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文化的影响下,如果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那么当你听到“鬼”时,大概率会“嗤之以鼻”吧,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他们口口声声表示说自己不相信世间有鬼这种东西的存在,但他们却在夜晚睡觉时将被子裹得很紧,其中也有人害怕黑暗,听到一些异常声音还会非常紧张。
但相反,在民间却也同时有大量的人相信“鬼”是真实存在的,甚至生活中也不乏有遇到鬼的人,并且有些人还会经常遇到鬼或灵异事件,他们信誓旦旦,将整个过程描述的惟妙惟肖,所以民间有大量的“小说”和“神话”,讲述了各种各样的鬼怪故事。与之对应的还有相应的“文化”,比如说神学、风水学和宗教等等,都是相信“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后会变成“鬼”,“鬼”会转世重新投胎成人。甚至有些相信科学的“专业人士”会在研究中使用测谎仪,但依然不会显示那是在撒谎。
“鬼”,这个字最开始出现在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为:人身大头的怪物,本来的意思大多为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古人认为“鬼,归也”,即人死后为鬼,意思是指人“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后来渐渐的把鬼看做人的异化,如屈原《九歌·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为赞美之辞。到了现代之后,大多数的“鬼”常用于指邪恶、恐怖的东西,含贬义。
无论是通过祖祖辈辈相传听到的“鬼怪故事”,还是现在民间大量描写鬼怪的“小说”,“鬼”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留有印象。基本上,我们对此有一些共同的认识,比如说人类是存在现实空间的,称之为阳间,而鬼魂是存在于虚拟空间的,称之为阴间。因为大多数时候“阴”与“阳”是不重叠的,所以“人类”和“鬼”生活在不同的空间,是互不干扰的。
部分有关“鬼”的着作里有提到,“鬼”并非单一的个体,而是组合体,由“魂魄”组合而成。“魂魄”指人的精神灵气,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人死后“魂”(阳气)归于天,精神与“魄”(形体)脱离,形体骨肉(阴气)则归于地下,魂是阳神,魄是阴神。
道教认为“魂魄”可以分为“三魂七魄”,“三魂”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称“胎光、爽灵、幽精”,也有人称之为“主魂、觉魂、生魂”或“元神、阳神、阴神”或“天魂、识魂、人魂”等。“七魄”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生存于物质中,所以人身去世,七魄也消失。之后再随新的肉身产生“肉体及魄”则属于“阳世的物质世界”。人要死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生病时就是“和魄”散了,所以要用药物去阻止它散发,如果“气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
大多数人认为,“人”死了就成为了“鬼”。古往今来,人们认为“人”死之后会再次投胎转世,但只有投生为“胎生者”,才能叫“投胎”,如果投生为“化生者”、“卵生者”、“湿生者”,就不能称为“投胎”了,只叫“转世”、“投生”或“往生”。
但也有少数短时间没有“投胎转世”的,甚至于好几年、好几十年都还不投胎的,都在“中阴”的状况,这一类人大多是特别“执着”于某“事”或某“物”的人,所以没有去投胎。比如说特别执着“身体”的人,人们大多称其为“守尸鬼”,他没有去投胎的原因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身体,那么这一类“鬼”多半怎样?基本上就住在坟墓里头。还有的,比如对他的“房子”舍不得,往往他也不去投胎,那个房子就变成“鬼屋”。
死去的人,如果对某一个特定“场所”有深厚的感情或者意念,其便会在那里“逗留”不走,想要完成其生前未完成的愿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冤魂不散”。而如果“人”或其“动物”死后活动范围有地域限制,成为了被束缚在该地的“鬼”,那么此类亡灵大多有怨念不化,因而很容易成为“恶鬼”,人们大多数时候也把这种鬼称为“地缚灵”,是人过世后,因为余愿未了或有所怨恨,导致被“困缚”在断气之地,无法离开。比如牵挂家人者,会一直在家中流连不去;自杀者的“地缚灵”会不断体验死亡;横死者的“地缚灵”则会在原地茫然徘徊。因为地缚灵本身因为挂碍和怨气太深,会以为自己没有过世,所以会一直做着生前习惯的动作和作息。“它们”一般不会无故伤人,只是要完成自己的心愿,一般只要心愿了却后便会自动离开。如果不是有特别的原因,最好不要特意去“骚扰”它们,这样很可能会激怒它们,反而有危险。
“地缚灵”简单来讲的话,就是被“束缚”在某块土地上的“鬼”,但有了“束缚”也就有了“保护”,换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受到某处大地保护的“鬼””的意思,是“人”、“动物”,甚至“植物”因为生前有很大的心愿未了,或者是有很大的仇恨,一直无法解脱,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特殊的“鬼”,但总的老说,像“地缚灵”这一类的“鬼”大多是无法离开一定范围地界的。如果从“神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鬼”是以一小块土地(甚至是某栋“建筑”)做为躯体,简单来讲的话可以称其为“地神”的幼形,如果可以把它“地缚”的范围扩大万倍、十万倍、百万倍,那么就是掌握一方土地的“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