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断章,让徐均压抑许久的情绪,一下子戛然而止,着实有点憋不住啊!
他目光一扫,便是看到了不远处的福伯。
此刻的福伯,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虽然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但他也没看过啊,此刻只觉得有一道犀利目光看来。
发现是徐均看着他,福伯也是意外。
虽然心情有点难受,但作为一个文化人,徐均并不是一个仗势欺人的人。他咬着牙望着福伯,最终问出一个问题:
“这三国演义,没有其他的了吗?”
原来问的是这个啊!
福伯恍然大悟,他记得秦怀玉之前好像说过,便是思索着答道:
“这位客官,这三国演义只是第一本,如果想要看后面的,只能等下次来了。”
徐均闻言一愣,心中也是松了口气,起码不是看不到了,以后还有机会。
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徐均微微皱眉,沉吟道:
“不知这下次,是指什么时候?”
福伯一摊手,答道:
“这个……大概是随缘吧!”
随缘?
徐均嘴角一抽,表情更是古怪。
你这不扯淡吗。
现在看到这里,他对后面的剧情期待不已,结果就这样没了。差点没把他给憋死,你告诉我后面的内容要随缘?
实在是太狠了。
直接让他咬牙切齿,接着说道:
“敢问店家,你可认识这三国演义的作者?”
福伯心说,这我肯定认识啊!
但福伯也不傻。
他知道,秦怀玉并不是很想泄露身份。
如果他说出去了,那岂不是违背了自家少爷的想法,便是果断摇了摇头:
“不认识,没听过。”
“???”
徐均嘴角一抽,心中要多无语就有多无语。
他已经不知该如何形容了。
这本书就摆在你店里卖,你竟然说不知道青莲居士,这不搁这扯淡吗?
可见福伯一脸认真,徐均也不知该说什么了,犹豫之后说道:
“若是不知道此书作者,那这书是怎么来的?”
福伯淡定如常,毫不着急的说道:
“客官不要误会,其实这本书是偶然得之,然后再做出来卖的。”
好吧,勉强也能解释。
见福伯这样,徐均知道自己也问不出什么了,只能深吸一口气,将自己有些混乱急促的心情压下去,而后又回头看了看。
其他人看得没有徐均快。
他们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看见徐均如此激动,不由得有些好奇问道:
“清坤兄,你这是怎么了?”
徐均一愣,而后郑重其事的说道:
“无妨,你们继续看书吧!”
众人也不理其他,实在是这三国演义写得太好了,虽然是杂文,但读着感觉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投入其中。
总而言之,酣畅淋漓。
至于徐均。
显然此刻是看不到三国演义的后续了,虽然他有种将青莲居士抓回来关小黑屋写书的冲动,此刻也没办法办到。
他现在连青莲居士是谁都不知道。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干点别的了,徐均看了眼在场的这些纸书,对福伯说道:
“店家,这里的所有书,每样都给本公子拿一本,至于这三国演义……给本公子拿二十本。”
如此豪气的宣言,直接把福伯听愣了。
他诧异的看了眼徐均。
而后不太确定的问道:
“客官的意思是除了三国演义,剩下的书全都拿一本,三国拿二十本?”
徐均郑重其事的点头:
“店家,该不会没货吧?”
福伯连忙摇了摇头,果断答道:
“客官尽管放心,有货有货。”
他心中也是联想万千。
要是都按照这个速度卖书,秦家庄的印书坊又要再度扩张了。
虽然现在每天也印不少,可现在福伯有种危机感,多半是不够卖的。当然了,现在倒是不急,毕竟有着存货,回去就向少爷提议。
说完,福伯就指点店里的其他伙计,赶紧去给徐均拿书。这也算是大客户了,这一整套拿下来,没有几百贯是搞不定的。
尤其是这三国演义。
主要是字多,所以一本都要五贯钱。
正在这时。
方才还在看书的其他人,也是陆续将三国演义看完了,当他们看到最后一页,然后往后面一翻,竟然……没了?
“怎么就没了,正看到精彩之处!”
这名书生咬着牙,表情有点扭曲,心中犹如蚂蚁攀爬,痒得不行。
“可恨,再看看有没有第二本。”
有人又开口道。
看见这一幕,徐均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就想看见你们大吃一惊的模样。
而后异常镇定的补充道:
“如今只有这一本,想看后面的内容,只能随缘了,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众人面面相觑,可算是明白了徐均为什么这样的反应,这实在太离谱了。
“该死的,这青莲居士不当人子。”
一人恨恨不已。
“没错没错,简直是文人之耻!”
又一人附和道。
显而易见,他们心里恼火极了。
虽然真遇见了青莲居士,也未必会怎么样,但此刻的嘴瘾却要过一过。
徐均没有理会他们。
毕竟他方才的情绪,也是极为激动。
但这并不影响青莲居士在他心中的地位,一首将进酒,已经能够证明很多东西了。
更别说眼前这本三国演义,虽然是杂文,却写的精彩绝伦,令人爱不释手。
如果写的不好,他们还会如此激动吗?
正因为美食在前,却没有办法吃到,才会让人如此难受,恼怒无比。
几人又骂了一会。
心情总算平复了一些,虽然不爽依旧在,却不至于继续在此失态了。
看见那些伙计,将徐均要买的书搬来,几人也是诧异不已,问道:
“徐兄,你要买这么多书?”
徐均点了点头,耸肩说道:
“早买晚买都要买,与其看那些竹简,倒不如先买些纸书回去,反正也用不了多少钱,难道你们不准备买些回去?”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坦白说,和往常书简的价格比起来,眼前的这些纸书,简直就是白菜价。
要是现在不买,以后没了怎么办?
可是这个价格,也没有低到随随便便就全部搬回家的程度,还真不是所有人都像徐均一般有钱,又或者,他们要花在别的地方。
此刻目光扫过,便是准备挑些心仪的回去。
总之买一些书,几十贯是肯定少不了的,放在外面,已经够寻常百姓用好久了。
既然他们已有决定,徐均没有多说什么。
每个人想法不一样。
不必斤斤计较,反正这些书拿回去也不会少,不看拿着收藏也行啊!
很快。
有人注意到了异常。
一人诧异说道:
“徐兄,你买这么多本三国演义做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
买这么多三国演义做什么?
当然是干大事了。
徐均眼中闪过一抹凌厉之色。
他看完一本书,结果后续就没有了,这样的痛苦岂能让他一个人承受,当然要让更多人知道此事了,让他们也痛苦并快乐着。
这就是徐均的计划。
至于一点钱,完全算不了什么。
一方面,可以替青莲居士扬名,另一方面就是让更多人感同身受。
如此一来,岂不美哉?
想到这里,徐均的心情都变好了许多,很多时候,人的快乐痛苦是需要对比的,当你觉得自己很惨时,忽然发现一个人比你更惨。
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惨了。
是以他冷笑着说道:
“没事,这些书是买来送人的。”
福伯也在一旁观察。
他意外的看着徐均,表情显得很是古怪。
有钱人就是不一样。
但他的表情,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
令人后背发凉啊!
再看了眼其他人,福伯也不知道该说啥了,但他隐隐能感觉到,若是少爷此刻泄露身份,恐怕不是一件好事啊!
挑选妥当,徐均等人准备离去。
“这些书多少钱?”
付完钱,众人离去。这三国演义,福伯也是来了兴趣,便是拿起一本,趁着空闲看下去,也不知过了多久,到最后脸色大变。
“没……没了,就这样没了?”
他可算是明白了徐均等人的感受了。
心中也是想着,等回去定要催促少爷赶紧写出来,不然可太难受了。
随着客人陆陆续续进来。
在这大唐书店中,时不时传来一声惊呼乃至于谩骂,直到关门才算安宁。
……
徐均等人带着书回去了。
到了国子监内,学生居住的馆舍。
来往的都是国子监生。
大家都是同学,自然认识彼此,很快有人注意到了徐均等人。
“清坤,你们拿的这是什么东西?”
三五成群的人聚了过来。
有人眼中好奇,上下打量着。
徐均乐呵呵的说道:
“这些都是纸书,不同于竹简,尔等可以看看,如果想买的话,去大唐书店即可。”
“大唐书店?”
众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不过还是牢记在心。
说不定以后就有用得上的地方。
有人走上前去问道:
“这纸书……嘶!”
不看不要紧,一看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精美的纸书,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一看就价格贵的不行。
“如此精美的纸书,不知价格几何?”
徐均乐呵呵的说道:
“这些书便宜得很,你看这本论语,只要一贯钱就能买到,其中还有名家注释。”
“一贯钱?”
虽然没有徐均说的这么便宜,但确实是大部分人都能买得起的程度。
有人不太相信,追问道:
“这书只要一贯钱,不太可能吧!”
徐均晃了晃脑袋:
“你要是不信,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几人有些动摇。
既然徐均说得如此肯定,多半不是假的。
心中的好奇也是越来越强烈。
徐均嘴角微微上扬,接着说道:
“你们也不必太着急,明天去看也没有问题,我这里有一本好书,名为三国演义,其中故事婉转曲折,动人心弦,你们先拿回去看吧。”
“……”
这路过的行人,表情有些异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们总感觉眼前这徐均没安好心。
可没等他们想明白,徐均已经把一本三国演义拿了出来,然后递了过去,没有一点犹豫,表情都是恳切。
几个书生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是自己多想了。
看这三国演义,好厚一本,如此精美,一看就价值不菲,徐均直接借给他们看,人家一片好心,他们怎能胡思乱想呢?
“那就多谢清坤兄了。”
几人拱手行礼。
徐均连连摇头,客气的说道:
“大家都是同学,何必这般顾忌,一本书而已,拿回去看就行了。”
这几人都是一个宿舍的,一本够了。
这时候。
和徐均同行的几位,脸色微微一变。
虽然没有明说,但看徐均的这波操作,他们也不难猜出他要干什么。
这家伙,实在是太阴险了。
恐怖如斯。
以后千万不能得罪了。
几人继续向前。
很快又遇见了其他人。
徐均满面微笑,一个个的发着三国演义。
国子监乃是大唐高等学校。
但学生其实不多。
所以这二十本,稍微算好了,便是差不多。
那些人显然没有意识到徐均的心思,只觉得这本三国非同一般,这徐均可是有心了。
很快。
路途之中,徐均看见一道身影。
莫名的有点慌。
原来前面这位,不是他们的同学。
而是国子监祭酒,孔子后人,当今大儒孔颖达,也就是他们的校长。
其实有那么一瞬间,徐均想要赶紧跑路。
但他的异样被孔颖达看在眼里,直接喊道:
“徐清坤,你在干什么?”
徐均连忙讪讪站住,没看见还可以跑路,既然被人发现了,再想跑路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只能老老实实低下头来:
“见过祭酒大人,学生没干什么。”
“那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孔颖达走上前来。
徐均老老实实说道:
“这些都是纸书,乃是在大唐书店买的,那书店就在逍遥轩不远处。”
“大唐书店?”
孔颖达有些意外,而后更是警惕起来。
以大唐二字命名,这可不简单啊,若是普通人敢这样做,可是逾越。
他打定主意,这件事必须找人问问。
实在不行要禀报陛下。
随后目光一转,孔颖达忽然注意到一本书,上面有三国演义四个大字。
“这是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