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花神桃夭夭和她的战神儿子 > 第6章 神医谷不速之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怕出名猪怕壮。自从神医谷的大名传遍华夏之后,好多人慕名而来。不只是越来越多的患者,还有前来结交的达官显贵,热衷医术的医者,甚至还有职业黄牛。

更为夸张的是,有的被家人推着板车送来的重症患者,自家好不容易排到了诊号。为了十两银子,不顾家人拦阻,张口就把看诊号码卖给有钱人,或者黄牛。据说,药谷的看诊号,一度被疯狂炒作到一百两银子。

在天天的建议下,谷主交代老管家,在药谷入口处建了一个接待室。由四个医工负责甄别前来求诊的患者,并按照药谷的就诊原则,有序发放当日看诊号码牌。

用时下极为珍贵的、不会褪色的矿物颜料,在一块经过特殊处理的竹板上面,备注看诊号码、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简述等信息。专人专号,一来可以作为看诊记录,和医案一起存档;二来避免黄牛炒号,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至此,药谷外面的黄牛党才渐渐绝迹。

如今谷中的医工,基本都是从慈善局领养回来的孤儿。谷主挑选其中机敏者培养成了医工(护士,男女不限),其余则负责谷内药材园或其它杂务。

对于前来投奔药谷的医者,天天建议师父挑选一些品行端正、药理知识扎实的,培养为医师。在谷内选一处院落,作为医学课堂专用。自己可以在下午和晚饭后各抽出一个时辰时间,培训他们。

等到这些人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考试合格,即可从事针灸、按摩、正骨、外伤医治、简单缝合等工作。其中表现优秀者,可以有序安排他们跟随师父或自己出诊,以此增加临床经验。

天天心里考虑的是,五十年期限一到,自己就要离开。届时师父难免伤感不说,还要承担全部的诊疗工作。师父即便是神君,也会有疲累的时候。

不如自己提前培养助手,一来可以分担很大一部分简单的诊疗工作。二来万一能遇到一两个颇具慧根的,神农氏一脉的医药之术也不至于从自己这里断了传承。

谷主师父秒懂天天的想法,眼圈不免泛红。

当下师徒两个商定,谷主师父和天天轮流授课,按照科目分工。每逢旬日休息一天。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拜师第十年,天天开始给学生授课。以天天的资历水准,如同现在的医学专家(主任医师)给医大实习生上课。

不同的是,他的这些学生,有中医世家子弟、坐堂大夫、游方郎中,医馆学徒,甚至还有因伤退役的军医。大多是乱世中遭逢变故,外出谋生的。他们的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水平,可谓参差不齐。

就这样,天天过上了上午诊治患者,下午和晚上培训学生的繁忙生活。

一日忙碌过后,喝杯灵茶,吃几块糕点。再洗漱一番,立刻满血复活。接着开始每日的修炼,打坐一晚,第二天依旧神采奕奕。

金丹修士都已经辟谷,只是天天喜欢吃东西的感觉。就像一个清净诀就能搞定(衣物和)自身的清洁问题,他更钟爱在浴盆中洗澡。就,特别接地气。

因为培训学生是按着计划走的,一切倒也井然有序。

谷主师父对此表示满意。放话说:“旦有空闲,就会去授课。”

两年过去了,谷主师父只来过培训课堂两次。连说两句“不错!”。就,背着手出去了。只留下目瞪口呆的苦逼徒弟。说好的师父和徒弟轮流授课呢?

这一日,天天接待了一个十一二岁的表症高热、口吐白沫的患者。

经过望闻问切和验血(取中指指尖血验看)等一系列诊治流程,外加神识扫描(同现代ct)后,天天诊断患者是误服夹竹桃中毒。遂交给医工一张方子。并嘱咐誊抄一份交给患者侍从。

医工虽然觉得奇怪,但也照做了。

第二日,患者热症退去,止吐,气色渐好。患者及随从大喜,患者以百两银酬谢少年神医,天天笑纳并致谢。患者一行人乌泱泱远去。

望着远去的一行人,天天思忖,患者的几个侍者嗓音尖细,其中的中年侍者更是面白无须,应是太监无疑。此患者年少而气质高贵,又身负隐隐龙气,应是皇室子弟。想到此处,心中不免阴谋论一番。

一年之后,一队皇家护卫来到神医谷。因着神医谷的就诊规则(只接待重病、大病患者),一队人马停留在谷外的公告栏前。带队前来宣旨的公公笑眯眯地一扬拂尘,说到:“各位,咱家是来替圣人宣旨的!”

管家把消息带到诊室,师徒俩面面相觑。

两人都明白,凡人皇帝的圣旨,无非就是让他们师徒中的一个入宫诊治疾病,或者是招入宫中做御医。这一切在凡人皇帝看来是对一个医者天大的恩宠。

天天考虑的是,接旨是不可能的,师父或他绝无可能追随一个凡人皇帝。即便后者是人皇,也得是他愿意。只是,药谷需要生存,若不接旨会给师父带来麻烦。

两难之际,谷主师父道:“我去吧。临近皇城我会因感染风寒而亡故。你需要做的是,从此刻起,封闭药谷,不再接待任何人。而你,在师父应召入宫后,因家中出事,回乡探望亲人而一去不归。”

天天问道:“师父,您欲将药谷迁往何处?”

谷主师父应道:“天山脚下,我本已开辟了一处药园。如今算是派上了用场。一切等我归来。”

天天郑重应下。

半个时辰后,看起来不惑之年、精神奕奕的药谷谷主挎着药箱,在徒弟,管家、守门医工不舍的目光中,随着前来宣旨的队伍呼啦啦远去。

三个月后,几匹快马飞奔至神医谷外。几个护卫模样的人飞身下马,发现药谷外居然没有排队的患者。甚至一个人也没有。

他们直觉不对,用力拍打药谷的大门,同时大声喊叫:“有人吗?有人吗?”就这样过了许久,终于有一个年迈的管家慢吞吞地走出来。

“来了来了。”老管家气喘吁吁道。

“速请林神医接旨!”说着,带队的护卫拿出一卷明黄色圣旨。

“林神医回乡探亲了。”

“什么?何时回来?”

“走时匆忙,并未留下只言片语。请问,我家谷主可安好?”

护卫们面面相觑,总算有一个人硬着头皮说到:“呃,谷主在去盛京途中感染风寒,临近皇城,不幸,病故了。”

老管家闻此噩耗,直接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直呼主人命苦,一生救人无数,去世前竟无亲人相伴,唯一的徒弟还不知归期。

半晌,老管家哽咽着问:“请问大人,我家主人葬在何处啊?”

带队的护卫答道:“皇城外西南三十里的长亭边。”

“多谢大人告知。”悲痛欲绝的老管家脚步踉跄着向谷内走去。见此情景,护卫们怏怏离去。

从此以后,神医谷渐渐没落。

此时,距离此处六千三百多里之遥的天山脚下,一处隐蔽的山谷里,天天和谷主师父正忙得不亦乐乎。

谷主混迹人界多年,也是第一次拖家带口地搬家,说起来,药材园和灵植园的搬迁,最为省心省力。

谷主把整块整块的药田(药材连同土壤一起)平地抬高,又瞬移到他自己的小世界中。到了新址后,再逐块移植到开垦好的土地上。全程观摩的徒弟满眼都是小星星,有自己的小世界,真是爽啊!

其它事情有点儿麻烦了。

一来师徒俩带着三百来人(工人、医工、医者)的队伍突然搬迁到一个新环境,吃喝拉撒各种庶务需要安排;二来各种半成品药材需要(拆包、晾晒、切割、研磨、分装)处理;三来临床试验室的设施设备需要(重新安放、清洁、调试)管理;四来培训课堂需要重新选址、布置等等,各种琐事,不一而足。

由于老管家的缺位,时不时的有工人过来请示谷主,这个那个怎么处理。谷主烦不胜烦,把所有事务都丢给了徒弟,自己干脆玩失踪,躲清闲去了。“唉!”天天感叹:“一向耐心细致,令人如沐春风的师父,也有怕烦扰的时候。”

几日后,失踪的谷主师父突然出现,匆匆扔给天天两枚玉简,就,消失不见了。

天天无奈,拿起桌子上的玉简仔细一看,一为修士常备法术,一为符箓术。白日杂事纷扰,他决定晚上再细细钻研。

十几日的忙乱之后,谷内的一切渐渐走上了正轨。

几年后,江湖上纷纷传闻,天山脚下有一个天医谷。谷主可以活死人肉白骨,又身负通天彻地之能,乃天神下凡。

于是乎,各方人士,或身患重症的百姓、或外出谋生的医者、或是江湖豪客、或达官显贵,或宫中贵人,不远几千里奔赴天山脚下。一番奔波下来,除了少数幸运儿得遇天医谷之人,大多数人根本找不到入口,只好败兴而归。

就这样,天医谷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传闻有缘者才得相见。