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九五、能力有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生洲并没有给他迎面一击,而是笑着打招呼道:“请坐、请坐,咱们有些日子没见了。你怎么突然想到来金陵?”

曾奕霖连忙解释道:“是这样的,最近几个月我结合阅读Gtm52的感悟,重写了硕士学位论文,自觉有所进步。想请您审阅一下。”

说着他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一本论文打印稿,毕恭毕敬地呈递给徐生洲。

徐生洲却没有直接打开,而是问道:“韩教授看了吗?”

韩教授?

他看得懂么!

曾奕霖暗自腹诽,面上却是恭敬地回答道:“韩教授身体不舒服,他想请您帮忙审阅。”

徐生洲掂量了一下手里的论文,大约七八十页,正常硕士学位论文的篇幅,看完它不会比看一篇ScI二区论文更难。反正九九八十一拜都拜了,也不差这最后一哆嗦。他对曾奕霖说道:“既然韩教授有托,那我就帮忙看看。但论文格式我就不管了,我只看内容有没有问题。”

“多谢徐老师。”

徐生洲朝他伸出手:“给我支笔。”

一笔在手,天下我有。

眼前只是篇稍有起色的硕士学位论文,而已。

就像数学专业大学生回过头来看初中生的数学课后作业,那是知识体系上的全面压制。哪怕是记不清某些具体的公式或定理,也能从几个公理里硬生生推导出来。

徐生洲一边在论文上写写画画、批批改改,一边随口交待曾奕霖道:

“第一部分序言太啰嗦了!要尽量精简,像这段、这段、还有这段,都没什么实际意义,可以直接删掉,没必要为了凑字数而凑字数。你是在写论文,不是在水网文!”

“参考文献在精不在多,有时候用一篇比你用十篇都更有价值。就比如这里,你完全可以参考math. Res. Letters期刊2003年第二期里的一篇文章。”

“咦?这个引理构造得有点意思,再往下走应该会得出一些不平凡的结论。嗯?怎么匆匆就结束了?小曾,此处要深挖一下,会让你的论文水平上个台阶,”

“这里的推导虽然很巧妙,但只有巧妙,与整篇论文的主旨毫无关联。写论文,为了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也好,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也好,终归是有一个明确指向的。你不能把它当成你的收纳箱,不管有没有价值都一股脑往里面放!”

……

就这样边改边说,边说边改,不到二十分钟,徐生洲已经翻到论文的《致谢》部分。

致谢嘛,就跟各大电影电视节颁奖典礼的答谢词一样,都是有套路的。当然也有不走寻常路的家伙,比如有感谢国家的,有感谢“没他,我早就写完了”的导师的,有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的,还有感谢小日子的女优、硬盘里的学习资料、从未出现的女朋友等等的。

曾奕霖倒没有玩什么花活,上来就中规中矩写道: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韩成路教授。我要向韩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谢意,感谢他在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帮助,为研究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让我顺利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三年来,我的进步和成长都饱含韩老师的辛劳。”

三行字之后,他就匆匆结束了对本师的感谢,开始进入下一环节:

“我更要感谢的,是京城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徐生洲教授。在我求学最迷茫困惑、最不知所措的时候,有幸遇见了徐老师。他就像暗夜中的灯塔,给我指明了成长的道路和努力的方向。由于他的循循善诱和严格要求,使我的基础知识更为扎实,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徐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学术造诣、泰而不骄矜而不争的为人风范、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敬业精神和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治学态度,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对我学业的教导和品行的熏陶,将使我受益终生。而他那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平易近人的品格,也将一直激励着我。我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能够按照他的指点,不负他的期盼,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以祈达到他能力和成就的万分之一。”

哎?!

小伙子,《致谢》能这么写吗?

怎么感觉你玩起欺师灭祖那一套,倒像是得了邱门的真传?

信不信你的导师韩成路教授看完这段,能直接撅过去?

撕了你的论文都是小事,信不信给你来个延毕、断经费、逐出师门三件套。

徐生洲拿起红笔把这一段全部叉掉,边写边说道:“少来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写一句话‘还要感谢京城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徐生洲教授的帮助’就行。”

曾奕霖硬着头皮说道:“徐老师,正文部分您怎么改我都认,毕竟您是行家。可致谢部分都是我的真情实感,就没必要修改了吧?”

你小子是油盐不进,是吧?

徐生洲很严肃:“不管怎么说,韩老师都是你的导师,我顶多算是个帮忙的,甚至连老师都算不上。你在致谢里面这么大张旗鼓地感谢我,以后在师门里还怎么做人?我在学界又怎么做人?”

曾奕霖委屈地说道:“可我是真心诚意感谢您的教导!”

徐生洲道:“感谢可以放在心里,不用非得落在纸面上。”

曾奕霖只能答应。

徐生洲很快看完最后一页,把论文递还给曾奕霖:“总体来看,论文写得不错,哪怕放在燕大、留美也算是中上水平。回去再认真改改,通过论文答辩应该不难。”

曾奕霖很感激地接过论文:“主要还是徐老师您教导有方。——徐老师,听说您今年招收博士生?”

徐生洲看了他一眼:“你都从哪儿听来的小道消息?”

曾奕霖笑道:“咱们国内有专门的数学论坛,里面各种消息满天飞。”

徐生洲道:“论坛里是怎么说的?”

“帖子上说,您从今年起在京城师范大学代数几何方向招收研究生,第一年是1名博士、1名硕士,以后每年可以是2名博士、2名硕士。——徐老师,您看我能跟着你读博么?”

嗯?

居然和张安平所说如出一辙!

小道消息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官宣?看来粉圈的那套把戏,张安平玩得得心应手。

徐生洲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既然网上连我每年的招生名额都泄露了出来,那有没有提到我对学生毕业要求的条件?或者提到田子良院士想推荐他的学生明年跟我读博?”

曾奕霖听到后半句,脸色顿时垮了下来。

经常在数学论坛灌水的他,可太知道田子良院士的影响力了。无论是中科院院士、燕大教授的身份,还是国内第一位Icm一小时报告人、中华数学会话事人的地位,都不是韩成路教授所能比及的。

自己有怎么跟田子良院士的学生比?

徐生洲又悠悠地说道:“即便田院士跟我推荐他的学生,我还是没有直接答应他。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告诉他,我带研究生有一条规矩,就是读我的硕士生,必须发表2篇二区以上论文才能答辩,博士生是1篇‘四大’或2篇一区论文。他说回去考虑一下。”

曾奕霖原本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死了。

无论1篇“四大”,还是2篇一区,都不是他能触碰到的目标。

甚至是硕士生毕业要求的2篇二区以上论文,他博士毕业的时候也未必能达到!

他喉咙干涩:“徐老师,你的标准也太高了吧?等于是要求每个博士生毕业都要发篇Nature、Science!”

徐生洲笑了笑:“高么?与其说是高,倒不如说是现在博士扩招的太快,很多学校、很多老师要求的太低,把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开辟全新研究领域的博士学位论文,当成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来写,硬生生降低了对博士生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总得有人坚持一下,保持对学术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曾奕霖才想起来,眼前这位,可是大四就能发“四大”的狠人!

他有些委屈地说道:“徐老师,不是所有人都像你这么天赋卓绝。——不,应该是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像你这么天赋卓绝!”

徐生洲笑意不减:“我能力有限,也教不了那么多人,只需要教极少数有天赋的人就行了。”

曾奕霖彻底沉默下来。

徐生洲接着说道:“其实你是很不错的,拿出两个月啃下Gtm52的狠劲儿来,前途不可限量。只是跟着我读博的话,我要求太高,你学得也费劲,只怕五六年也未必能毕业,白白耽误你宝贵的时间,未来的人生也充满了无数不确定性。不如跟着别的老师,早日拿到博士学位。做学问嘛,终究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曾奕霖还是沉默。

徐生洲又道:“需要我给你推荐几位博导么?”

曾奕霖断然拒绝:“谢谢徐老师,但是不用。——那我以后还能来向您请教吗?”

徐生洲笑道:“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