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里,道士从梧桐树的头顶跳出来。身体在炙热的熔岩上跳跃,瞬间身体冒出了火焰。道士浑身火焰,终于跳到了冉遗的身体之外的范围。扑进了一个小溪,然后笔直站立起来,道士身体上的火焰被溪水浇熄,但是已经看见他的道袍已经全部燃烧殆尽,裸露的身体上,全部是大片大片的烧伤。道士面目全非,已经融成了一团,鼻子嘴巴都无法分辨,眼睛只剩下两个孔洞。
整个冉遗已经不能再动弹,凝固的熔岩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山丘。山丘上散发着炎热的烟雾,隐约还冒着红黑的暗光。道士在溪水里一动不动,他的使命才真正的开始。
铜镜里的这个烧伤严重的道士,就是柳涛的祖先。
晷分部
阴长一尺一厘,宽三分五厘,玄武斜偏四分
连绵终南山,白雪皑皑,瘦弱的身影在茫茫的大山中蹒跚而行。
黄裳的身体已经变得羸弱不堪,长期的在大山中游荡,餐风露宿,居无定所。让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几乎随时要倒下的病汉。黄裳的脸上胡须虬结,头发散乱,只有在毛发中闪射出来的锐利眼神,才能感受到他身体蕴涵的巨大能量。
黄裳在山中漫无目的的行走,寻访自己的赐名道士,他相信这个道士一定就在山中,在某个地方等着他。然后告诉他,穷奇转世的缘由,他要明白自己的命运到底为了一个什么目的,还有,他的义兄周侗在那里。
这一年来,黄裳在终南山开始,顺着秦岭一直走到了岐山,又从岐山折回,重访华山,就这么来来回回,走了一年。除了见过几个樵夫和采药人,黄裳一直没有再遇到其他人。只从百鬼朝拜之后,黄裳就不愿意在和常人接触,他是穷奇转世,专以恶鬼为食。老道士告诉他之后,就一直无法释怀。内心里一直自卑,无法与常人面对。偶然遇到樵夫,也是远远避过。
就是连向山中的村民投宿,讨要吃喝也免掉。渴了,就在山涧里鞠一捧清泉。饿了,就采摘野果松榛。冬日里野果松榛难觅,就在雪地里捕捉野兔,溪水里捕捉鱼类。冬日溪水冰封,无法捕鱼,野兔也见不到,一连多日都饿着肚子。并且已经生病,身体虚弱,无法支撑。
再这么下去,黄裳担心自己就要饿毙在山中。只能勉强向山阳而行,他远远看到前方的向阳山坡上有一片依山的田地开垦。既然有农田,那么就一定有农户。前方的山坡虽然看得见,但是要走过去,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黄裳耗尽全身力气,勉强在天黑的时分,终于走到了田地旁,看见了一户村舍,黄裳虚弱的走到村舍的柴扉前,院内一个黄色的小犬跑过来,隔着围栏,对着黄裳狂吠不止。
但是黄犬叫了几声之后,突然哑声,呜咽着跑回柴房。黄裳病饿交加,终于支撑不住,看着村舍的房门打开,走出来一个穿着羊毡皮袄的男人,男人提着一个油灯,然后就晕倒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黄裳醒了。但是他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身在农舍,而是浑身剧痛,发现自己身体被捆绑,身旁是杂物和柴草。
黄裳接着看到自己的身上有好几个伤口,伤口已经凝结,不再有鲜血流淌。而且大腿上有一个箭杆,箭头没入自己的大腿肌肉。黄裳想了一会,明白自己是被人暗算后,绑缚着扔到了这个柴房。
屋外光芒从木门的门缝透进来,黄裳察觉到现在已经白天。
黄裳回忆起自己晕倒之前,见过一个猎户从房屋里走出来,心里明白自己被当做了强盗。
黄裳现在双手和四肢都被捆绑。只能等待猎户过来,向他解释自己并非山中的强盗。
黄裳从小愚钝,十七岁开窍。并不善于言辞。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证明自己的身世经历。
就在黄裳思索对策,柴房的门开了,一个小孩向屋内探了探头,随即缩回去。过了一会,小孩的脑袋有冒出来。黄裳嘴里大喊:“把我放开。”
小孩立即退开。可是过一会之后,小孩又凑到门口看着黄裳。
如此反复了几次,黄裳知道自己叫喊会吓到小孩,于是轻声的说:“我要喝水。”
小孩看来是听懂了,从门外扔进来几个雪团。有一个雪团滚在黄裳嘴边不远,黄裳用嘴咬着吃了,才不再干渴,但是雪水入肚,腹中却更加的饥饿。
“我要吃东西。”黄裳仍旧轻声说。
小孩随即离开,过了很久也没有过来。黄裳想着这小孩一定是被大人阻拦。结果没想到小孩捧着一把铁蚕豆,一颗一颗的喂进嘴里,扑扑的咀嚼,站在门口,不敢靠近黄裳,过了片刻,扔了三四颗铁蚕豆在黄裳的身边。黄裳用嘴去寻找蚕豆,半天才触碰到两颗,嚼烂吃了,也没法剔除蚕豆壳,蚕豆嚼在嘴里苦涩酸臭,也顾不上了。。但是黄裳已经饿了多日,两个铁蚕豆那里能缓解饥火。可看着小孩的衣裳破败,可见是一个贫困的猎户人家,应该是拿出不什么食物来了。分给他几颗铁蚕豆,已经是小孩天真,心底单纯。
黄裳于是看着小孩,小孩现在没有那么害怕黄裳,走进了柴房,于黄裳隔得远远的蹲下。饶有兴趣的看着黄裳。
黄裳说:“告诉你爹,我不是强盗,让他放了我。”
小孩突然说话:“我知道你不是强盗。”
“那为什么要绑着我。”黄裳问。
“你是吃人的妖怪。”小孩睁大眼睛,露出怯意,“一到冬天,就从山里面的洞里跑出来吃人。”
黄裳焦急的说:“我明明是个人,那里像妖怪了。”
“妖怪白天变成人,接近我们,”小孩的胆子大了一点,“晚上就显出原形,吃我们,我的哥哥和妈妈就是被你们妖怪吃了。”
黄裳听了,立即明白自己为什么处在如此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