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九十二章 远离希腊女人,让罗马再次伟大(新年快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二章 远离希腊女人,让罗马再次伟大(新年快乐!)

“那这里有一个问题。”让娜指出:“你也说了,这只是那个时候的情况吧。现在,希腊人应该已经习惯这一切,适应汗廷的统治了。”

“我听说,当时大都荒凉的像个村,你看现在,不是确实繁荣起来了么?罗马如今也是个大国了,不像当初,天天被人揍来抢去的。有这些功绩,你们还怕什么希腊人啊?”

“对希腊人妥协,是因为当时初来乍到,需要借助传统习惯的力量,让他们接受。”让娜指出:“现在伱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大家很满意,不应该继续妄自菲薄。”

“我看他们还是整天闹事啊。”郭康说。

“那是市民们的日常,不用当回事。”让娜不以为然。

“而且,他们连你们这些奇怪的宗教信仰都能容忍了,还有什么不行的?我倒是觉得,这些普通市民并不真的讨厌你们。”她判断道:“希腊市民以往比我们那儿都能闹的,现在的表现,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这都可以?”郭康觉得她的标准有点太低了。

“你要是去过巴黎,就知道大都的官府,已经很得人心了。”让娜笃定地告诉他。

郭康对此颇有些疑惑,决定回头和其他人讨论下再说。

让娜对他的反应倒是不怎么意外。

“你还不明白么。”她继续说出自己的质疑:“你们也说过,自己是罗马人,那还为什么必须特意伪装,去和那些麻烦的希腊女人接近,让罗马人披着希腊皮来掩饰自己呢?”

“你这个说法也有问题。”朱文奎并不赞同妹妹的想法:“希腊人的文化,在这边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不是披张皮这么简单的。”

“他们汗廷那些人,你也见过。在对希腊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上,不止东方人,连那些保加利亚和斯拉夫人,其实都很……呃,比较质朴。”

“没有这些希腊人帮忙,他们还行不行?而如果直接决定,放弃这些希腊文化的部分,那是不是就跟神罗一样了?这样会不会被人认为是数典忘祖、过河拆桥啊?”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现在不就是希腊文化不行么。不是你想放弃,而是根本留不住。”让娜指出:“你没注意过他们大汗的帽子么?”

“你说那个挂着假辫子的钹笠冠?”朱文奎在头上比划了下:“那东西怎么了?”

“知道为什么他们不用希腊人的皇冠么?”让娜问。

“是为了显示传统,表示和希腊人不同么?”朱文奎思考了下,问。

“是因为根本没有皇冠了。”郭康苦笑着解释道。

“当时,约翰五世的军队在内战中处于下风,为了拉更多雇佣兵,他的母亲安娜太后把祖传的皇冠卖给了威尼斯人。所以,之后就没有正式皇冠了。”

“呃……”

“老约翰大汗——就是先汗约翰七世,当年确实是想搞个加冕仪式,把那个东罗马皇冠戴上的。为此还找了威尼斯人,想要花钱赎回来。”郭康继续说道:“但威尼斯人也自称罗马的继承人,想拿着皇冠到处显摆,不愿意卖。”

“他们是我们的重要同盟,而且人家这次也没偷没抢,我们也没法说什么,所以就放弃了。”

“那后来呢?”朱文奎问。

“后来,巴西尔三世介入达尔马提亚战争,帮助威尼斯人对抗匈牙利的时候,威尼斯议会提出,可以把皇冠归还,抵扣一部分军费。”

“但这时候,离建帐已经过了几十年,大家早就不稀罕这东西了。汗廷当时四面开战,要它还不如直接要钱呢,所以也没答应。”

“当初,老约翰大汗进城时,带着的就是这种仿元朝的钹笠冠。久而久之,它本身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后世就一直这么沿用着。那个辫子……”郭康也比划道:“最开始也是真的,是草原贵族的一种发型。但这东西梳起来太麻烦了,后来大家都留简单方便的罗马发型,就把它改成个挂饰了。”

“居然还有这回事。”朱文奎有些意外:“希腊先生都没给我仔细讲过,估计也是觉得官家们太丢人,为尊者讳了吧。”

“官家是什么鬼。”让娜听他这么说,笑了出来:“这是你想出来的翻译么?”

“你说这个啊。我单纯觉得这样翻译比较好记。”朱文奎解释道:“而且你看,虽然大明的官方外交,对此是不主动提的,但大家都明白,这个巴塞琉斯意译过来,应该就叫皇帝的。”

“我来这里之后,专门对此研究过。在希腊人自己的认知里,只有波斯的万王之王和埃塞俄比亚的万王之王,与罗马的巴塞琉斯享有同等的级别。其他自称的凯撒之类,他们是不认的。这么对应过来的话,这些巴塞琉斯和万王之王之类,级别都等同于皇帝了。”

“但再看看希腊人最近这几个‘皇帝’,又觉得实在配不上。不管是国力还是能力,也差的太远了。可能就剩下一个名号了吧。”他挠挠头,说:“想来想去,不如把这个尊称翻译成‘官家’,既保留了原来的级别,也能显示区分。应该还可以吧?”

“我觉得非常好。”郭康果断称赞道:“当年有大儒说,翻译的事情,追求的就是三条标准。一要忠于原意,谓之‘信’;二要顺畅易懂,谓之‘达’;三要得其神韵,谓之‘雅’。我看这个‘官家’的翻译,就兼顾信达雅,比单纯音译好多了。”

“你们刚刚不是说这里文化水平不行么。我明明觉得这说的很好啊。你是怎么见到这么多有学问大儒的?”让娜好奇地问:“如果有这种底蕴,那更不应该纠结于希腊女人的问题了啊。”

“大儒都和孔子一样,喜欢周游列国,但一般也呆不久,所以经常说两句就走了。”郭康开始信口胡诌:“我们缺的主要是能常驻的那种。”

“好吧……”让娜只好不再追问。

“不过,确实有人和你差不多的想法。”郭康想了想,告诉她:“之前,史恪给我说,他弟弟史丹这次出使,就准备去寻找一些有学问的大儒回来。”

“他们估计也是这种思路吧——哎,说到底,还就是文化教育的问题。”他无奈地笑了笑,对朱文奎说:“如果你们父子,能设法让大明派一千个教书先生,来这里常驻,我们就再也不用考虑这么多有的没的了。”

“我们倒是真可以试试。”让娜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了积极性:“我现在怀疑的,就是目前这些,诸如与希腊女人通婚之类的、‘维持合法性’的措施是否有必要。”

“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摆脱腐朽堕落的希腊文化。这是我们对于罗马文明的使命。”她说着,又拉上朱文奎:“哥,你说对吧?”

“这关我们什么事啊……”朱文奎反应不过来了。

“兴亡续绝是正统华夏王朝的普遍追求啊。”让娜居然也会这个:“我们做这些,对两个文明都是有好处的。”

“可他们也没亡啊?”朱文奎指出:“你自己刚刚还说,罗马现在正在兴起,发展很好,跟当初不一样了。”

“但如果再这样下去,肯定会被希腊女人坑死的。”让娜说着,转向郭康:“康哥哥,你也不想罗马也来一个贾南风、来一场八王之乱吧。”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郭康问。

“离希腊女人越远越好!”让娜不假思索地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