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 第96章 李暄:你们TM的都悟了些什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6章 李暄:你们TM的都悟了些什么?

“?”

李暄脑袋上顿时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紧接着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不是,你明白什么了?

“父皇,你明白什么了?”

朱棣帮忙问出了李暄想知道的问题。

谁知道朱元璋冷哼了一声,瞪了朱棣一眼,然后就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开了诏狱。

“??”

李暄急的半死。

连忙喊:“等等!陛下明白什么了?”

“你的意思,咱确实已经想明白了,不会有错,这件事你有功,咱会遵守约定,免了你凌迟之罚,留你一个全尸。”

这话说完的同时,朱元璋也离开了诏狱。

啊???

李暄整个人都是懵的。

“道衍,父皇到底明白什么了?”这时候朱棣扭头又问。

姚广孝眉头皱的老高,沉默了一会儿,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哈哈大笑道:“莫非是这样?贫僧也明白了!”姚广孝忽地转头朝李暄看去,敬佩的说:“李大人真是神通广大啊!居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贫僧刚刚居然还怀疑你是假把式,惭愧,惭愧啊愧!”

“???”

“不是,你怎么也明白了?你们到底明白什么了?”李暄彻底傻眼了。

“是啊,你们到底明白什么了?”朱棣大惑不解。

李暄的回答,他怎么变通都发现不了一丝一毫可行性。

朱元璋和姚广孝怎么突然就全部悟了?

“哈哈哈!”姚广孝大笑了两声,一边捂着屁股往外走,一边说:“王爷只要稍微变通一下,自然能知道贫僧明白了什么。”

“???”

“???”

李暄和朱棣,眼睛一个瞪的比一个大。

“李暄。”实在忍受不了的朱棣转头朝李暄看了过去:“你刚刚说的“造反”之计究竟有何深意?”

李暄头疼的说:“我他娘的也想知道啊!”

“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说,非得拐弯抹角让别人猜?你们这些谋士,是不是都看不起我们这些老实人?”朱棣气的吹胡子瞪眼。

李暄急道:“我没拐弯抹角!”

“你你你!”朱棣骂骂咧咧道:“不说就不说,本王自己想!”

父皇明白了,道衍明白了,就本王不明白,那本王不是成笨蛋了吗?

朱棣一直自视甚高,认为在众多皇子之中,唯有大哥朱标各方面都胜他一筹,哪怕秦王,晋王,也只是比他勇猛,在计谋上不如他。

这还是朱棣头一回感受到如此强烈的挫败感。

过了一会儿。

李暄扭头问:“你想明白了吗?”

这真诚的提问,对朱棣来说却是非常的刺耳。

“哼!”

他别过头,不愿意搭理李暄。

李暄没办法,只好自己想,但压根就想不出朱元璋那个老毕登究竟悟了些什么,随后便忧心忡忡了起来:

“他悟了倒是没什么,可要是因为这件事,真动了赦免我的心思就完蛋了!”

“哎!早知道刚刚就不多嘴了……”李暄现在相当后悔,他严重怀疑,朱元璋突然“悟了”,是受了自己最后那句话的启发。

……

应天府。

凉国公府。

蓝玉无精打采的依靠在太师椅之上。

时不时就发出一声哀叹。

“这次李暄死定了!他一死,用不了多久就该轮到我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正当时,一个家仆急匆匆跑了进来: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来了!”

“啊?!”蓝玉瞬间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吓的面无血色:“怎么来的这么快?难道说,上位一天都不想等,打算把我和李暄一并砍了?”

“非也,非也。”有说话声从不远处传来,蓝玉扭头一看,便见蒋瓛已经来到了自己面前,不过,并没有穿飞鱼服,而是一身较为朴素的青衫,这说明对方并非是为了公事而来。

“那……是为何而来?”

蓝玉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一些。

蒋瓛道:

“在下是来请凉国公帮忙的。”

“帮忙?什么忙?”

“救李暄,或者说,帮陛下想办法救李暄。”

“啊?”

蓝玉大脑宕机了。

蒋瓛解释道:“陛下虽然因为秦王的事情大发雷霆,但秦王殿下毕竟已经死了,而李暄虽说犯了重罪,但还活着……”

话未尽,但意已至。

蓝玉恍然大悟,眼睛瞪大老大,问道:“陛下想留李暄,但没有理由?”

“正是如此,我有一计可行,不过需要凉国公相助,不知凉国公是否愿意赏脸?”蒋瓛问道。

蓝玉忍着心中的激动,毫不犹豫地应道:“为陛下分忧,蓝某乐意之至!就是不知,我能帮上什么忙?”

“凉国公可知道李御史的恩人,陈老三?”

蒋瓛问。

蓝玉愣了一下说:

“自然知道。”

蒋瓛道:“要想帮陛下救李御史,必须得有陈老三帮忙,还得与他去一趟西安府,在下公务在身,不便离开应天府,所以,想请凉国公帮忙跑上一趟,然后按照我说的去做一些事情。”

“且说说要我去那边做什么?”

蒋瓛交代清楚之后,蓝玉立即点头应下,然后带着几个家仆寻陈老三。

陈老三原本有些惧怕蓝玉,不愿配合,但一听能救李暄的性命就变得百依百顺。

与此同时。

朱元璋再次来到了明朝末年。

“皇祖!”

崇祯一看见朱元璋就像是遇见了救星,十分麻溜的卸掉皇帝的架子,万分恭敬的迎了上去。

朱元璋问道:“咱不在的这段时间,朝中可有生变?”

崇祯有些焦急地说道:“不久前,兵部尚书洪承畴带着文武百官来死谏。”

朱元璋眼中闪过了凌厉的杀意:

“他们想让你做什么?”

“那些狗东西,说皇祖来历不明,乃是乱国之巨奸,想让孙儿将皇祖斩首示众!”崇祯义愤填膺。

“呵呵,原来是盯上咱了,倒也正常,杀一个来历不明的“尚祖”,总比杀皇帝省事。”朱元璋问:“你是怎么处理的?”

崇祯低着头说:“孙儿惭愧,未曾出面去见他们。”

“然后呢,那些人什么反应?”

“他们跪了个把时辰就回去了,但孙儿以为,绝不是妥协,多半是文的不行,便准备来“武”的。”

“巧了。”朱元璋冷笑了起来:“咱也想来“武”的!”

崇祯闻言激动地问道:

“皇祖有对付他们的办法了?”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道:“咱回去问了下李暄,他替你想了个极好的破局之策。”

“李暄?”崇祯面露惑色,嘀咕道:“莫非,就是此人逼死了秦王?”

话才说出口,砰的一声朱元璋的拳头就落在了崇祯的头,“该聪明的时候不见你有这么聪明!”

“孙儿知错!”

崇祯吃痛,捂着头往后退,然后连忙转移话题:“敢问皇祖,李暄帮孙儿想的的万全之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