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合力取江夏,壮士终返家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合力取江夏,壮士终返家6

为避免自己最心爱的小老婆过于激动,苟哥在下船之前,便已温言软语劝香妹子暂且在船上耐心等待。

正当苟哥、蔡瑁、蒯越等1行人,在乐进、夏侯渊、徐晃、张辽、马超等猛将护卫之下,行至黄祖军营的辕门之前时…

蔡瑁突然止步转身,堆起满脸笑容,向苟哥作揖。

“卫将军,某之子侄、黄将军之子现在章陵郡任两千石,如何说服黄将军转任章陵,尚需卫将军竭尽心力。”

蔡瑁所说之人,便是现任章陵太守的黄祖之子:黄射。

刘表在钤盖印玺之时,将黄祖的任免,由长沙太守改为章陵太守,而原章陵太守黄射,则改任章陵都尉。

都尉,是比两千石的1郡太守佐官。

前文曾提及,秦汉之时的太守权力极大,远非后世知府可比。

因为太守除两千石这1代称之外,在汉代还有1个叫法:郡将。

换言之,秦汉太守手握兵权!

在汉末3国乱世,许多诸侯创业之初,其官位都是太守或国相。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渤海太守袁绍、南阳太守袁术以及右北平太守公孙瓒。

刘表虽然是荆州牧,但其人只有监察荆州官吏的权利,而没有随意任免太守的权利。

所以,刘表需要向刘协…准确来说,是向尚书台上表,表奏由何人担任荆州诸郡之太守。

但话说回来,刘表之所以不任命黄祖坐镇长沙,是因为长沙太守如今是刘磐。

刘磐,是刘表的亲侄子。

长沙郡张羡之乱后,刘表命刘磐、黄忠镇守长沙郡。刘表从子(刘)磐,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

(孙)策于是分海昬、建昌左右6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拒(刘)磐。

摘自《吴书太史慈传》

荆州牧刘表以(黄忠)为中郎将,与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

摘自《蜀书黄忠传》

章陵郡从地理位置看,与西晋的义阳郡大抵重合。

其北接南阳郡、东邻豫州汝南郡、南为江夏郡、西为南郡,章陵郡蔡阳县,距南郡襄阳县不足1百里。

显而易见,刘表1方面不愿黄祖赴长沙,与自己亲侄子争夺长沙太守之位;

另1方面,刘表更希望黄祖、黄射父子为自己镇守章陵郡这1战略要地。

由此可见,刘表在弃守江夏郡这1荆州东线门户之后,心中委实已慌乱至极。

刘表虽无异于荆州豪族的傀儡,但其人的战略部署,没有任何问题。

荆州北境是张绣驻守的南阳,刘表对张绣的策略为以旧情拉拢、交好,故而去年刘表才会卖张绣1个天大人情:

刘表不惜半卖半送,给了苟哥3百2十万斛粮食。

而重情重义的张绣,确实吃这1套。

所以荆州北境无忧。

荆州西境,抛开以防守为主的巴东郡不谈,刘表对汉中郡的策略,是招诱“东3郡”的部曲帅,引为己用。

东3郡即汉中的上庸、房陵、西城3县,后来独立成郡。

魏朝建立后(西历220)被合并为新城郡,着名25仔孟达同学,后来任曹魏新城太守。

从蒯祺(房陵太守)的相关记载中,可以看出东3郡中的房陵(即后世十堰市房县),曾1度被刘表控制。

房陵县本属汉中郡,此郡疑刘表所置,使蒯祺守之。

摘自胡3省注《资治通鉴》

荆州南境,桂阳郡由刘备及关、张两个万人敌驻守;长沙郡则由刘表亲侄子刘磐、出身荆州豪族的黄忠驻守。

黄忠固然极为神勇,但刘磐也同样骁勇。其人在历史上多次袭击扬州豫章,牵制太史慈。

然后问题来了…

荆州东境边界…

那正是江夏郡!

江夏郡东邻庐江郡。

庐江郡,属于对荆州虎视眈眈的孙策。

江夏郡实则是荆州的东大门。

而扼守荆州东大门之人,便是黄祖。

历史上的黄祖在江夏太守任上,可谓天神下凡。

在历史上,其人先后击杀了徐琨(西历200年)、凌操(203年)等东吴名将。

徐琨是孙坚的外甥,也是孙权的表兄弟兼岳父(徐夫人实则是孙权表侄女…孙吴辈分…呵呵哒),徐琨属于贵戚。

至于凌操…其人勇力过人,是名将凌统之父。

黄祖、江夏郡对于刘表,皆至关重要。

若非赵旻1再强调,其人会在襄阳建立工坊、并将为刘表把守竟陵县,刘表绝对不会同意主动放弃江夏郡。

竟陵县即后世天门市,其位于江夏郡最西部的汉江畔、毗邻南郡华容县。

而竟陵、华容的东南方,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云梦泽。云梦泽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因此,竟陵县是南郡的最后1道安全屏障。

苟哥就是苟哥,他对刘表的心理,拿捏得极为精准。

简言之,苟哥联合荆州豪族在搞定刘表之后,如今只需说服黄祖,便可兵不血刃达成此行的战略目的。

苟哥的战略目的,当然是挑唆刘表、江东两方之间争斗不休,或者更准确来说,苟哥是为了杜绝刘表、江东之间暗中结盟、骤然背刺自己的可能。

苟到猥琐至极的苟哥,为了达成这1战略目的,不惜背着大舅哥孙策、暗戳戳搞出1些小动作。

是以,在听到蔡瑁的请求后,苟哥微微颔首。

“德珪先生、诸君,1切依照前议而行。请!”

蔡瑁、蒯越等人笑着作揖,唤来守门兵卒、令其人禀报黄祖后,便主动退到两旁。

不多时,伴随着“嚓嚓”的甲叶撞击声,1名身高8尺、体型昂藏、头戴兜鍪、身着盆领甲的半百武将,便匆匆而来。

那武将身后,还跟着1名雄壮武将…

那人1见到赵旻,脸色登时大变。

正所谓…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那人好险没抽出腰间环首刀,1刀劈了那天杀的…苟哥。

没错,那人…正是去年曾被苟哥坑过两次的李通。

李通李文达,乃江夏人也。

其实,汉末3国这些地方诸侯的朋友圈…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苟哥大老婆的老爹、也就是其老丈人张绣,便与黄祖有些交情。

去年赵旻派张绣收拾时任汝南太守的满宠之时,黄祖便曾助张绣1臂之力。

江夏郡的北边,便是豫州汝南郡。

可怜的李通,当时被苟哥和孙策打败,刚刚经庐江郡逃到汝南,便被黄祖绑了回来。

李通本来颇为看好曹操,然而…

黄祖更加看好张绣。

彼时,当黄祖说出1番话后,李通便叹息1声,不再多言。

从那以后,江夏郡豪强出身、且有两千部曲的李通,便选择追随同乡黄祖、共同保卫家乡江夏郡。

随后发生的1切,逐渐印证了黄祖当初所说的那1番话…

先是官渡之战拉下帷幕,袁绍败逃、曹操赴义、赵旻从容布局成功、最终渔翁得利;

后是赵旻百战百胜、开创出1统天下之契机;

最后则是…赵旻收复益、凉2州,对刘表形成合围之势。

事到如今,李通对黄祖佩服到5体投地。

当然了,李通对赵旻的仇恨,并未因此而消失。

所以…

李通1个箭步冲到苟哥身前,其人目眦欲裂,咬牙切齿地向苟哥怒喝。

“狗贼赵从文!你先败我、后又辱我,最终害我故主曹孟德死于非命!我与你势不两立!”

面对右手紧握环首刀刀柄、浑身因愤怒而发抖的李通,苟哥只是淡淡1笑。

然而,其人尚未答话…

张辽和夏侯渊2人便同时上前1步,挡住了怒不可遏的李通。

2人齐声大喝。

“李文达,你待如何?”

这时,黄祖暴喝1声:“文达,休得无礼,速速退下!”

【作者题外话】: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荆州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

东汉群雄围绕该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政治、军事博弈。

汉末3国的3大战役中,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均发生在荆州,其战略地位可见1斑。

咱们便以荆州的刺史治所变化为线索,论述其时代背景与始末成因。

开篇先谈1谈荆州的郡国数量。

受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荆襄9郡”的名目深入人心,因此1般习惯认为荆州有9个郡国。

孙乾曰:“成败有时,不可丧志。此离荆州不远。刘景升坐镇9郡,兵强粮足,更且与公皆汉室宗亲,何不往投之?”--《3国演义第3十1回》

实际不然。

东汉时代,荆州有7个郡国。按《续汉书郡国志》记载,它们分别是南阳、南郡、江夏、0陵、桂阳、武陵、长沙。

至东汉末年,荆州又增设章陵郡。

章陵郡的设置时间与具体辖区已经失考,应是东汉末期以章陵县(属南阳郡)为核心划出的新郡。

因此刘表入荆州时(190),其谋士蒯越便有“荆州8郡可传檄而定”的言论。

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8郡可传檄而定。--《战略》

唐代章怀太子(被其人表弟贺兰敏之绿了的武媚娘之子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时,便特意注明“荆州8郡”的名称:

即长沙、0陵、桂阳、南阳、江陵、武陵、南郡、章陵。

荆州管长沙、0陵、桂阳、南阳、江陵、武陵、南郡、章陵等是也。--章怀注引《汉官仪》

建安十8年(213)曹操晋升魏公时,汉帝诏书也写到“刘表有百城8郡”。

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8郡,交臂屈膝。--《魏书武帝纪》

因此,谈到荆州时,可以说“荆州7郡”,也可以说“荆州8郡”,但不能说“荆襄9郡”。

《3国志集解》博引群书,但也从未辑录过“荆州9郡”的记载,可为参考。

及至建安年间(196-220),荆州由于分属3家,后来又被魏、吴分别占据,因此地方军阀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频繁改易行政区划。

曹操入荆州时(208),废章陵郡,在南阳郡西部增设南乡郡;在南郡北部增设襄阳郡;在枝江以西设临江郡。

后汉献帝建安十3年,魏武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又分南阳西界立南乡郡,分枝江以西立临江郡。--《晋书地理志》

曹丕践祚翌年(221),又分南阳郡设义阳郡。按《水经注》记载,义阳郡与(被废置的)章陵郡应有重合。

文帝分南阳立义阳郡。--《太平寰宇记》

光武改为章陵县。魏黄初2年,更今名,故义阳郡治也。--《水经沔水注》

刘备占据荆州时,将曹操设立的临江郡改为宜都郡。孙吴入主后,在宜都郡的基础上,又分设建平郡。

魏武分南郡置临江郡,刘备改曰宜都郡。--《水经注》

以会稽南部为建安郡,分宜都置建平郡。--《吴书孙休传》

吴主孙亮太平2年(257),长沙郡被1分为3。东北为长沙郡,东南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

2年春2月甲寅,大雨,震电。乙卯,雪,大寒。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吴书孙亮传》

上述的诸多新设郡国,从时间上看,有相继也有并立。

概而论之,3国时代(220-280)的荆州,行政区划非常紊乱,已非“荆州7郡”或“荆州8郡”所能概括。

刺史的本意是监察官,史即“御史”。

西汉时代的刺史,秩阶不高,仅有6百石,大抵与县令平级。

随着刺史的权势逐渐增大,其秩阶便逐渐升到2千石(州牧),与郡守、国相平级。

孝武帝初置刺史十3人,秩6百石。成帝更为牧,秩2千石。建武十8年,复为刺史。--《续汉书百官志》

在此背景下,刺史不再巡游下辖郡国,而是驻扎在1个固定地点。

刺史的治所,便被称作刺史治。

荆州的刺史治,最初设在武陵郡汉寿县,东汉末年迁移到南郡江陵县,刘表入荆州后,又把治所迁到南郡襄阳县。

这1点,咱们下章继续说。

1会儿开会,会后有酒局,先上传再说…

万幸还有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