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从靖康开始 > 第三百六十二章 还有这种操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六十二章 还有这种操作?

历史上,自隋唐开始至清王朝结束,都没年龄限制。

这也就造成了爷孙同考,父子叔侄一榜的奇观。

从靖康之难,三司开考吏员开始,到后两次恩科。

算术,格物各种杂学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各种士子向官吏晋升的途径中来。

年龄小,对变革敏感的学子,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杂学书籍吸收的更快一些。

而一些老儒生,还抱着儒家经义为圣典,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考一次,闹一次。

李敬已经成为习惯了,他在犹豫,是不是要在恩科的府试和县试中,把杂学加进去。

之所以没有彻底的改,主要还是给这些老腐儒一点希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反正大宋人才真正的培养体系还是小学,中学,大学和官吏招考制度的完善。

果然,当赵桓的马车从汴梁运河马车卸下,赵桓走下船的时候。

乌泱泱,跪了一地的老头。

手上捧着盖着血印的请愿书。

后面还有横幅,祖宗之法不可废,科考当恢复祖制,以儒家经义治天下,剔除杂学试题。

“靖王,朕听太后说,昔日三司吏员考试,主张加入杂学的就是你,你怎么看?”

码头上可不止请命的腐儒,还有很多士子。

水师在沿江,沿河的各州府都有文告。

州府负责组织所在地通过府试学子一起参考。

只要到达可以就近通航的码头,就能看见水师免费送学子参加考试的船。

李敬当然能看出,赵桓在坑他。

把他推出来,让他下不来台,然后再派人收拾局面。

“都是一帮欺软怕硬的乱臣贼子,回想昔日宣和皇帝在位时候,官员全部从太学任用,寒门士子毫无晋升之路,尔等年富力强却不敢谏言,如今大宋变革,国事日胜,尔等不看黎民之需,只顾寻章凋句,就这幅德行,还士子,参加科考,我呸!”

李敬偏偏不吃这套。

从船上拿了个喇叭,在码头上就骂开了。

仿佛料准了李敬会骂人。

老头们也整齐的开骂,中气十足。

生怕被李敬抢了声调,一遍又一遍的吼。

“国有硕鼠,中饱私囊,残暴无道,只手遮天!”

“国有硕鼠,中饱私囊,残暴无道,只手遮天!”

赵桓,宗泽,不觉莞尔,一脸笑容的看着拿着喇叭的李敬。

其他人看李敬丝毫没有生气,无奈的耸了耸肩膀,双手背身,一副老子不理你们这帮混蛋碰瓷。

一时间,汴河码头内外,观望的,走路的,士子官员,士卒商户,贩夫走徒,宋人都是捂着嘴笑的。

倒是赵桓看见这帮老头喊的起劲,冷冷的下令。

“周宁何在?”

“微臣在!”

“命你带皇城司属下,把这些人都抓起来,查清勾连者身后企图,但凡今科考试学子,一律录名上报,着礼部减一等考试成绩!”

眼看李敬被腐儒当众谩骂,赵福金,赵缨络都坐不住了。

刚准备喊人。

被赵玉盘叫住。

不过一转眼赵玉盘就愣住了。

周宁什么时候兼职了皇城司使?

皇城司使这个职务虽然隶属于禁军,可是一向是大宋皇帝直辖了。

看似是保卫宋朝皇城,但实际上它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是探查军中情况,预防阴谋造反特务机关,可以说皇城司是锦衣卫的鼻祖。

这个机构在大宋既有监督百官,又有处置黎民的权利,爪子很长,更多时候是为皇帝提供各种信息。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朱琏在山东监国,皇城都没有住,根本没设立皇城司。

张叔夜领监部尚书,也只是监察百官,民代,除非涉及贪腐渎职的桉件,否则对百姓没有监察处置权利。

但是皇城司有。

别看周宁是李敬昔日推出来执行政治改良的,很多人都知道这人很奸猾。

墙头草,风吹两面倒。

若是赵佶真要执掌江山,他一定会帮忙,而且是一条忠诚的狗。

果然,李敬不咬人,狗咬人。

皇城司的兵早已经在码头附近,等着赵桓一声令下,如恶狗一般出来抓人。

那帮腐儒可倒了大霉。

这帮人急于在赵桓面前表现。

腐儒们稍有反抗,就是鼻青脸肿的待遇,长公主们看着倒是解气。

李敬却知道不管是谁动的手,这个锅都要自己来背。

不过他无所谓,哪怕这些腐儒们出书,写小作文,千方百计把他污蔑成了奸淫掳掠的大宋第一恶人,他也问心无愧!

迈着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的步伐。

李敬下了船,骑上马,随侍在赵桓,朱琏,赵柔嘉的马车后面。

把这一家子送入皇宫。

自己就跟着宗泽去了枢密院。

“宗帅跑了一趟西洋,论说一路上日头毒的很,我怎么感觉宗帅年轻了好多?”

“少来,你那套见人说人话的本事,在我这里不好使!”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宗泽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

西夏之战后,这趟西洋远航让他太震撼了。

心里充满了自豪。

回想大宋蒸汽军舰日行千里,连续几个月,所过之处,都是大宋海疆。

船舶靠岸补给,也都是藩属国割让大宋的自由贸易港和军港。

宋字旗帜从本土一直飘荡到南洋西洋。

所过海疆皆是大宋领海。

但凡岛屿,不论大小,也都在修建宋旗下的信号塔。

壮哉。

也许这次跟着赵桓一起到了红海,运河就修通了。

海军的坚船利炮,无敌的宋军不知道又会给大宋打下多少个藩属国。

也许他可以鼓捣赵桓和朱琏来一次横渡大西洋,然后进行环球航行。

证明那个天圆地方就是扯澹。

此生无憾。

“李敬,这次上皇太后带着女皇下西洋,到红海的时候,可能运河就修通了,到时候我们能不能横渡大西洋,从靖康大陆回来!”

“当然可以,就是靖康大陆这里,缺了一条运河。这条运河没有修通之前,需要绕过整个靖康大陆,我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一定要等风浪小了过!”

“那就派人去修,多抓点当地俘虏跟着干,西方战事遇见俘虏也送过去,大西洋边上有了藩属国,倘若遇见反叛,不仅可以从本土调兵,也能从靖康大陆调兵!”

整个世界的堪舆图,就高高的挂在枢密院使的官衙内。

没事偷偷去观摩的管官吏,将领很多。

仿佛这就是枢密院的一个圣地。

图上有江上,有世界。

宋军有雄心。

没有成为大宋藩属国或者疆域的地方,就是建功立业的战场。

各大陆的一些基本概述,山川形胜宗泽和很多将领都了然于胸。

靖康大陆靠着大西洋那边到处是肥沃的土地,还有无数矿场。

宗泽一眼就看出那个地方修建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价值。

“慢慢来,靖康大陆太大了,这是上苍赐给宋人最好的礼物,大宋安宁稳定,吏治清明,才能保证宋人的人口膨胀,没有足够人在靖康大陆创造财富,修了运河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一万万的宋人,还满足不了李敬的雄心壮志。

宗泽笑着摇头。

或许正因为是这样,他才会一到山东,就铁了心扶持朱琏。

即便没有朱琏,他在河东之战也会救出一个可用的皇子或者太后推到前台来。

大宋国运并没有因为靖康之难断绝。

强忍欲望的李敬所做的一切一切,都是把内耗降低到最低点。

争取在有生之年,让宋人挺直腰板,站满整个世界。

“哎幼,老夫真是生不逢时啊,我怎么不晚生二十年,到时候看我大宋,何其强盛。”

“知足吧,宗帅,我朝狄青,包拯,范文正公,王荆公,那个不是一时人杰,镇大宋国运的人物,就连我苏门东坡先生,才华并肩曹植李白,也没有机会为西洋,靖康大陆璀璨的美景吟诗作赋!”

“这倒是,比起他们,老夫幸运多了,至少他们没本事灭了西夏辽国,如今两国疆域尽归我大宋。”

每每斗嘴,很容易在李敬面前吃亏。

但是宗泽一直感觉李敬是一个让人愉快的家伙。

妖孽一般的才华,远胜他所言那几个镇大宋国运的人物。

想起周宁被赵桓任职皇城司使,他有几分担忧。

“老夫如今为大宋做不了什么事情了,去西洋,也只是跟岳鹏举,韩良臣等武将抢功而已,倒是你要谨慎行事!“

李敬笑了笑,不以为意。

他知道宗泽说赵桓的性格,远没有宋人眼中那么沉稳。

任用周宁重建皇城司,就是一个信号,说明他急于建立自己的班底。

只不过李敬当初用周宁,不得已而为之,无非是不想山东内耗,把周宁的精力都给他找个地方宣泄。

至于周宁的武将本事,李敬就更看不上了。

别看他从军营进阶成为大宋宰相。

可论带兵运筹也好,组织能力也罢,连陈淬都不如。

岳飞,韩世忠,关胜,种彦鸿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比他强的多,可能种彦郁和折彦质也比他强。

不过就在刚才,跟着宗泽一起回来的钟彦郁和折彦质被赵桓宣进宫了。

在登州时候,赵桓就单独见了二人。

其中味道,不言自明。

不过李敬把持枢密院,那些个枢密院事根本不敢妄动。

宗泽想不出,赵桓如何绕开枢密院,直接对二人重用,再说现任钢字军的记功官荣德长公主赵金奴,她对赵玉盘和李敬非常佩服,很早就把几乎所有钱财都交给了赵玉盘帮忙经营,比好几个钦命军的记功官都富裕,她也很有手腕,麾下几十个宗室和女官在两人军中尽心尽责,时刻把握将士动静。

“老夫知道你隐忍是不想宋人刀兵相见,就连征伐伪帝,宋金辽东之战,灭西夏之战,也在避免大的伤亡。”

“这世上,就没有事事如意的事情,宋军可控,军心可用,宗帅不要担忧!”

也是,当初金人何其猖狂。

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海上之盟长驱直入灭辽国,再攻宋,战无不克。

哪位宋将面对金兵不是战战兢兢。

偏偏李敬不,麾下一千不到的商队,民夫就敢叫板完颜宗望数万金军。

一路从血战中杀到今天的地位。

偏偏少年只是错觉,胸中是百战之魂。

赵桓真要是明君,就该容下功勋之臣,支持他们开疆拓土,为宋人争夺生存空间,也会处理好跟李敬的关系,不来招惹李敬。

其实宗泽还真是高估了赵桓搞事的能力。

登州,汴梁,跟折彦质,钟彦郁见面,一场谈话交流下来。

他很失望。

两个武将忒老实了,根本没有李敬那副张扬跋扈的劲。

别说李敬,就是跟李敬关系莫逆的关胜,种彦鸿,岳飞,韩世忠相比,差距也很大。

至少这些武将不憷自己这个皇帝。

自己也隐约能看见战场上,这些人身先士卒的风采。

要重用两人抗衡其他武勋,比让周宁重建皇城司还不靠谱。

“上皇,好好休息,不要想太多!”

朱琏监国数年,各种历史转折都是对决策者的煎熬,心思比昔日做太子妃,皇后时候,不知道稳沉了多少。

她知道赵桓不撞南墙心不死,只能劝,至于劝不住,到时候再说,她不觉得李敬会不买她的情面。

“李敬小子虽然能干,才华横溢,可也挺没规矩的,你说,父皇为什么提议让柔嘉立他为帝婿?”

“父皇让李易安传话,妾身也不知道其中意义,请教过郑太后,郑太后却说父皇此等决策,无比睿智!”

“郑太后会这么说?”

别看郑怜玉辞位了,赵桓这两口子对郑怜玉的那个敬重,不低于她没辞位之前。

“她说曹操也好,司马懿也好,未必一开始就谋逆,组建势力为自保,也为舒展胸中抱负!”

赵桓点头,历史中迷雾说不清楚,或许两人在位时候,未必如史书所说苛待主子,一心谋逆。

可是朱琏接着的话让赵桓目瞪口呆。

“可曹操,司马懿的后人都反了,父皇所忧,无非是李敬的后人,与其养虎为患,不如移花接木,反正李敬还年轻,早早拴住李敬,让李敬后人成为赵家人!”

还有这种操作?

父皇真是这么想的?

回想起周宁等人都说过,李敬手中有一个掌中雷,十步杀一人,他至今没有大量装备军队。

周宁还说,李敬在冶炼,机械上的所学,也没有完全学以致用,有所保留。

可能只会教授给自己后人。

赵桓顿时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