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一品寒门 > 第55章 倒霉的崔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没有这个意思啊!”

“我只是痛恨葛元,准备报他不给我面子的仇,陛下的意思??????难道事情有转机?”

崔洛见盛桢脸色和蔼,不似恼火,却像关切,心中暗喜。

看来无心插柳之举,有了救出崔承康的希望。

天子近臣就是不一样。

“陛下明鉴,臣弹劾葛元,也是为受害者洗冤!”

“崔爱卿对此案知道多少?可详细说与朕听。”

“这个??????”

崔洛卡住了。

他所知道的案情,仅限于姚浩的说辞,崔承康在信上只字未提,只是说受到葛元陷害,求他救助。

至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他根本没有弄清楚。

弹劾官员历来都是闻风而动,证据不证据的倒在其次,关键是要有大义凛然的气势。

我是为国锄奸。

“此案定有情弊,臣求旨去溪南县彻查,定让此案真相大白于天下!”

崔洛知道绝不能说不清楚此案,否则便成为糊弄皇帝。

所以他巧妙的回答一句,只要皇帝答应,崔承康便有救了。

“一个小案子,就不劳崔爱卿舟车劳顿了,朕这儿有清楚此案的人。”

盛桢一脸人畜无害的和蔼,对身边的传旨太监汪公公道,“传方彦承来见朕。”

方彦承昨日来京,盛桢给了他七天假期,现在正好在宫中。

一会儿方彦承到来,君臣礼毕,盛桢道:“方爱卿,崔爱卿说崔承康案有情弊,你详细说说,正好诸位爱卿都在,顺便讨论一下,到底有没有情弊!”

自从葛元将姚浩轰出衙门,方彦承就知道崔洛不会善罢甘休,今见崔洛告御状,便将这个案子透透彻彻讲了一遍。

崔承康不仅是泼皮老大,还干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的人不刺配还有天理吗?

咦?

崔洛为什么替这样的人鸣冤?

他脑袋被门夹了么?

众重臣不解地看着崔洛,感到不可思议,一向精明的中书舍人,今日为何自摆乌龙。

姚浩误我!

崔洛早气傻了。

早知是这个情况,他怎会干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

崔洛觉得自己就像一件待售的商品,重臣们在旁边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虽然他们没有说话,但他们的目光表明了一切。

崔洛求救似的把目光转向范贤,他是范相的人,只要他说句话,就能逃脱陛下责罚。

范贤没有说话。

他也不可能说话。

此事之前崔洛没有和他沟通,既然是个人行为,与他何关。

范贤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似乎正在修练气功。

“果然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本家的情义比天还高!”

盛桢喃喃一句,就把崔洛钉死在耻辱柱上。

天,除了皇帝谁敢说自己是天。

崔家的情义都比天还高,这不是佞臣是什么?

“扑通!”

崔洛跪地叩首道:“陛下恕罪,臣失查,臣有罪!”

“此案证据确凿,唯一的漏洞就是葛县令越级剥夺崔承康功名,你就拿这个做文章弹劾他。朕现在告诉你们,葛县令没有越级。”

盛桢突然严厉道,“朕赐了葛县令便宜行事的圣旨,遇到棘手的事,可先斩后奏!”

闻言,崔洛更是诚惶诚恐,伏地求恕罪。

“诸位爱卿,对崔承康案,你们有何意见?”

“证据确凿,葛县令判的无误!”

“崔承康罪大恶极,实属读书人中的败类,葛县令将其贼羽一网打尽,真是大快人心。”

“葛元应嘉奖!”

??????

所有人都一个论调,他们迅速与崔洛划清界限,免得殃及自身。

“中书舍人替朕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等,还兼管中书省事务,参与机密。以崔洛的胸襟和德行,如果继续在朕身边伺候,定然把朕教唆成一个昏君,千古流恶名。”

盛桢停顿稍许道,“宣旨,免除崔洛中书舍人职务,降为朝散大夫,中书舍人由枢密承旨赵毅担任!”

朝散大夫是从五品,有品阶,有俸禄,但是没有任何实权,也就是说崔洛被皇帝一脚踢出权力中心。

而赵毅则是平步青云,越级进入权力中心。

现在谁还认为盛桢性格懦弱,只会在大臣之间搞平衡,谁就是下一个崔洛。

他不知不觉中就踢开宰相的拥趸,提拔自己的亲信,这样果断的皇帝,怎会懦弱。

同时,盛桢也给某些重臣提了个醒。

悠着点,太过分了,朕不介意换个人。

早上去菜馆,看着诸事进入正轨,然后回家整理学习笔记,中午再来菜馆,下午听课,然后再去菜馆,晚上点灯复习。

孟青云的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忙碌,他却过得很充实。

明年他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算科考失利,辣椒也能让他名声大震。

充实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九月,孟青云终于把四书五经全部领会贯通,原文和释意也背得滚瓜烂熟。

他甚至想,如果前世自己不要喜欢上炒菜,考个清华北大也有可能。

“熟记四书五经,县试就算过了一半。”

随机考察完孟青云对四书五经的熟记程度,杜茂才暗自赞叹,心中甚是欣慰,一个月的工夫没有白费。

“青云,科考题型主要有帖经、墨义、策论、诗赋、表判、算学等等。”

“帖经就是选择经书中的几段,略去其中的部分字,考生根据记忆,填写完整。”

“墨义就是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

“策论就是按策问临场撰文回答问题,这也是科考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考察考生能力的重要凭据,所以在策论上一定要下功夫。”

“诗赋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按规定完成就行。表判考察的是律法,算学不用说你也知道,这些以后再复习。”

孟青云现在弄懂了,其实贴经就是填空题,墨义就是简答题和论述题,策论就是命题议论文??????至于其他内容,复习到再说。

“先生,我们把重点放在策论和诗赋上,律法内容背下来就能解决,算学我很精通,根本不用复习。”

这不是吹牛,这时候的算学问题,用方程或方程组就能解决,初中水平足矣。

这方面,他虽是学渣,但完全碾压古人。

孟青云说精通就精通,杜茂才对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