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此时的孔丘与曾点的关系算是亦师亦友,互相之间彼此欣赏,在很多问题上往往意见一致。
一开始的讲学,孔子是开放式的。只要想听他讲学,谁都可以去听。这就是传道。
听孔丘讲的有道理,就多听几回。多听了几回后,就选择拜孔丘为师。
有了学生,孔丘就不单单是仅仅讲学了。
他对自己看重的学生,总是毫无保留地将相关知识倾囊而授,这就是授业。
此外,还要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上,这就是解惑。
传道,授业,解惑,这便是师者。
孔丘成了老师,他渊博的知识让人们对他越来越尊敬,人们开始尊称他为孔子。
子,并非是儿子、公子的子,而是那个时候对人的尊称。
春秋时期,人们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尊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墨子、荀子、晏子、管子等等。
孔子一开始的学生并不多,但听众不少。
孔子并不着急,他着急的是自己的学问还不够高。所以,只要有机会,孔丘就虚心向人求教。
这一次,孔子决定去拜访一个人,一个外国人,郯国国君郯子。
孔子以前认识郯子?
不不不,孔子听说郯子在国君面前讲了一番关于鸟官的理论后,对郯子非常神往,他决定就相关知识向郯子请教。
郯子这种东夷性质的诸侯,居然还有高深莫测的理论知识?
原来,公元前525年秋,郯国国君郯子赴鲁国朝见,鲁昭公依礼安排了酒宴接待。大家一边喝着酒,一边交流着国际时势。
鲁国执政上卿叔孙婼突然问郯子:“婼听说,少皞氏一直以来是以鸟为官名,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鲁国大兴礼仪文化学习之风后,执政上卿叔孙婼也孜孜不倦地认真学习,当他在读有关史料时,发现远古少皞氏少部落所任命的官员,一律以鸟为官名,非常感兴趣。
但翻遍了鲁国国家图书馆,也没找到更具体的相关知识,此时见郯国国君郯子来鲁国,就请教郯子。
之所以要请教郯子,那是因为郯国的祖上,正是少皞氏。
少皞氏是黄帝之子,也称为金天氏,是己姓鼻祖,被封在山东一带。甚至鲁国曲阜,最早也是少皞氏部落的势力范围,以前还被称作少皞之墟。
郯子恭敬答道:“先祖少皞氏以鸟为官名,是有传承的,这是以便于纪事为目标而设置官员。
远古时期,以什么为纪事,就以什么为官员,这是一个传统。
黄帝时,以云纪事,故各官之长以云命名;炎帝时,以火纪事,故各官之长以火命名;共工时,以水纪事,故各官之长以水命名;太皞时,以龙纪事,故各官之长以龙命名。
先祖少皞挚即位时,有凤鸟来贺,故少皞决定以鸟纪事,从而各官之长以鸟命名。”
鲁昭公听得非常有意思,就问道:“请讲详细一点,当时到底用了哪些鸟为官名?”
郯子道:“回鲁侯,当时少皞以凤鸟为历正之官,以玄鸟为司分之官,以伯赵为司至之官,以青鸟为司启之官,以丹鸟为司闭之官。”
见鲁国君臣听得面面相觑,郯子又介绍道:“此外,以祝鸠为司徒之官,以鴡鸠为司马之官,以鸤鸠为司空之官,以爽鸠为司寇之官,以鹘鸠为司事之官。再以下,就以五雉为工正之官。”
鲁昭公听得哈哈大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道:“大家对号入座一下,看看自己是什么鸟?”
季叔诺笑道:“依国君之言,看来婼是两个鸟,祝鸠和爽鸠。叔孙是鴡鸠,孟孙是鸤鸠,子叔大夫是鹘鸠。”
顿时,一片哄笑。
郯子心里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对鲁昭公道:“鲁侯,自颛顼以后,再也没有远来的祥瑞,故以祥瑞纪事并作官名的传统,就中断了。如今,鲁侯以贵国公卿大夫以鸟官对号入座,恐怕不妥。”
鲁昭公不由面红耳赤,连忙端起酒杯:“喝酒,喝酒。”
郯子在鲁国君臣面前关于鸟官的言论,很快传到了孔子耳朵。
孔子以前对于以祥瑞纪事并以此作官名有所了解,但仅仅是有所了解而已。
孔子之所以有所了解,并不是指亲自去郯国考察过,孔子一直在曲阜,居住在阙里,还没有外出历练过,对郯国更是知之甚少。
由于曲阜本就是原少皞部落的势力范围,是少皞部落民众的栖息之地,少皞之墟,当然会有其后裔世居于曲阜,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关于以鸟为官名之事。
但由于历史年代相隔久远,且无任何文史资料留下,代代口口相传的东西,又不是时代主流,结果传到后来就大变了样。
如今,听说有一位精通远古时代以祥瑞纪事并作官名的人到了鲁国,孔子立即决定前去拜访。
求知若渴,正是年轻的孔子老师最伟大的品质之一。
当然,令孔子决定去见郯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郯子与孔子一样,都是至孝至善之人。
孔子很小的时候,就听闻了郯国有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正是这位到鲁国朝见的郯国国君郯子。
据说,郯子还是世子的时候,父母居然同时得了一种奇怪的眼病,据医巫讲必须要用新鲜的鹿奶洗眼,才有可能治好。
郯世子是一位生性极其善良又奉献孝道的人,他亲自赴深山老林为父母采集鹿乳。
一般的人采集鹿乳是捕杀母鹿,从母鹿身上挤鹿乳,但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小鹿会失去母鹿而夭折。
郯世子不忍心,居然披着鹿皮混进鹿群,以趁机偷偷挤奶。
据说有一次郯世子正混在鹿群中欲取奶,突然发现一个猎人正举箭朝向自己,惊出了身冷汗,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冶眼病的实情对猎人讲了。
猎人不由对这位至孝的郯世子深为感动,以鹿乳相赠,并护送他出山。
经猎人之口,郯世子“鹿乳奉亲”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了,后来经人加工,就成了中华传统二十四孝之一。
郯子不但是一位孝子,当了郯国国君后,以仁德治国,百姓咸服,郯国民风淳朴,这令孔子对郯子非常敬佩。
如今,郯子到了鲁国,孔子当然要见一见这位举世闻名的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