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雄霸三国 > 第215章 求贤若渴(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报,禀主公,邴原在府门外求见。”随着公孙度父子的落网,辽东战事便算是基本消停了下来,然则后续的收尾工作却依旧繁琐得很,诸事缠身之下,自一大早进驻了襄平城守府时起,公孙明便始终没能消停上片刻,这一忙就忙到了天近黄

昏,依旧不得清闲,正自埋首公文间之际,却见凌锋大步行上了堂来,小心翼翼地凑到了公孙明的身旁,低声地禀报了一句道。

“哦?来得好,某这就亲自去迎。”邴原可是有真才实学之人,公孙明对其可是仰慕已久了的,本打算先稳定了局面之后,再亲自去其府上拜访的,却不曾想其竟是自己来了,公孙明自是不敢摆甚将军的架子,紧着便起了身,大踏步地便向

府门外行了去。

“北海邴原见过公孙将军。”

邴原虽不曾见过公孙明的面,可一见众人簇拥中的公孙明一身的英气勃勃,立马便辨明了公孙明的身份,自不敢随意了去,这便很是恭谨地行了个礼。

“邴先生客气了,小子本该先去您府上拜访的,奈何军政事宜缠身,竟是让您先来了,小子惭愧啊,先生且请内里叙话可好?”

面对着邴原的行礼,公孙明很是恭谨地便退了半步,以示不敢受了其之礼数,自己则是以弟子之礼敬之。

“邴某冒昧来访,多有打搅了,将军请。”

邴原并未因公孙明的持礼甚恭而动容,也不因公孙明自居弟子而有丝毫的得色,仅仅只是面色淡然地告罪了一声,便即落后半步地跟着公孙明一道行上了大堂,分宾主各自落了座。

“此番小子能快速平定辽东,以免百姓多遭战火之灾,皆有赖先生之功,小子在此多谢了先生鼎力相助了。”

公孙明很清楚邴原此来必是要事,但却并不打算急着追问根由,而是先行谢过了其援手之恩。

“举手之劳尔,当不得将军过誉如此,实不相瞒,邴某此来是有一事欲向将军讨个人情的。”

邴原显然不太喜欢说那些个无甚营养的官话套话,客气了一句之后,便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来意。

“先生请讲。”

这一听邴原如此说法,公孙明不由地便是一愣,一时间还真就搞不懂邴原所要的人情究竟指的是甚来着,自不敢将话说得太满,也就只是不置可否地回应了一句道。

“邴某想请将军免了凉茂冒犯之罪。”

见得公孙明没有大包大揽地乱许诺,邴原的脸色虽不变,可眼神里却明显透着股欣赏之色,也自无甚隐瞒,开门见山地便将所要求之事道将出来。“嗯……先生明鉴,某可以不计较凉茂其人的附逆之罪,各事其主,本无甚可见责处,然,此人急功近利,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为抵抗我军,不惜向公孙度进言勾连高句丽、鲜卑等外寇,实有卖国之嫌也

,本该处以重罚,今,既是先生为其求情,某也就不罪其了,只是此人心胸狭窄,纵之难免成患,就着其于蓟县监视居住好了,待得天下大定后,再给其自由也罢,先生以为可行否?”公孙明之所以下令见凉茂打入死牢,并不是因其屡屡帮衬公孙度之故,甚或也不是因其一向倾向于曹操,真正令公孙明无法原谅其的是此獠居然打算以辽东之利益来换取高句丽、鲜卑等外寇之相助,这等

行径已然触犯到了公孙明的底限,若不是欲引邴原为用的话,公孙明根本不可能轻饶了这等样人。

“善。”邴原之所以为凉茂求情,顾念的不止是往昔的交情,同时也很是怜其之学问,不忍其遭横死,却是不曾想到过前些日子凉茂曾向公孙度进言勾连高句丽、鲜卑为用一事,而今一听公孙明这般说法,心下里

也自不免涌起了阵悔意,奈何求情的话都已是说出了口,此时也自不好再回头,所能做的也就只是保住凉茂之性命,便算是全了往昔之交情。“先生与管宁、王烈皆当世大才也,避居辽东尤不忘教书育人,努力开启民智,此圣贤事也,小子向来钦佩得很,然,窃以为众位夫子虽已尽心尽力,所能教化者依旧是少数,且贫者虽有进学之心,却无进学之力,殊为憾事,小子有一想法,若是各县皆设学政,开学堂,以鼓励有志者进学,再以官府出面统一考核文章、道德,给予优秀者禄米,以保障学子之生计,择最优者入仕,如此坚持数十年,文风当

可大兴矣,不知先生以为可行否?”公孙明如今地盘是越打越大了,可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了,不说旁的,光是治理各县的人才,他都有些捉襟见肘了去,哪怕明知那些世家子弟不可能,都只能捏着鼻子任命将下去,眼下只有一州之地还好办,可随着幽州军的兵马愈发强盛,南下攻略并、翼、青诸州已是箭在弦上,也可以说必定会成功,如此一来,人才的缺口可就真要大到惊人之地步了,若是再一味地任用世家子弟,统治的根基势必不稳,在没遇到邴原前,公孙明可是没少为此事头疼得不行,而今有了邴原、管宁等一大批出身寒门的贤才,公孙明又岂会不动心,然则他也清楚要想引这么些大才为己用,并不是件容易之事,强求那是万

万办不到的,他也只能是先抛出个诱饵来试探一下邴原之心意。

“择优入仕么?自古便已有之,唯考统一核之说倒是新奇,不知将军打算如何个考核法?”邴原出身微寒,自幼丧父,家徒四壁,幸得一私塾夫子相助,方才得以进学,自是清楚寒门学子要想成才有多艰难,这也正是他避难辽东之后,不遗余力地教化百姓之根由所在,而今一听公孙明有心要开民智,登时便来了兴致,可又不免担心公孙明仅仅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这便谨慎地出言追问了一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