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宪章(十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宪章(十一)

第406章 大宪章(十一)

五个月后

秋高气爽的时节,燕国的盐铁会议召开。

与会的包括燕国宗室子弟、各地的行会代表、豪强代表、儒士、官员。

现在的燕国是盐铁官营与盐铁私营混合,在已经被打烂重建的辽东实行盐铁官营,在仁川、釜山、嫦娥等推翻王霆的战争中出力极大的城市实行盐铁私营。

咚!

青铜钟被敲响,王婴对众人说道:“会议开始。”

随后,荀彪站出来引经据典:“昔日靠着盐铁官营,汉孝武帝才能凑集北伐匈奴的军费,我燕国历代先君也是靠着盐铁官营才凑集钱财海外开荒。”

“若无盐铁官营,谁来阻挡高句丽人、鲜卑人的入侵,我等早就死无葬身之地。”

支持放开盐铁产业的名士反驳道:“圣人云,仁者无敌,若是能实行仁义,则何惧区区外敌?”

“放开盐铁产业,只会让地方豪强做大。”

“官府经营的盐铁,产量低,价格高,质量差,百姓早就有抱怨,反倒是这两年,嫦娥城一些私人经营的盐铁作坊,质量好、价格低,这才是利国利民。”

跟霍光时期的盐铁会议没有太大区别,双方虽然是争论盐铁产业,但争论着争论着就跑题了,双方都开始对对方人身攻击。

支持盐铁官营的指责对方是想要侵吞国家资产,支持放开盐铁产业的指责对方是想要做第二个王霆。

渐渐地,话题不仅仅只是讨论盐铁,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还要不要继续坚持儒学,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中央集权,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三公九卿的制度。

“若我们不能形成合力,如何抵御中原的入侵?如何抵御草原的劫掠?”

“只要实行仁政,自然会万民归心,中原与草原自然不敢入侵。”

此刻的荀彪化身桑弘羊,独自一人与众多地方派儒士辩论。

不要动上层人的利益,也不要动底层人的观念,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余王氏子弟不在乎儒学还是不儒学,他们在乎的是,自己手中的权力更大,不会出现第二个王霆想要搞专制。

表面上是儒学理念的争论,实质上是王氏子弟与燕侯王霸的权力之争。

大家都是王氏子弟,身体里都是先祖康的血脉,凭什么你王霸就要比其他王氏子弟更高贵,凭什么你王霸就要像秦皇汉武一样搞一言堂?

会议果然什么也没讨论出来,双方不欢而散,谁也没能说服谁。

荀彪忽略了很重要一个点,霍光能保住盐铁官营,是因为霍光手里有兵权。

而燕国的国情与几百年前的大汉是不同的,王霸虽然有兵权,但其他王氏子弟同样有兵权。

争论来争论去,最终还是要靠拳头说话,念叨一万句圣人之言,也比不上别人兵权在握。

又三个月后

面对整个燕国宗室子弟的口诛笔伐,荀彪被迫自杀,协助王霸登上燕侯之位的谋士,堂堂一流谋士荀攸的嫡孙,却在众多王氏子弟的讨伐声音中,被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那就是确定了辽东地区的盐铁官营,同时确定了儒学依旧作为燕国的官学。

至于海外地区,则只能放开盐铁官营,由各个城主经营盐铁产业,各个城主又会将自己的盐铁产业经营权转卖给自己城市内的行会。

而一些没有城主的城市,比如嫦娥城,则直接把盐铁产业卖给了当地的行会。

与此同时,由于谁也说服不谁,大家又不想再打一次内战,所以各退一步,在燕国实行“一国两制”。

辽东本地类似中原的统治模式,海外则由各个城主自行决定统治模式,然后由议会通过就行。

如果非要用一个朝代来类比,那就是汉文帝时期的大汉。

辽东就好比关中,被燕侯直辖,海外地区就好比关东地区,被各个燕国宗室子弟统治。

而嫦娥、釜山、仁川三座城市则是半直辖半自治,城主由燕侯任命,城市的官员由市政议会推举。

在辽东,践行严格的中原统治模式,取消女子的合法继承权,恢复一夫一妻多妾制,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实行九品中正制。

海外诸城则非常多样性,有的城市自治,有的城市察举制,有的城市九品中正制,有的自创考试制度,还有的实行托管包税制。

所谓托管包税制,也就是将某片区域承包给某个行会统治,然后行会定期向统治这个城市的王氏子弟缴纳赋税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管,无论行会在当地如何鱼肉百姓都可以。

至于婚姻制度,有的城市依旧执行一夫一妻制,有的则一夫一妻多妾制,有的一夫多妻制,还有的一妻多夫制,还有的多夫多妻制,还有的没有婚姻制。

同时,一些地处边疆的城市为了获得人口开荒,一些地处中心的城市为了处理多余人口,因此各个城主一拍即合,在议会上通过了“恢复奴婢制”的决定。

允许燕国百姓沦为私人奴婢,被各个行会和城主买卖,使之成为开荒人口。

一些城市由于偏向于作坊生产,因此不仅不禁止土地兼并,还鼓励土地兼并,使得大量百姓沦为流民,这些流民进入城市,成为廉价劳动力,为城市作坊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生。

渐渐地,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了贫民窟这种东西。

以前是没有这种玩意的,没有工作的人都会去乡下种田,自然也就没有贫民窟。

可是,一些城市的鼓励土地兼并政策,使得当地百姓失去田亩,这些百姓只能靠着给作坊劳作来养家糊口,同时又买不起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便只能居住在环境恶劣的贫民窟。

——

时代的进步,有时候并不一定就会带来民生的改善,甚至还会导致民生的倒退,至少在大宪章时期是如此的,大量农民被迫成为流民,然后涌入城市作坊工作,成为作坊主们的廉价劳动力,他们以前在农村辛苦耕田,勉强还能填饱肚子,而被迫进入城市后,除了少部分人获得了工作,大部分人只能乞讨为生,然后在某一天被城市的统治者捕捉为奴隶贩卖,这个时期,对于燕国而言,是生产力大发展时期,可对于普通燕国百姓而言,是无比黑暗的时期。——《世界通史·宋·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