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我开始了夜滑场救生员的工作。出门前我在平板上确认了游客流量,已降低到标准线以下。
回到公寓,我换上了自己的白色滑雪服,只带上了红十字的袖标,拿了头盔和雪板就奔去了夜滑场,开始巡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催促遗留的游客尽快下山,关闭所有上山的履带,轨道。
不得不佩服老美对于场馆运营的精通,和流量管控的执行力。
夜滑场的人流正平板上如流量提示的那样,0.3人逗留。也就是说今晚的夜滑场又是我一个人的白色舞台。
我心中暗暗开心,一步步朝山上走去。巡视了一遍山脚下,没发现有逗留的客人。和往常一样,我踩上了雪板,蹬上了最后一趟传送履带。登到山顶,滑下来,做夜滑场里的最后一位游客。
今天晚上的空气不错,清冽中夹杂着丝丝甘甜的小雪花。
天空中繁星点点,我慢悠悠的上了履带,直达山顶,关闭所有的履带开关。
随着履带降调的关闭音结束,我走到雪道的中间位置。
听着脚踩在雪上,干脆的咯吱咯吱声,心中萦绕了些许感慨:再过两周我就可以回国了,回到我熟悉的家。尽管我的家里,现在只有我一个人。
我的父母在12年前的抗震救灾中双双牺牲在医生的工作岗位上。
12年来,我很想念他们,很想再次依偎在他们身边,就像他们在我10岁回申城那年,给我改的名字,静依,静静的依偎。
在此之前,我叫何静蕾,是他们安静的小花蕾。
我敬重他们的牺牲,因为他们是为了人世间上,离生死最近的职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我相信他们一定一直在天上看着好好活着的我。虽无依靠,却也安稳,平静。
再过两周,我也可以彻底甩掉雷钧,那个和我订了婚,却大摇大摆的,和他同学的妈妈搞上床的渣男!我想甩掉他!甩掉所有不开心的过往!
回国就好了,我已经拿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offer,是一直在实习的美资公司,在中国总部的一个职位,薪水还不错。虽然和我的专业经济学有些许不匹配,但也是个可以间接继续我父母事业的医疗企业,心外科产品事业部,市场部产品经理。
想到这些,心中飘上一丝甜喜,美好就在前方,雪板的尽头就是梦想的坚持!
我拍了拍肩头的雪花,踩上雪板,带上头盔,从顶坡一跃而下……
纽约的冬天,和中国北方略有不同,空气中带了些许潮湿。逆风滑下,夹在了湿润的小风,在我耳边嗖嗖的吹过。
我滑的速度不快,毕竟,还要在沿途巡视是否有漏网之鱼的游客,好一并捡回山下,同他们道一声晚安。
滑到第一个缓坡平台,没看到什么人。我继续跃下第二个高坡。第二高坡最是险峻陡峭,不是熟手的游客通常不会来到这。因为这里有连续的波浪坡,控制不好会连续跌落,曾经有人在这里摔断了脖子。
第二高坡的侧坡,有护栏网,我在这里曾经发现过被护栏网滞留,冻得睡着的游客。还记得那位游客身形很高大,把他拖下去时着实费了我很大力气。不过这样的工作,我作过不少,他们到底是谁,我没有一一记住。
路过这里,我当然会仔细巡视一番再继续下滑。
无巧还真是不成书!
在拦网处,我看见有一团红色在缓缓的移动,似乎想爬起来却又有点费力。
我赶忙朝拦网滑过去,摘了自己的头盔想看个清楚。是今天跟我有过可有可无约定的红衣小男孩!
我用英语赶紧问他是否听得见我说话,是否有受伤。小男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又强忍着咽回去,对我说,
“我的脚扭伤了,就朝这里的拦网滑过来,呜……然后一直蹲在这里,没看到可以带我下去的人,我好害怕……呜……”
幸好他被这拦网拦住了,不然这样失去平衡,再从这里滑下去,一定会摔断脖子!
我先拨打了急救电话,告诉他们这里有一个脚扭伤的小朋友,让他们在山下等着我们。回过头来,赶紧安抚了他几句。
大概是看到了今天见过的唯一熟人,听见我的安慰,他竟刷刷的掉下了眼泪,他偏过头来依偎着我。
一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安慰这个受伤的小心灵。翻了翻滑雪服的各个口袋,找到了一块我平时为了应付祖传的低血压,低血糖准备的巧克力!
在征询了他要不要吃的意见后,轻轻塞到了他的嘴里。小男孩梨花带雨的冲我笑了笑。
趁着他情绪好,我打算拉起他尽快下山,让他尽快接受治疗。毕竟现在时间不早了,山上也越来越冷。要是困着山上,冻伤是在所难免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
这个时间,正式工的同事们都已经捧着热乎乎的牛奶窝在沙发里,怎么叫都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再出门吹风的。可我不能,除了这是我的工作职责以外,救死扶伤曾是我父母的使命,也是我作为救生员愿意传承的使命。
许是刚才发现他的时候焦急,我捞着他以后,不想再耽误下山的时间。他的伤势看起来也不轻,家人应该也急坏了。我先整理好了他的装备,就匆匆的戴上自己的头盔,却忘记了系头盔安全绳。
我并不缺乏这种带人下山的经验,况且这小男孩也会滑雪,懂得配合。我和他说受伤的脚不要太用力,用随身携带的救生绑带把我和他的腰系在一起。捞着他的腰,让他和我并肩慢慢的滑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应付波浪坡,只能尽量慢速,保持平衡,减少损伤。
就在我和小男孩缓缓的滑下去时,一阵雪板飞快的摩擦声传来,后面又有人滑下来了!听这摩擦的声音必是个滑雪高手,可这么晚了还不下山,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