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个年代的港岛,形势相对的其实还不错。
因为朱传文在关外抵御住了日子。
日子也就没有能够在关外汲取到太多的利益。
虽然日子攻略东南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少了关外的补充,日子要少太多的战争潜力。
港岛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战火。
但相对受到的破坏还是要小上很多,虽然也经过了一次投降,基建方面损失了很多。
但没有几年经济完全停滞的黑暗时期。
经济方面的损失有,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恢复起来肯定要比完全破坏后容易。
有很多的资本和技术,并不算完全离开了港岛。
虽然暂时离开了,但是还比较容易回来。
可以说是跑了又没有完全跑。
“大哥,港督要约见你。”
从中环回来的传杰对着朱传文说道。
传杰去市中心主要还是忙活老朱家商业上的事情,主要是买一栋大楼作为银行总部。
港岛不同于关内关外一些地方的区别,也是有许多的欧式建筑。
百米以上的高楼没有,但是几十米的楼还是有的。
老朱家既然要办银行,就有跟汇丰对比一下的想法。
工厂什么的开在偏僻的地区没有问题。
但是银行必须开在市中心闹市区。
开展业务主要针对的也是港岛原本的居民。
朱传文带过来的人,个个都有家底,存储业务需要,需要借贷业务可以说是了了,资金根本就利用不起来。
“哦,已经有新总督来上任了吗?”
之前朱传文一家到港岛的时候,港岛刚好是一个没有总督,直接被军管的状态。
上一任的总督,投降之后被日子俘虏过,虽然已经被救了出来,但怎么也不可能还继续接任。
“大哥,新的总督姓葛。”
传杰这些人,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当然知道外国人的姓氏该怎么称呼。
还这么叫,主要是老朱家私下的习惯。
“葛##?”朱传文本能的回道,这个姓确实熟悉。
“对。”
“这是一个有能力的总督,跟他们约一下,咱们一起过去见见。”
这个总督,虽然到港的时间,稍微早了两年。
但是能力方面毋庸置疑,恢复港岛的经济,目标和朱传文的一致。
两个人也就了合作的基础。
整个港岛只有四五十万人口的情况下,朱传文带来了几万人。
就算不担任任何的职位,也一样的有一定的话语权。
加上朱传文是带了大笔资金过来的情况,话语权当然就要更重。
如果加上了朱传文在关外,留下那么多香火情的情况下。
目前这个阶段,没有人敢轻视朱传文。
这一次战争之后,英子已经没有那么强。
对朱传文已经是一个需要尊重的态度。
这个年代,港岛的工业真的不太行,工厂不到千家,工人也就不到二万。
也就不怪岛上有那么多人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
男人工作都不好找,更不要说是女人。
现在港岛的市中心,跟朱传文准备筹建的元宝镇,其实是一个情况,都是百废待兴。
朱传文带来的人,虽然因为修建的房子还不够。
有的需要暂时住一下帐篷,有的需要集体挤在一块居住,居住环境不是很好。
但其实本身的港岛居民,这年代居住的条件,可以说也没有强到哪里。
有很一部分人都是露宿街头。
也就是港岛的气候温暖,要是换在关外的冬天,这些人露宿街头根本生存不下来。
港岛这个时期,除了少数的商业、公房之外,建筑也还没有流行起来钢筋混迹土。
民居的风格,主要还是木制的唐楼和骑楼为主。
这种木制结构,抗灾能力有限,免不了在炮火之下损毁。
再加上了短时间内涌入了大量人口,很许多人“无家可归”真的就不意外。
“还希望朱先生咱们一起建设好港岛……”
“没问题,不管是招工还是投资,都没有问题……”
虽然总督有的没的,跟朱传文说了不少,就连当初当初关外的战役,都能跟朱传文扯上不少。
就连政治方面也跟朱传文试探了不少。
但总督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朱传文可以多投资。
不能只在自己的地盘投资,市中心已经满目疮痍,也很需要资金的投入。
在总督已经决定把港岛发展成,东方甚至世界制造中心的情况下。
这种捡钱的投资,朱传文没有不投资的理由。
至于总督希望朱传文帮助一些就业。
其实问题也不大,最繁重的一批工作,朱传文也并不希望自己人做。
这个年代的港岛人,吃苦耐劳方面,真的不弱于关外和关内。
工人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完全就是家常便饭,整月无休也不是啥问题。
生活上压力搞的这些人,只有这么卷,才能生存的下去。
“传杰,看到这些人怎么卷了的没有,咱们也要卷起来。”
在港岛中环,看着忙忙碌碌的工人,朱传文对着传杰叹道。
大多数地区的发展阶段,都离不开人口福利。
现在的港岛还好,人还不算太多。
但是等不了太长时间,也就几年就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大哥,咱们弟兄们也不是吃不饱饭,咱们跟他们卷什么?”
这些工人距离传杰的生活已经可以说是挺远。
从去春合盛当学徒之后,当工人就跟传杰没了关系。
“咱们这一代找饭吃不是问题,但是不卷一卷的话,下一代还有没有饭吃,那就不一定了。”
港岛之后的几个商业大佬,这个时候其实都已经生活在港岛。
这些人虽然可能还当着小贩还是船工,但是说是要起家,赶着风口的话,那也很快。
跟这些人的商业竞争,压力其实还是很大的,比菜鸡互啄的难度高多了。
“大哥,你的意思是?”
“孩子的教育要抓的紧一点,每个村里要建小学,镇上要建中学,最好的是能搞一所大学回来。”
跟港岛的其他人卷,当然是卷怎么鸡娃。
这方面朱传文有丰富的经验,相信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内卷经验,卷过其他人。
卷孩子当然就是卷孩子的学习,全面发展当然很好,但是文化肯定最重要。
这种方式虽然不能说好,但是真的有效。
等着这些孩子,上了大学,然后进入到港岛的各个部门,各个行业。
很容易就可以影响到方方面面。
“那我回去了跟玉书说。”
玉书在朱传文的势力内部,教育行业一直都很有影响力。
跟着过来做过老师的人,或多或少跟玉书都有过接触。
“让你家玉书带个头,做过教育的都先别急着退休。出来继续发挥一下余热。以前咱们没条件,但是到了这边,普及教育是必须的。”
朱传文现在已经没了什么身份。
现在和大家一样都是一个平民,最多算是一个还没有得到官方承认的镇长,已经不好再对其他人直接命令。
这种一言堂的模式,并不科学。
别人并没有朱传文开挂的远见。
以后的事情,还是需要所有人沟通着解决。
“这个我支持,当初咱家都穷成那样了,我还读了好几年的私塾。”
传杰能有现在的成就,跟着朱传文这么多年,都没有脱队。
跟读了那么多书,肯定脱不开关系。
“要过轮渡了,过了轮渡再说。”
没有隧道的情况下,要过港就是搭轮渡。
朱传文到了港岛还做着汽车,主要是因为朱传文本身有钱。
其实港岛的经济,并不如朱传文发展了好多年的冰城。
港岛的汽车保有量,其实还没有一千。
这个年代港岛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实是人力黄包车。
人力黄包车也不贵,几分钱就可以做。
跟关外最多的马车驴车区别也很大。
地区不大,也就不需要考虑续航问题。
人力基本就足够,想去哪就去哪。
以后要发展的也是电车和汽车巴士,跟畜力车着实没什么关系。
目前为止来说,冰城其实比港岛更能说是远东商业中心。
但是港岛代表着是未来,朱传文等于是放弃了现在,去掌握未来,肯定不亏。
“大哥,这现在不就是一个鱼港吗?”
虽然港岛这边驻扎的有军舰,但是不能改变,这边现在支柱产业,是渔业的事实。
这个时期,港岛的工人主要都是依附着码头生存。
自古以来,码头趴活都需要帮派的支持。
所以很自然的很多人就都会加入社团。
没有社团,去港口当苦力,不是被欺负不欺负的问题,就挺容易接不到活儿。
工人在码头做工其实一个月也就赚三五十港币。
港币和银元的汇率,大概是二比一。
一个月一个工人能赚十几块银元当然不算特别少。
但是考虑一下港岛这边有租房的压力。
战争年代物价又经过了多次飞涨,大部分的产品都比之前贵几倍。
本土土地出产又不够丰富,生活成本要高上很多,这些钱也就不能说很多。
只是最底层劳动的话,工人家庭幸福指数真的不高,只能说是希望很大。
“鱼港确实是鱼港,但是这也不是一般的鱼港。你还是要多看看这块地方,成为货运中心的潜力。”
朱传文对着传杰说道。
传杰现在要看肯定是看不出来的,还是要等局势有变化,才能看的出来。
这个年代的港岛贸易虽然不错,但是主要还是依靠着国内。
“大哥,这就是咱的船都不卖,准备做货运的原因?”
“对,那是船吗,那是金蛋,哪有杀鸡取卵的道理。”
港岛发展货船和关外的铁路一样重要。
朱传文自然不会把商船给卖掉。
相比于到时候认识一下船王,哪有自己有一个船王儿子方便。
老朱家现在就儿子和孙子多,一个负责一个行业,都还能有点剩。
“传文,咱们都到港岛来了,你怎么还是不着家。在关外的时候忙,到了港岛,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吗?”
回到家之后,朱魏氏对着朱传文絮叨道。
明显是想要朱传文在家里多陪伴一下自己。
可能三兄弟都还小一点的时候,朱魏氏和朱开山都最喜欢传武。
但是事实证明,传武不顾家,也不可靠之后。
老两口最喜欢和器重的就变成了朱传文。
“这不是刚来吗,等事情都上正规之后,我就不管了。”
这个阶段,朱传文必须帮着自己的一帮子人,争取到一定的地位。
不只是经济上,就是政治上,朱传文也要帮着自己人改变一下局面。
有能力做这个事不去做,朱传文不能接受。
“有什么事情交给孩子们去做就行了。你一直不放手让他们做去,他们什么时候能长大。你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民团都带起来了。”
朱魏氏继续说道。
孙子太多,也就没有仅有的三个儿子值得那么稀罕。
“我知道,下面建工厂的事情,不是都交给他们了吗。”
塑胶业、成衣业、纺织业算是港岛这边的经典行业。
朱传文当然一个都不会放过。
本来朱传文这么多年,也都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些生意。
从事这些行业,其实也能影响一下整体的审美。
港岛毕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地方。
所以服装审美方面,难免就要受一些西方的影响。
底层的人,对服装没有什么选择权。
能够吃饱穿暖就很不错,大部分都是上白下黑的汗衫裤子,不分男女。
但是中层已经西方化了很多,很多人每天就是西装、洋裙,尤其是在外企上班的那些。
朱传文设计出售一些传统的成衣,也能够把传统文化多保留一些。
虽然这边传统文化其实保留的不错,但是再怎么也不介意可以保留下更多。
“这边什么都好,就是说话我都听不懂。”
老朱家一家当然也一起是市中心玩过。
但是这边主流的是粤语,夹杂着一些英语。
朱开山和朱魏氏这些就真的听不懂了。
沟通都成问题,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去市中心的兴趣。
这是朱传文这些人的整体问题,有能沟通的人。
但大部分人出去都是跟哑巴差不多。
“没关系,来咱们做工的,我让他们都跟咱们学话就好了。”
如果地位足够,朱传文把普通话在港岛普及起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