再加一层钢筋水泥就可以了。
“收工吧!”大伯吆喝一声,他也不想弄的太晚了。
毕竟,今后几天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的加班、加点,大家也都要节省一点体力,别太累了,还要留一些给工作。
而且,天际远处隐隐的飘来雷声,还有隐约的电闪。
山间的空气里,出了青草的味道,就是土层被翻动后特殊的潮气,天气预报说是有分散性阵雨,随时都有可能。
大家也需要收拾一下,别被雨淋了,生病就不好了。
听到师傅的话,大家嘻嘻哈哈的说笑,就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