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冲带着诸葛珪入了净室后,又让人备了点吃食果蔬。
二人落座,边吃边聊。
诸葛珪内心一方面感慨张冲明鉴秋毫,一方面对张冲私下询他感到被尊重。
所以在落座后,诸葛珪水都没喝一口,就讲刚刚他未言之语。
实际上,诸葛珪之所以之前迟疑,就是因为他下面的这番话过于赤裸裸了,并不利于泰山军如今打出的主张。
诸葛珪组织了一下,对张冲这样道:
“渠帅,这编民造册不是为编而编,而是有缘由的。概言之就是,咱们泰山军一切征赋和派发徭役都是要落在这些人头上的,而户籍就是做这些事的基础。此外以申韩之术言之,这也是管控和镇压民众的有效措施。让人以田为家,安心务农,则无乱。”
张冲听了这番话,内心有些复杂。
他当然明白诸葛珪说的意思,更明白他说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的。他只是可惜,什么时候他开始成了黔首的另一面,从原先想的如何帮助黔首,到现在如何防范黔首。
但这种复杂来的快,去的也快。
前世的张冲是一个稍微浪漫主义些的中产,换言之就是所谓的布尔乔亚人。来到这里后,见不得黔首百姓活得没个人样,就想努力改变。
但改变来改变去,他自己也改变了。
在这个乱世中,张冲渐渐明悟到更残酷的一面,那是关于权力之道,关于斗争之道。
他知道有些时候,制度上的真实却能保证大多数人的安全。
比如秦汉对里社编户并强制留地管理,虽然让人没办法自由流动,但却真实的减少了社会的变乱。
因为古代,流民群体都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这些人因为脱离土地,没有了可靠的经济来源,为了生存只能武力劫掠偷盗。
这些流民或三五结群,四处流窜,流散冗食;或成群聚集,聚保山泽;有的流民群有组织、有领导,形成有一定军事攻击能力的武装集团,这样的流民行为群被称作巨盗,魁寇。
但不能忘记的是,人天然就想稳定下来,如果能有一份土地给他们耕作,又有多少人会过那些朝不保夕的日子呢
所以往往社会存在大量的流寇群体,恰恰是因为社会的治理能力出现了大问题。
这些人或因水患、或因大旱、或遭寇乱,使得衣食无着。除了天灾,更多的又是人患。如兵役徭役,战争变乱,然后是豪强兼并、滑吏苛责。
所以张冲在听到诸葛珪的讲法后,纠正了道:
“使民能定,户籍只是手段,但更多的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徭役派发这些是需要有的,兴修水利这些一刻都少不得人,但这种派发必须要节制。”
诸葛珪点了点头,他也不是那种法吏,与民生息本也就是他的所愿。
在听到渠帅谈到水利兴修后,他正好有此方面一事要说。
但张冲笑道:
“一个个来,咱们现在说的是户籍制度的落实,就继续说这个。”
诸葛珪赧然,暗责自己乱了章法。
于是,他就继续讲:
“也正因为户籍对咱们泰山军如此重要。所以为了维持户籍的长效就需要一个手段。毕竟人都是懒的,不加根绳子,下面的乡里吏如何会用心办事。所以在汉室这里,就有了连坐制。”
“秦法论,一人犯罪,举家及邻伍坐之。后来高祖入关中,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所以这连坐制就暂停了。但后来吕后执政,乃复此制,之后就一直延续到本代。”
“所以,为让基层乡里吏用心办事,皆以连坐来论。如里内有人盗,则里典、伍人皆连坐。这种连坐还涉及到案犯的家人,总之同居之人皆坐。”
张冲在听,内心已经有了决定。
他对诸葛珪批示道:
“所谓连坐不过是期冀恐惧,让人彼此监督。却也有用,但实际上危害更大。如乡里吏对某人犯事既不知情,也无干系,却因为连坐而有罪。那他为了自己免罪,就会姑息包庇此徒。所以连坐看似有用,实际上却无用。”
见诸葛珪在思考,张冲又说了这番话:
“良法应惩恶扬善,使人为善,绝人为恶。而不是让良人变恶人才能避罪免罪。总之一句话是,我唯恐刑之重而德之薄也。”
张冲的最后一句话一下子就打动了诸葛珪。
诸葛珪起身对张冲恭敬一拜。
但既然不以严刑峻法来约束乡里,那该怎么约束甚至激励他们呢
对此,张冲自有办法。
过往汉室的乡里吏虽然称之为吏,但实际上并不在吏属,他们也没有什么前途去升迁到更高位置的。
既然没有前途,那这些乡里吏自然会懈怠乃至用自己手上那一点点权力去贪污。而在张冲设计的分田制中,分田吏和护田吏都是在吏员系统中,接受考评的。
理论上,官职最微的分田吏也能因出色的功绩而为一郡大吏,甚至是幕府大吏。
当人有了前途,有了奔头,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行为,接受系统的考核。
不是说这样就没问题了,而是在这种考核范式下,能者上,庸者下,就构建了一条自己纠错的机制,保证大部分人在被管理。
到这里,差不多户籍就被诸葛珪讲完了,他回去后会根据渠帅的批示,再拟定一个更细的条陈,然后给渠帅过目。
但户籍依旧只是目前治理的一个部分,还有招徕流民、刑名诉讼、清理匪患、编练乡兵、整饬吏治、劝农耕作、兴修水利、轻徭薄役、招贤举才。
所以这九项和刚刚诸葛珪重点讲的安民造册合在一起就是《安民十册》,这个条陈几乎凝练了诸葛珪的整个经验,是他费尽心血写出的。
张冲也尊重诸葛珪的成果,就这十条一条条和诸葛珪过。
这里面,有些是当务之急的,比如招徕流民一条就是如此。
河北经过一年多的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泰山军必然是要招徕这些流人回乡重建家园的。
而这一系列事务的背后,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援。
在重建家园的前期,都需要施粥养民,这个过程中甚至有的需要持续一年。
所以对赵国地区的家园重建就需要海量的钱粮供应,这就只能由张冲这个泰山军之主拍板才行。
说实话,现在还是战时,泰山军即便有多余的钱粮也应该优先用来发展军力。要知道,剩下的汉军实力还是不弱的。在他们联合下,下一次的河北大战必然是一场最终的决战。
所以理智的结果就是将资源优先军需,也就是先军主义。毕竟,军队要是打败了,这些招徕的流民还是会被汉军破坏,甚至还可能成为对方的补给点。
但最后张冲还是决定拨发一批钱粮给民政部门,让他们组织赵地的流民返乡重建家园。
因为这事对张冲来说虽然不是紧急的事,但却是重要的事。流民不治,地方就不靖,而且盗匪之流还能有源源不断的人力补充,那后面剿匪一事上就会越剿越多,空费钱粮。
所以治理流民是安定地方的根本,必须要做。
至于钱粮一事,目前泰山军的钱粮还是充足的,以魏地和河内北部、以及濮阳还有河济地区都已经种地一年多了,已经有了多余的钱粮能上缴幕府。
所以现在的幕府还是有实力治理好赵国一地的,至于巨鹿南部地区,张冲觉得先放放。不建立好一定的军事防备,招徕流民,他们也不会来的。
后面诸葛珪又和张冲聊了地方的刑名诉讼一事。
对于此世的亲民官,实际上就只有两个职能,一个是收取税赋,一个就是解决地方诉讼。
在汉室,听讼断狱之权一方面在地方乡老手上,一方面在县署大吏之手。
前者以族法行族规,一般族内的纷争,乡老就能办掉。但有时候族与族之间有纷争,如乡间争夺用水,几个族群常会发生械斗。这个时候就需要县令来出面解决了。
现在泰山军重点打击大族,通过分田析户的方式来拆散大族。所以自然就没有所谓的乡老族长来协调族里内部的纷争了。
而之前泰山军在这一方面制度也不完善,听讼之权并不固定。有时候当地驻军营将也能经理诉讼,有时候又是地方的分田吏来协调。
而且这种对诉讼的处理还特别简化,不用经过层层审理,直接就可以当场办结。这种方式虽然快,但却缺乏监督,只能依靠审案者的自己的道德自律。所以冤案也办了不少。
此前泰山军初到河北,面临着极大的军事压力,所以那会一切都要从严从快,将更多精力用在战事上。
但现在泰山军已经在冀州中南地区站稳,所以诸葛珪就建议张冲借鉴他们在莱芜地区的司法流程,规范现在的听讼流程。
他们在莱芜地区,凡地方上的司法邢名一事皆由分田吏和护田吏一起联合审办。
由护田吏查案、办案,由分田吏审案、判案。审案结果及案情陈述先上送乡管所,乡管所批示后送县一级定夺。
至于涉及到人命一案,结果必须上报幕府,由法曹司审理定夺后再执行。
至于涉及到重大刑事案件和争议极大的案件,又会有飞军内军下来调查审理。
这些流程,有些是诸葛珪提的,有些是张冲补充的。最后讨论完,将成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司法程序。
对于诸葛珪献上来的十大条陈,张冲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有一些却也脱离了诸葛珪的经验,比如缉拿盗匪。
诸葛珪并没有这方面经验,所以在条陈这部分中讲得是比较空疏的,所以张冲并没有和诸葛珪详细讨论这个。
只是让诸葛珪后面可以参加一下他和关羽、张旦、丁盛、于禁、董访等人的剿匪小会,到时候可以稍微学习和记录一下。
诸葛珪的条陈中还有一条就是兴办乡兵。
在他的解释中,在地方上是县、乡、里三级。在县有镇守兵,在里有护田兵,但偏偏在乡一级是缺失的。所以诸葛珪建议在乡一级确定乡兵。
但张冲仔细听了诸葛珪的想法后,拒绝了此条。
因为在他看来,在乡一级再设乡兵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地方上的贼患,有砦兵巡视要道,有镇兵坐镇城池。然后各里社还有自己的护田兵作为庞大兵源,完全可以集合调发。
实在没有必要多添一级。反而在乡一级确实可以设置一个乡公所,用来处理各里社的诉讼案件。
除了以上条陈,如整饬吏治、劝农耕作、兴修水利、轻徭薄役、招贤举才这些,诸葛珪所讲的并没有什么新的。
如整饬吏治就是激发各吏员天良,组织教育。而张冲对此的补充是,一方面加强吏员审核,不仅只考评吏员的行政能力,还要考评其道德品行。
为此,张冲决定在吏曹司下面添一个新的机构,就是纪察司,先挂靠在吏曹司之下。
这个机构专门用来审核各吏的道德纪操,每当升迁之前,就有纪察司的吏员走访调查此吏周边人的关系,仔细审核其履任过程中是否有违法违德之事。
还有在劝农耕作一条中,诸葛珪的建议是一方面选用农业好手传播耕作知识,然后就是保护耕牛这些。
这些东西,无论是泰山军还是汉室那边都是用老了的,所以也没什么多讲的。
张冲也没有多补充什么,实际上对于农事他是有自己看法的。
目前普遍种的粟,虽然能在旱地上种,但产量委实不高。日后在打通河北水利后,还是要种小麦一类的高产作物的。
这类作物不仅产量比粟要高,蛋白质含量也要多,能更好的为民众提供营养。实际上,汉室早期实力最强的时候,也是普遍种麦的,但现在也只能放任自流,随意种些更好养好的粟了。
尔后,如兴修水利、轻徭薄役、招贤举才这些,泰山军都一直在做,也做的非常好,只要继续坚持沿用就好。
就这样,张冲和诸葛珪一聊就聊到了天黑。
直到诸葛珪困顿恍惚后,张冲才恍然,然后笑道:
“诸葛师,听君这十策,冲才知道咱们泰山军要做的还很多啊。”
诸葛珪不敢贪功,对张冲正色道:
“渠帅贤明,以人为本,这是北地黔首们的大福啊。”
望着屋外星汉灿烂,张冲心中难免豪情万丈,他下来拦住诸葛珪的背,正道:
“诸葛师,可愿与我一起将这天下换副模样”
诸葛珪抬头看着张冲真挚坚定的眼神,动容:
“仆粉骨碎身,也愿意随渠帅一起看看这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