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国家帮我垄断 > 第173章 断后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pS. 系统强行把我正在写到80%的175章发了出来,正常文章才写到172章。看175章肯定是接不上上文的。但番茄客服的潜台词是你自己解决。刚才看到半章175章凌乱内容的读者抱歉了。

在香港有一个部门,还真的可以解决查打放贷的问题。

虽然办法不一定能长久,但完全可以给肖爱国更多的时间。

这就是香港廉政公署。

1974年成立的香港廉政公署,到1986年已形成成熟的反贪体系,由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区关系处与行政总部构成。

这一时期,廉政公署职权广泛。它可调查公职人员、私营机构人员的贪污、贿赂及舞弊行为,如调查政府物资采购、企业商业合作中的贪腐线索。

凭借搜查权,公署能申请搜查令,对涉事场所进行搜查,获取文件、财物等证据。

另外,公署还拥有拘捕权,能依法逮捕嫌疑人。这些职权让廉政公署侦破大量贪腐案件,有力打击了香港贪污现象,维护了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午五点,一群廉政公署的人由崔来带队,来到查打银行。

找到了李斯特。

“现在你涉嫌受贿罪,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受贿?”李斯特一脸震惊的样子。

“我没受贿”

“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能够用来在法庭作为控告你的证据。”

“你有权在受审时请律师在一旁咨询。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的话,法庭会为你免费提供律师。你是否完全了解你的上述权利?”

“受贿?”旁边的同事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很有可能,最近东宝航运闹得风风扬扬,贷款给他们风险极大,但李斯特要强行给他们放贷”同事A说。

“是啊,我们小组开会时曾向李斯特反应过,但他不听,执行要放贷给东宝航运。”同事b说。

“不是你举报的吧?”另一位同事狐疑的看向同事。

“怎么可能是我举报的。”我还要在公司混。

被查到,我就死定了。

廉政公署的崔来,也是竖起耳朵,聆听着周边的信息。

他暗自认为,李斯特一定是有问题的,非常符合‘承诺放贷’的情况。

在1986年的香港,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如果银行高管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即使尚未实际放贷,只要有收受贿赂的行为以及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意图(如承诺放贷),就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李斯特现在其实已经涉嫌故意隐瞒公司真实经营状况。

就算查不出受贿的证据,此时的证据也可以证明李斯特是为东宝航运“谋福利”,轻则是渎职罪,重的肯定是受贿罪了。

只要查一查“证人(同事)”,就可以确定了。

果然,李斯特被带走后,崔来的几个同事就询问了李斯特小组的几个成员。

确定李斯特小组成员向李斯特汇报过东宝航运的真实情况。

在李斯特被带出公司大门的一瞬间,一大批记者围了上来:

李斯特,你是承诺放贷给东宝航运了吗?

查打是准备放贷10亿港币给东宝航运吗?

李斯特,你是故意不知道东宝航运的真实状况吗?

崔组长,是查打内部员工举报的吗?、

“无非奉告。”

崔组长,是因为李斯特承诺放贷,被调查的吗?

肖爱国在不远处,和刘小莉喝着咖啡。

在心里暗道:李斯特,你可别怪我,谁让你挡了我的路。

如果你没有问题,很快就会被放出来的。

如果有问题,那也怪不了我了。

第二天,各大财经媒体绘绘报道:

《大公报》:查打银行李斯特涉嫌收受贿,承诺放贷给东宝航运。

据悉,查打银行李斯特是负责放贷业务的高级入管,在东宝航运有破产风险的情况下,还执意给东宝航运放贷。涉嫌

故意隐瞒公司真实经营状况,多个职员证据,已经向李斯特汇报了东宝航运的现状。

《财经日报》:李云涉嫌行贿,要从10年牢?

香港《防止贿赂条例》明确规定,行贿行为属于犯罪。

若企业行贿,视情节轻重,相关责任人员可能会被判处不同期限的监禁。

如果企业向政府或公共机关雇员行贿,根据条例,一经定罪,可判处罚款及监禁。例如,若行贿行为情节较轻,可能判处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监禁;

若情节严重,如行贿金额巨大、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的雇员等,可能面临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监禁。

有律师认为,东宝航运,贷款额度高达20亿,可能面临10年监禁。

也有律师认为,情轻较轻,可能判处6个月监禁。

《财经新闻》东宝航运的多骨米牌?

这前东宝航运深陷订单危机,已经停牌自救。

现在又涉及行贿,很有可能蹦盘。

《大公报》东宝航运的路在何方?

自这个月订单暴跌88%,东宝航运就深陷破产危机。

船只老旧,人员流失。

东宝航运还有希望吗?

《大公报》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东宝的前因后果,得出判断,“如果没有资金进来,必倒无疑。”

《亚洲新闻》看着名气很大气,但实际它的发行量很小。

他们的标题非常夸张:李斯特明知道东宝航运要倒闭了,为什么还要放贷款?为标题,非常醒目的点出,李斯特有可能从哪里获得利益,放贷之后银行会有什么损失。

这条新闻,是亚洲新闻的社长,在家门口“捡”到的资料,和资料放一走了的,还有一笔20万元的

眼看查打银行贷款无望,李云又找了花旗银行的亚洲总裁雷雨农,试图从花旗贷出一笔款子出来:

“李总,我现在哪里敢贷款给你们啊。”

“我可不想被廉政公署盯上。”

肖爱国的办法很简单:出于“打不到狐狸,惹着一身臊”的想法,把这个牌面往台上摆。

反正就是让人联想到“明知道东宝航运要倒闭了,你为什么还要放贷款?”

在避嫌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去给东宝放贷。

如果没受贿的情况下,被廉政公署盯上,那可太不值了。

如果敢在被廉政公署重点关注的情况下,还敢收钱,那只能说在找死。

所以这一招非常狠,完全断绝了东宝航运的信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